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陸漁民的搜尋結果,共281筆
陸海警船再次企圖闖入我國海域,被海巡署發現後驅離;海巡署東南沙分署東沙指揮部於9月11日清晨偵獲一艘大陸海警船,航向我國東沙島東北方28浬處海域,即將進入我方管轄水域,海巡署立即指揮「台南艦」前往處置,全程併航監控。該艦船於12日下午2時39分轉向北方,航離東沙限制水域。
大陸海警局東海分局發言人30日對外宣稱,福建海警已在金門附近海域展開常態執法巡查,旨在維護包含台灣地區漁民在內的合法權益。台灣海巡署金馬澎分署駁斥,揭露大陸海警船連續2日侵擾金門限制水域,並採取關閉AIS的手段,顯示其背後的侵擾意圖。
今年第13屆「金廈泳渡」活動即將於7月26日登場,外傳陸委會以統戰意味濃厚為由,要求金門縣府停辦。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梁文傑3日在例行記者會中回應,今年的「金廈泳渡」是廈門市和福建省主辦的統戰活動,這次要進入我方的禁限制水域,要考慮中國海警船從去年起不斷進入侵擾,陸委會將進行審慎審查;至於緊接著舉行的金門海上長泳活動,因為活動範圍在我方,主辦方是金門縣府,所以沒問題。
媒體今(18日)報導,金廈海域兩岸漁民交疊連綿數公里違法蚵棚存在已久,且大陸漁船越界養殖、採收,如入無人之境。對此,金門縣政府指出,查拆違法蚵架,所需經費龐大,非地方財政所能承擔;建議中央准許大陸漁民進入我方非法牡蠣養殖區,自行拆除牡蠣養殖設施帶回大陸。
大陸福建漁船「閩連漁61756號」3月27日與我海軍「中和艦」發生碰撞,再度引發兩岸爭論,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3日表示,陸方要求台灣方面立即停止歪曲事實、散布謊言、惡意炒作並賠償大陸漁民損失。對此,海軍4月4日表示,仍在調查釐清責任歸屬,後續將依兩岸協商機制處理。
福建漁船「閩連漁61756號」與海軍「中和艦」日前發生碰撞,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昨說,大陸要求台灣方面立即停止歪曲事實、散布謊言、惡意炒作並賠償大陸漁民損失。對此,海軍表示仍在調查釐清責任歸屬,後續將依兩岸協商機制處理。
日前,福建漁船「閩連漁61756號」與海軍「中和艦」發生碰撞,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曾表示,大陸有關方面將對此進行調查。朱鳳蓮表示,經初步調查,3月27日凌晨「閩連漁 61756號」在傳統作業區域閩中漁場錨泊休息,AIS信號全程在線,船上所有警示燈光均打開,相關操作合法合規,0時35分遭台灣方面「中和艦」撞擊,當時台灣軍艦未顯示燈光及 AIS 信號。
金門烈嶼鄉九宮碼頭堤岸今(26)日午間驚傳有釣客落海!民眾發現緊急通報求援,海巡隊立即調派附近船艇趕往馳援順利將人救起;不過因金門地區今天最多僅約15度低溫,天氣寒冷,加上海水溫度更低,被救起的釣客有失溫現象,緊急由救護車送醫救治。至於其詳細落海原因仍需由警方進一步釐清。
空軍單座幻象2000戰機10日夜航訓練時在新竹外海失事,所幸飛官謝沛勳緊急彈射跳傘獲救,賴清德總統也趕往醫院探視。只是海空搶救過程中,海委會主委管碧玲透過臉書全程轉播,並搶先國防部發布飛官獲救訊息,媒體第一時間都從管媽臉書轉播好消息,致軍方啞巴吃黃連,挨批資訊掌握不實。
空軍單座幻象2000戰機10日夜航訓練時在新竹外海失事,所幸飛官謝沛勳緊急彈射跳傘獲救,賴清德總統也趕往醫院探視。只是海空搶救過程中,海委會主委管碧玲透過臉書全程轉播,並搶先國防部發布飛官獲救訊息,媒體第一時間都從管媽臉書轉播好消息,致軍方啞巴吃黃連,挨批資訊掌握不實。
