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大陸國的搜尋結果,共11,126

  • 陸外交官威脅斬首日相 專家揭背後「權力鬥爭」內幕

    陸外交官威脅斬首日相 專家揭背後「權力鬥爭」內幕

    近期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所宣稱「台灣有事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若認定則可能行使武力」等相關言論,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8日的「斬首論」引起關注,對此,前產經新聞臺北支局長吉村剛史分析,薛劍「過激」發言的背後,可能涉及中國駐日總領事館的內部權力鬥爭。

  • 有別過往 高市挑動最敏感神經

    有別過往 高市挑動最敏感神經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拋出「台灣有事」論後,挑動陸日最敏感的政治神經。回顧安倍晉三、石破茂等歷任日相,雖涉陸立場各有私人好惡,但往往就任首相後,對陸公開言論便會趨於克制。「台灣有事」論由安倍率先提出,但像高市以首相身分「官宣」單刀直入,把近年日本政府對台立場不可說的祕密,直接大喇喇搬上檯面,還是頭一遭。

  • 兩岸貿易增 潘賢掌稱脫不了鉤

    兩岸貿易增 潘賢掌稱脫不了鉤

     第21屆桂台經貿文化合作論壇11日在廣西南寧開幕,大陸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在開幕式致詞時表示,今年前三季兩岸貿易額達2371億美元、同比增長8.8%,凸顯兩岸經濟「脫不了鉤、斷不了鏈」的深度融合;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理事長郭金龍呼籲兩岸經貿應同舟共濟,「堅持拉手不鬆手、尋求合鏈不斷鏈」;兩岸企業家峰會台灣方面祕書長尹啟銘喊話台商,共同把握AI時代與東協市場帶來的新契機。

  • 王毅通話加國外長 走出7年波折

    王毅通話加國外長 走出7年波折

     大陸外交部長王毅11日應約與加拿大外長阿南德通電話表示,願與加方加強溝通、採取有效行動,加快恢復各領域交流與合作,並稱兩國領導人在韓國慶州的會晤具有「轉折意義」,標誌著陸加關係在經歷七年波折後,進入正確發展軌道。中方願恢復兩國在農業、經貿、人文等領域的交流。

  • 上海進博會 李強倡議自由貿易

    上海進博會 李強倡議自由貿易

     第8屆進博會5日在上海開幕,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在開幕致詞時表示,當前國際上的保護主義行為全球經濟帶來巨大挑戰,呼籲各方要堅持平等互利合作,擁抱自由市場和自由貿易,盼各方營造更加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

  • 葛來儀:賴總統過境美國 拚年底成行

    葛來儀:賴總統過境美國 拚年底成行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10日舉行線上座談,「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分析,台灣政府會積極尋求在年底前重新安排賴清德總統過境美國,以避免因2026年川普訪陸而受到牽動。涉外人士坦言,「川習會」結束後,我駐美代表處持續爭取,盼讓總統順利過境紐約;學者則解讀,葛來儀協助台灣向美方傳遞政治訊號,顯示我國安高層對賴總統遲遲無法踏上美國本土感到焦慮。

  • 社評/高市早苗嚴厲的現實考驗

    社評/高市早苗嚴厲的現實考驗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眾議院表態,若北京對台動武,包含海上封鎖,日本可能認定為「危機事態」啟動集體自衛權,允許自衛隊以武力保護自身安全與利益。這是日本現任首相首度宣示,若台海爆發戰爭,即使未直接攻擊日本本土,日本也可能介入,這是日本安全政策的歷史性轉折,對東亞區域安全投下新的變數,也引發極大的爭議。

  • 福建號入列 退將點4大特色:戰力會比遼寧、山東號大很多

    福建號入列 退將點4大特色:戰力會比遼寧、山東號大很多

    大陸海軍福建號航母5日入列服役,正式邁入「三航母」(遼寧號、山東號、福建號)時代,引起外界高度關注,對此,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點出福建號入列所展現的4點特色,並認為該艦的戰力將會比遼寧號和山東號大很多。

  • 廣東經濟增速低於全大陸 習近平一句「要和自己比」暗藏什麼意涵?

    廣東經濟增速低於全大陸 習近平一句「要和自己比」暗藏什麼意涵?

