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大陸債市的搜尋結果,共35

  • 大陸引外資 開放在岸債券回購

    大陸引外資 開放在岸債券回購

     大陸擴大金融開放再出招。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宣布,即日起開放外資可參與在岸市場債券回購,希望吸引更多國際投資人持有人民幣計價資產,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 人行擴大香港市場人民幣產品

    人行擴大香港市場人民幣產品

     大陸官方為擴大人民幣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香港市場的人民幣產品。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鄒瀾25日表示,將在香港市場提供更多離岸人民幣國債等高信用等級人民幣資產,豐富香港市場人民幣產品體系,並加快推進落地人民幣國債期貨在港上市。

  • 台股這一檔「證實下市」 18日起終止買賣 悲慘原因曝光

    台股這一檔「證實下市」 18日起終止買賣 悲慘原因曝光

    債券ETF富邦中國政策金融債券(00718B)正式確定下市,櫃買中心證實,該基金受益憑證自5月14日起暫停融資融券交易,並於6月18日起終止櫃檯買賣。目前00718B資產規模約1.4億未達標準,且受益人僅剩623人。

  • 台股ETF下市!股民只剩623人撐不住了 6月終止買賣

    台股ETF下市!股民只剩623人撐不住了 6月終止買賣

    債券ETF富邦中國政策金融債券(00718B)正式確定下市,櫃買中心證實,該基金受益憑證自5月14日起暫停融資融券交易,並於6月18日起終止櫃檯買賣。目前00718B資產規模約1.4億未達標準,且受益人僅剩623人。

  • 看好陸債市  境外機構發行熊貓債累計逾9500億人民幣

    看好陸債市 境外機構發行熊貓債累計逾9500億人民幣

    中國人民銀行指出,截至15日共有1160家境外機構進入大陸債券市場,涵蓋了70多個國家地區的主權類機構和商業類機構,持有債券總量4.5兆元(人民幣,下同),較2024年底的持倉量上升了2700多億元。境外機構也積極來華發行熊貓債,累計發行量超過9500億元。

  • 陸多專家研判「降準降息」預期升溫 4月實施機率大增

    陸多專家研判「降準降息」預期升溫 4月實施機率大增

    4月以來大陸債市顯著走強。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觀測指標,從1日1.81%快速下行至7日的1.63%,8至9日雖有小幅回升,但仍處於低位區間。業界分析,本輪債市走強是多重因素共振所導致,包括市場避險情緒強化,同時多家機構專家研判降準降息的預期升溫。

  • 避險情緒增 亞非投等債後市俏

    避險情緒增 亞非投等債後市俏

     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偏弱,引發資金避險情緒,近一個月10年期美債殖利率下跌,支撐亞洲美元債表現,JPM亞洲非投資等級債券指數近一個月上漲2.45%,亞洲非投資等級債擁有相對高的高殖利率,且具有低存續期間具有低利率敏感度之特性,吸引力提升,可持關注後續表現。

  • 亞洲非投等債 價值面擁優勢

    亞洲非投等債 價值面擁優勢

     亞洲與大陸非投資等級債較全球及美、歐非投資等級債具較高殖利率。據統計,ML亞洲非投資等級債券指數與ML中國非投資等級債券指數殖利率,分別為7.99%與10.11%,高於ML全球非投資等級債券指數的7.4%,及ML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指數的7.61%,且擁有低存續期間、低利率敏感度特性,價值面具優勢,後續表現可期。

  • 陸10年期國債殖利率 22年新低

     隨著大陸商業銀行吸收的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同業存款(簡稱非銀同業存款)納入自律管理,近期大陸債市做多熱情高漲。12月2日,大陸10年期國債殖利率跌破2%,收在1.9825%,創下2002年4月以來歷史新低。繼2日跌破2%後,10年期國債活躍券3日殖利率一度下探1.98%。

  • 中央匯金發債規模 創歷史新高

    中央匯金發債規模 創歷史新高

     大陸「國家隊」主力的中央匯金公司今年救市不遺餘力。外媒統計,今年截至10月21日,中央匯金累計發行債券達人民幣(下同)2,070億元,創歷史新高。專家分析,從匯金公布上半年交易資產激增近4倍來看,可一窺今年為陸股保駕護航拚盡之力。