8月23日,賴清德率領潘孟安、顧立雄,「集體蒞臨」金門,參加金門炮戰66周年紀念典禮。賴清德在致辭中,繼續宣稱「捍衛台灣的決心」,繼續「向世界傳遞台灣對自我防衛和維護主權的堅定信念」。民進黨當局的信號清晰:「中國威脅仍然是防衛台灣政策的重點」。
針對大陸開始以保護台灣漁民、維護海洋生態為名,展現對台海全方位管轄。上海東亞所副所長包承柯認為,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及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都已確定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從這個意義上說,台灣漁民完全可以享受大陸和日本簽訂的《中日漁業協定》當中與大陸漁民的同等待遇,以後會常態化。
大陸休漁期結束,萬船齊發出海捕魚,其中,「閩龍漁63877」漁船在金門東碇島附近遭擦撞沉沒,造成7人落海。儘管這次事發地點在我禁限制水域之外,但海巡署接獲通報後仍派船艇協助,兩岸共同在可能漂流海域執行搜救,展現我對大陸漁民人道優先的關懷立場。
大陸休漁期結束,萬船齊發出海捕魚,其中,「閩龍漁63877」漁船在金門東碇島附近遭擦撞沉沒,造成7人落海。儘管這次事發地點在我禁限制水域之外,但海巡署接獲通報後仍派船艇協助,兩岸共同在可能漂流海域執行搜救,展現我對大陸漁民人道優先的關懷立場。
針對金門地檢署16日公布214陸船翻覆事件,我方海巡相關人員獲不起訴,此一結果對兩岸關係以及陸客來台是否有影響,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17日表示,「肯定會」,他說,兩岸在金廈區域交流頻繁,若無法保證陸客安全,會是一大問題。
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7月31日接受網路節目專訪,談及兩岸就0214金門事件先後進行15次協商時指出,雙方在事件初期的認知存在巨大差異,是導致談判困難的主因;雙方會談雖曾不歡而散,但海巡署作為主要對口,仍與對岸當事人「所委託的人」透過通訊軟體不斷磨合,逐漸縮小分歧。
0214金門事件終於在簽署共識文件後落幕,雙方代表臨別之際雖就「究責」問題隔空交鋒,但屬於各自立場的表述,並無大礙。事後陸委會、國台辦對媒體的發言,並未出現相互指責情事。相向而行,事緩則圓,兩岸相互體諒的氛圍竟已闊別8年!
兩岸就0214金門事件達成共識,然而,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31日晚間發布「答記者問」,再次強調此次溝通與兩岸協商談判無關,並重新以「惡性撞船事件」指涉該事件,同時呼籲台灣「停止抓扣大陸漁船和用粗暴危險方式對待大陸漁民」。
0214金門漁船事件造成陸船翻覆、2名大陸漁民死亡,歷經167天的折衝談判,30日兩岸終於達成協議,我方技巧性致歉、給付撫慰金,並歸還罹難漁民遺體及扣案船隻。兩罹難漁民終於可以入土為安,表面上事件已落幕,但以往兩岸心照不宣的海上執法已回不去,未來大陸海警局在金廈海域巡查的行動將常態化,兩岸關係仍然暗潮洶湧。
「0214」大陸「三無」漁船在金門海域發生執法意外,兩岸雙方30日上午9時重啟協商,達成共識、簽署協商文件。海委會副主委兼海巡署長張忠龍表示,海巡署對該案沒有蒐證錄影,以及陸方家屬所受的煎熬,願意公開表達歉意,請家屬節哀。泉州市台港澳辦副主任李朝暉則盼台灣落實紀要條款,讓罹難者安心,也對家屬有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