    針對廣東省前三季經濟年增率低於全大陸,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表示,廣東的經濟增量大,「這樣的增速下也是很大一塊增量了,廣東要和自己比」。該回應顯示,大陸高層可以接受這個最富裕省份的增長放緩。

  • 傳北京鬆綁稀土出口「做半套」 美軍供應商遭封殺

    傳北京鬆綁稀土出口「做半套」 美軍供應商遭封殺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協議,北京將取消稀土出口管制,不過傳出中國鬆綁措施只做半套,將排除稀土流入美軍供應商,同時間將加速批准向其他企業出口。

  • 王毅通話加拿大外長 陸加關係7年波折後重回正軌

    王毅通話加拿大外長 陸加關係7年波折後重回正軌

    新華社11日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11日應約與加拿大外長阿南德通電話。王毅表示,不久前,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加國總理卡尼在韓國慶州舉行具有轉折意義的會晤,就陸加關係改善發展的方向達成重要共識、作出戰略引領,標誌著陸加關係在經歷7年波折後進入正確發展軌道。

  • 陸海上風電併網容量達4461萬瓩 連續4年世界第一

    陸海上風電併網容量達4461萬瓩 連續4年世界第一

    大陸央視11日報導,海上風電是清潔能源重要組成部分,2025海上風電現代產業鏈共鏈行動大會日前閉幕,2025年前三季,大陸海上風電累計併網容量達到4461萬瓩,已連續四年保持世界第一。

  • 兩岸前三季貿易增8.8% 陸國台辦:「脫鉤斷鏈」絕無可能​

    兩岸前三季貿易增8.8% 陸國台辦:「脫鉤斷鏈」絕無可能​

    第21屆桂台經貿文化合作論壇今天(11日)在廣西南寧開幕。論壇以「共享AI時代新機遇,推進桂台合作新發展」為主題,大陸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理事長郭金龍在開幕式上發表致詞,聚焦兩岸經濟融合發展核心議題,以實際貿易數據印證合作韌性,呼籲「堅持拉手不鬆手、尋求合鏈不斷鏈」,為桂台乃至兩岸經貿文化合作注入強勁動力。​

  • 出口禁令甫解除 李成鋼會「因美納」執行長

    出口禁令甫解除 李成鋼會「因美納」執行長

    繼日前會見美國農產品貿易代表團後,大陸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10日在會見美國商業諮詢公司柯恩集團高級顧問艾倫(Craig Allen),以及美國生物科技公司因美納公司(Illumina)執行長泰森(Jacob Thayse)。值得一提的是,大陸日前才解除因美納對中國出口基因測序儀的限制。

  • 陸阻芬太尼 強化美墨加監管

    陸阻芬太尼 強化美墨加監管

     釜山「川習會」後,美陸雙方對打擊芬太尼與相關關稅問題達成協議。有外媒透露,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巴特爾(Kash Patel)7日飛抵大陸,並於8日與陸方官員舉行會談,討論芬太尼和執法問題。大陸商務部則於10日發布公告,將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列入易製毒化學品出口管理名單中。

  • 雙11最後衝刺 電商祭最大優惠

    雙11最後衝刺 電商祭最大優惠

     「雙11」購物節活動進入最後衝刺,淘寶天貓、京東等大陸各大電商最大優惠力度集中在9日晚間8點至11日24點的最低價時段,再加上大陸「國補」(國家補貼)末班車、店鋪清倉價、跨店滿減三重加碼,全力刺激年末消費。

  • 美眾議員史密斯:兩岸情勢未變 陸對台強硬沒理由

    美眾議員史密斯:兩岸情勢未變 陸對台強硬沒理由

     美國眾議員、眾院軍事委員會成員史密斯(Adam Smith)近日出席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座談。他評估台海安全情勢與一兩年前相當,目前未見證據顯示台灣意圖獨立、直接挑戰大陸,認為北京以此為藉口合理化強硬行為,邀台參與環太軍演(RIMPAC)則是展現多國支持台灣的訊號。

  • 鞏固鐵礦源 陸副總理訪西非

    鞏固鐵礦源 陸副總理訪西非

     大陸副總理劉國中10至16日將先後訪問西非的幾內亞與獅子山共和國,並於11日代表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在幾內亞舉行的席孟杜(Simandou)鐵礦項目投產儀式。這項投資超過200億美元的巨型工程,被視為大陸鞏固全球鐵礦資源供應鏈、突破進口格局的關鍵一役。

  • 陸頒13項政策 放寬民企投資

    陸頒13項政策 放寬民企投資

     大陸官方促投資再出招。大陸國務院辦公廳10日公布「進一步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包括低空經濟、商業航天領域鼓勵民營資本進入;同時在能源、鐵路、核電等基礎建設放寬允許民間資本進入等13項政策,支持民間投資。

  • 前WTO祕書長示警 G2爭霸將持續50年

    前WTO祕書長示警 G2爭霸將持續50年

     在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10月底在釜山會晤後,陸美經貿緊張關係持續降溫,但香港《南華早報》10日引述曾任世貿組織(WTO)祕書長8年的拉米(Pascal Lamy)的話示警,陸美貿易競爭的態勢恐將持續50年,全球供應鏈和關鍵產業面臨日益增長的風險,呼籲企業做好長期規畫。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