  • 陸財政部8月操作 招標出售10億短債

    大陸財政部公布,於9月18日展開國債做市支持操作,以隨賣方式,招標出售「2024年記帳式附息(十二期)國債」,期限2年期,及「2024年記帳式附息(十期)國債」,期限3年期,操作額共人民幣(下同)10.3億元,中標價格分別為100.55及101.01,收益率為1.35及1.46%。

  • 工商社論》市場動盪下的投資新契機

    工商社論》市場動盪下的投資新契機

     時序進入9月,美國聯準會(Fed)的降息計畫即將啟動,陸續公布的經濟數據都被放大檢視,因製造業數據欠佳引起經濟衰退疑慮,導致美股重挫、恐慌指數飆高、亞洲股市全盤皆墨,隔日雖回穩,投資情緒依然躁動。在主要央行貨幣政策修正過程中,國際資金移動對市場的衝擊,各國均難避免,然此一挑戰,也醞釀了新市場和新商品的開發契機,面對變局,台灣金融發展應有新的思考方向。

  • 瑞銀料MSCI中國指數短線有10%上行空間

    瑞銀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預期,MSCI中國指數未來3至6個月有約10%上行空間,當中7%來自盈利增長。他解釋,拖累上半年盈利增速的高基數效應下半年料減弱,加上按照年初大陸政府預算推斷,財政支出下半年料加速。此外,美國聯準會下半年或降息75至100基點,亦有助資金流入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

  • 人行加強監管 陸國債全線殺跌

    人行加強監管 陸國債全線殺跌

     大陸債市8月以來劇烈震盪,在中國人民銀行加強監管下,大陸國債市場12日全線大跌,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跌0.59%、30年期主力合約跌1.11%。自5日30年國債期貨創歷史高點以來,短短幾個交易日已累跌逾2%。

  • 冷卻國債熱潮 證監會要券商自律

     今年8月以來,大陸債市行情震盪劇烈,政府持續出手管制。繼中國人民銀行祭出暫停部分銀行國債交易等措施後,最新傳出,大陸證監會近日要求部分券商,自行調查其債券交易,同時要對債券交易業務所有環節合規檢查,藉此冷卻資金湧入大陸國債的熱潮。

  • 陸債市多空交戰 人行祭暫停交易

     進入8月以來,大陸債市因多空交戰,行情劇烈震盪。中國人民銀行已經對此提出警告,惟市場持續做多債市、國債殖利率屢創新低。為此人行決定祭重拳,先前罕見進行「零逆回購」(附賣回)操作,8日更傳出暫停江蘇省部分農村商業銀行的國債交易。

  • 人行傳要求部分機構 每日上報長債持倉和餘額

    路透引述多位消息人士透露,隨著大陸債市連續走強,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已要求部分機構每日上報長期國債持倉變化以及餘額情況,但人行並未表明此舉的意圖。

  • 產經解析-中國意外降息 利率環境有利債市

     中國大陸經濟在今年第二季,逐漸淡出了新聞和投資人的關注,這是一個好現象。儘管成長相對較低,這並不意味著長期趨勢轉向更慢的成長,放緩仍然可控。當然,中國的體系並非一切都好,尤其是房地產業仍然承受壓力,這種壓力在短期內不會改變,但目前看來同樣可控。

  • 護債市避風險 陸央行國債借入

    護債市避風險 陸央行國債借入

     面對近期大陸債市殖利率續跌的「債牛」趨勢,為避免債券收益率與政策利率「失錨」等風險,中國人民銀行1日公告,為維護債市穩健運行,在對當前市場形勢審慎觀察、評估基礎上,決定於近期面向部分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展開國債借入操作。這也引發大陸專家認為近期的「債強股弱」情況或將改變。

  • 人行出手!推國債借入操作應對「債牛」債券期貨全轉跌

    人行出手!推國債借入操作應對「債牛」債券期貨全轉跌

    面對近期大陸債市殖利率持續下跌「債牛」趨勢,加上避免債券收益率與政策利率「失錨」等風險,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室1日公告,為維護債券市場穩健運行,在對當前市場形勢審慎觀察、評估基礎上,人行決定於近期面向部分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展開國債借入操作。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