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實現利潤總額的搜尋結果,共44筆
大陸統計局27日公布最新數據,今年前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人民幣(下同)5.37兆元,年增3.2%。其中,9月份單月利潤成長21.6%,創下近兩年以來最大增幅,顯示大陸官方整治反內捲及抑制產能過剩,收到成效。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報導,其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到9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3732.0億元(人民幣,下同),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2%,也是去年8月份以來各月累計最高增速。9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增21.6%,較8月份加快1.2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成長。
據大陸國家統計局官網消息,1—9月份,大陸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兆3732.0億元,同比增長3.2%。
大陸國家統計局官網20日發布消息,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大陸國內生產總值101兆503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兆8061億元,同比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36兆4020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增加值59兆2955億元,增長5.4%。分季看,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第二季增長5.2%,第三季增長4.8%。從環比看,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
雖然美國政府停擺是媒體焦點,但市場預期主要影響有限,並且認為這是噪音而非重大新聞,美股三大指數在周四繼續創下歷史新高。
據《澎湃新聞》報導,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大幅回正。大陸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兩位數增長,由7月份下降1.5%轉為增長20.4%。
大陸工業企業8月表現出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潤利大幅增長20.4%,揮別連續三個月的負成長,增速也創下2023年11月以來新高,更讓今年以來工業利潤成長率由負轉正,累計年增0.9%。裝備製造表現尤佳,其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業利潤年增37.3%。統計局專家分析,主因是受益於宏觀政策效益顯現,以及全國統一大市場戰略縱深推進。
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公佈最新統計,1到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兆6929.7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增率0.9%。同時前8月實現營收89.62兆元、年增率2.3%;營業成本76.7兆元、增長2.5%;營收利潤率為5.24%、年減0.06個百分點。
在美國301調查等限制壓力下,今年上半年,大陸船廠產業繼續領跑。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船協)副祕書長譚乃芬表示,上半年大陸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987.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0.8%;實現利潤總額387.4億元,同比增長72.6%。
今年年上半年,大陸造船產業繼續領跑。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船協)副祕書長譚乃芬介紹,上半年大陸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987.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0.8%;實現利潤總額387.4億元,同比增長72.6%。
大陸國家統計局官網15日公布各項經濟數據,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4%,環比持平。8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個百分點,環比持平;全國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4.0%,降幅收窄0.5個百分點,環比持平。
中新社報導,據大陸國家統計局網站30日消息,中國大陸統計局社科文司統計師潘旭華解讀2025年上半年大陸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數據時表示,上半年,各地區各部門持續優化文化消費市場環境,不斷提升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供給能力,文化企業生產經營平穩較快增長,文化服務業發揮有力支撐作用,文化新業態行業快速發展,文化企業盈利能力持續提高。
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公告,今年1至6月全大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的利潤總額為3兆4365億元(人民幣,下同)、年減1.8%,且降幅較前5個月擴大0.7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兆1091.2億元,年減7.6%;股份制企業2兆5330.4億元、下降3.1%。比較起來,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利潤總額8823.1億元、年增2.5%。整體私營企業的利潤總額9389.7億元、增長1.7%。
大陸統計局27日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人民幣(下同)3.44兆元,年減1.8%,降幅較前五月擴大0.7個百分點。其中,國企利潤年減7.6%,降幅明顯高於整體水準,成為拖累整體工業利潤表現的主因之一。
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公告,今年1至6月全大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的利潤總額為3兆4365億元(人民幣,下同)、年減幅1.8%。其中1到6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兆1091.2億元,年減7.6%;股份制企業利潤總額2兆5330.4億元、下降3.1%;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利潤總額8823.1億元、年增2.5%。整體私營企業的利潤總額9389.7億元、增長1.7%。
中國市場「內捲」情況嚴峻,作為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鋼鐵行業面臨結構性過剩困境,壓縮盈利表現。據統計,2024年中國前四大最賺錢的鋼企淨利潤總和,竟不及日本制鐵一家。業內人士警告,按供需平衡生產將是未來中國鋼鐵行業發展關鍵。
據大陸國家統計局官網今天發佈消息,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7204.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1.1%。
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公布1月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受春節假日臨近、企業員工集中返鄉等因素影響,中國製造業PMI為49.1%,較上月下降1個百分點。至於反映非製造業運行的商務活動指數則繼續高於臨界點、為50.2%,雖比上月下降2個百分點,仍位於擴張區間。
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公告,2024年全大陸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兆4310.5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下降3.3%。另外營業收入則為137.77兆元、年增2.1%;營業成本117.31兆元、增長2.5%,最終營收利潤率為5.39%,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
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大陸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67兆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4.7%。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利潤2.04兆元,下降8.4%;股份制企業利潤5.01兆元,下降5.7%;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利潤1.61兆元,下降0.8%;私營企業利潤1.96兆元,下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