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學術獎的搜尋結果,共42筆
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今(8)日舉行紀念國父孫中山160歲誕辰、成立60周年慶暨第60屆學術著作獎贈獎典禮。董事長吳伯雄親自頒獎,表揚4位學術界傑出得主,其中人文社會類得獎人為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蘇聖雄、輔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劉碧蓉;自然科學類得獎人為長庚大學醫學系醫預科主任吳嘉霖及台灣大學電機系副教授鄭皓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15任校長出爐。校長遴選委員會30日召開第5次會議,由召集人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主持,經出席委員無記名投票決議,現任副校長、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講座教授宋曜廷當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現任校長吳正己任期將於明年2月底屆滿,第15任校長候選人分別為現任教務長劉美慧與現任副校長宋曜廷,遴選委員會今天舉行第5次會議,新任校長由宋曜廷當選,學校將報請教育部聘任,明年2月22日就任。
玉山銀行與臺灣大學經濟學系2日舉行2025「玉山學術獎」頒獎典禮,臺大經濟系系主任陳旭昇、玉山金控總經理陳茂欽共同頒獎,獲獎教授為小松利明教授、梁卓誠教授、林明仁教授、陳冠銘教授,研究成果發表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acroeconomics》、《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三本國際經濟學期刊。
玉山銀行與臺大管理學院25日舉行2025「玉山學術獎」頒獎典禮,由臺大管理學院院長陳家麟、玉山金控財務長程國榮共同頒獎,獲獎教授為財金系老師曾郁仁、曾俊凱、洪志清及資管系黃明蕙,研究成果發表在《Management Science》、《The Accounting review》、《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國際頂尖期刊。
由玉山銀行、玉山文教基金會共同成立的「玉山學術獎」迄今屆滿15年,15日舉辦「玉山學術獎」知識饗宴,邀請國內11所指標大學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副院長及各校歷年獲獎學者共25位教授參加,與玉山銀行創辦人黃永仁、董事長黃男州,及超過50位畢業於該校或曾接受得獎教授指導的玉山人共同交流,迎向玉山學術獎的璀璨新里程。
台灣師範大學為達成國科會推行之「精準運動科學研究專案計畫」,強迫學生高頻率抽血、不參與將扣學分等,引發外界強烈抨擊,而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也多次強調將啟動學術倫理調查,並於2個月內向外界說明,不過違反學術倫理案早已屢見不鮮,國科會統計近10年內,共有405件學倫檢舉案,其中102件成案,並以抄襲占42人為最多,而處分最重為停權10年並追回補助費用。
作家、資深媒體人彭歌(本名姚朋)於6月30日辭世,享嵩壽100歲。文化部長李遠表示,彭歌以文學筆觸描繪時代精神,亦以新聞專業為社會立言,對其辭世,文化部敬表悼念致哀。
台大副校長廖婉君被爆料經歷造假,學界質疑她長年對外聲稱研究成果納入國際通訊標準,查證卻未發現相關紀錄,挨批誤導社會超過20年,且台大學倫會更未作出懲處,引起學術誠信失靈的質疑。廖婉君透過律師回應,強調沒有違反學術倫理的行為,將採取法律行動;台大則說,對個案沒有評論,不便說明,一切依規定辦理。
國立台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遭爆料疑似經歷造假,涉及學術倫理問題,教育部長鄭英耀今天表示,教育部已請台大進行調查,先看台大學倫委員會調查結果,在討論如何處理,教育部不預設立場。
國際學術評比平台 ScholarGPS 公布 2025 年最新排名,桃園市元智大學電機通訊學院再創佳績,共有 14 位教授躋身全球頂尖學者行列,其中 3 位名列全球前 1%,11 位進入前 5%,展現卓越的研究實力與深遠的國際影響力。
胡適與中基會同樣有著深厚的情誼。需要說明的是,胡適於1949年後扮演起「鋪路者」的角色,推動了臺灣學術與科學的發展,促進臺灣科學體制及科技政策的成型,而中基會就成為他實踐學術獨立夢想的重要助力。要而言之,胡適的理念影響了中基會補助的方向,於是受到胡適返臺後特別關注的三大學術事業—臺大、中研院及長科會,都是中基會重點支持或合作的對象。
國科會於4月29日舉行「學術研究獎項頒獎典禮」,台灣師範大學本年度共有8位教師獲國科會學術獎項肯定,創下該校歷年得獎人數新高。
曾至世界各國舉辦油畫個展的台灣女畫家陳俐維,今年返回故鄉基隆,於27日起舉辦「砌基.契機」個展,象徵她在藝術生命的立基、重生與再造。主辦單位表示,「砌基」代表陳俐維砌畫創作始於基隆,期盼開啓藝術生命的新「契機」。展覽希望透過具有原創性的砌畫作品,讓觀眾理解「砌畫」所呈現的視覺感官獨特性,並體會繪畫作品中所承載的情感與人生哲理,與觀者產生共鳴。
為攬才留才,不少大學推出研究補助或人才發展基金計畫,國立清華大學藉由募得11億元,提供全校超過三分之一教師,3萬至100萬元的學術獎勵,再加上彈性薪資加碼,教授年薪最高上看500萬元。國立台灣大學則提供上限1000萬元研究補助申請等方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成立「師大青年學者講座」,最高可獲得150萬元研究經費補助。
人工智慧快速進化時代,東海大學實踐基督教創校理念,推出全台大學第1位AI虛擬主播「默希」(Mercury),作為「九大行星AI主播計畫」的首位代表,為東海大學帶來嶄新的數位校園體驗。
在人工智慧快速進化的時代,東海大學再度以創新實踐其基督教創校理念,正式推出全台灣大學第一位AI虛擬主播——「默希」(Mercury)。作為「九大行星AI主播計畫」的首位代表,「默希」不僅象徵科技與教育的結合,更以其名喻義,如同耶穌的甘泉般聖潔而美好,為東海大學帶來嶄新的數位校園體驗。
財團法人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吳伯雄於今(9)日上午主持第59屆中山學術獎頒獎典禮,得獎人為清華大學科技發律研究所特聘教授彭心儀、台灣大學中華文化講座教授梅家玲、台灣大學物理系教授蔣正偉、成功大學國際事務長謝孫源。
展望2025年到來,星象將有新變動,為有些人帶來前所未有的好運,《搜狐網》點名3星座將在學業和事業上全面開花,考試過關拿獎學金,或工作表現得到升職加薪,迎來人生的巔峰。
教育部於昨日公布第28屆8位國家講座主持人、第68屆17位學術獎得獎人,將分別核給3年合計600萬元獎助經費及獎金90萬元。其中,國家講座主持人有5位來自台灣大學,包含校長陳文章在內4人,皆為二度獲獎,成為終身榮譽國家講座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