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庫存回補的搜尋結果,共432筆
南茂(8150)周二召開線上法說會,南茂今年第三季每股盈餘0.5元,展望後續營運,雖然終端消費需求仍相對保守,但記憶體動能穩健,記憶體動能可望優於DDIC產品,明年記憶體市況可望一整年都是好年,南茂也持續聚焦優化產品組合、營運成本管控,以及活化閒置資產。南茂明年配息水準,目標不低於今年。
網通業下游庫存調整已逾二年,產業仍未顯著復甦,即便AI伺服器需求強勁,但傳統寬頻、光纖及家庭通訊設備市場仍處庫存去化、需求疲軟中掙扎。主要品牌廠及代工廠接單能見度偏低,加上歐美通膨、營運商資本支出放緩,整體網通族群營運明顯不如去年,其中,啟碁(6285)、中磊(5388)及明泰(3380)今年前三季營運表現均呈年減受壓。
紡織製鞋族群沉寂許久,總算盼到曙光將臨。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聚陽(1477)結構性優勢被市場小看,升評「優於大盤」、推測合理股價345元;元富、統一、金控旗下投顧等則同步看好鈺齊-KY(9802)後市,全給予正向投資評等。
欣銓(3264)今年第三季每股盈餘1.75元,創下2年以來單季新高;前三季累積每股盈餘4.20元,優於去年同期的3.50元。展望後續營運,欣銓明年審慎樂觀,客戶端初步回覆對2026年保持樂觀。法人預估,欣銓明年EPS可望持續走揚,欣銓在大客戶市占率提升,折舊大幅下滑,獲利恢復成長,未來也有機會取得主要晶圓廠測試訂單。
台股30日開高走低,終場收在平盤附近,盤面不少個股出現漲多賣壓,獲利基本面再度成為支撐投資信心關鍵。法人指出,欣興(3037)第四季產品價格續揚、毛利回升,2026年獲利大增,瑞昱(2379)2026年營運新高態勢不變,雙雙維持「買進」投資評等。
中鋼30日公布自結9月稅前虧損9.80億元,雖然比起8月的12.91億元收斂,但累計前九月中鋼稅前虧損金額已達46.80億元。中鋼高層表示,由於今年價量都不佳,全球鋼鐵需求狀況也不強勁,因此獲利狀況並不理想。
中鋼(2002)周四公布114年9月自結合併損益,單月稅前淨損9.80億元,月減24.06%、年增45.30%,中鋼損失月比縮小、年比仍擴大。中鋼累積前9月合併稅前淨損46.79億元,轉虧年減228.52%。中鋼認為,目前國內外鋼需復甦相對緩慢,終端庫存回補力道溫和,短期鋼市整體呈現築底盤整態勢。
聯電29日舉行法說會並公布第三季財報,單季每股稅後純益1.2元,寫下8季新高,共同總經理王石表示,第三季受惠手機與筆電需求回溫、客戶啟動庫存回補。
耿鼎(1524)21日股價開高走高,盤中一度觸及30.35元,惟29.85元附近遇較重賣壓,終場收29.85元,漲幅7.96%,收復月線,周線及十日線並呈現上彎,周KD並呈現黃金交叉向上。外資及自營商同步買超,單日成交量放大至8,938張。
中鋼15日開出11月盤價,全品項都維持平盤,包括中鴻、越南河靜鋼同日同樣也開平盤。業者表示,目前全球鋼鐵市場緩慢復甦,世界鋼鐵協會也預測今年全球鋼鐵需求持平、明年僅微增1.3%,在終端庫存回補力道溫和的情況下,鋼廠開平盤是最保險的做法。
中鋼(2002)周三召開114年11月份月盤盤價會議,近期國內外鋼需復甦緩慢,終端庫存回補力道溫和,短期鋼市呈盤整態勢。考量下游產業仍面臨競爭挑戰,為順應國際行情並兼顧客戶接單競爭力,中鋼11月份月盤產品以平盤開出,並持續推動多元方案,確保接單量能。
汽車零組件廠9月營收普遍回升,隨下游客戶拉貨需求逐步回穩,廠商普遍看好第四季旺季效益將延續。包括東陽(1319)、大億(1521)、堤維西(1522)、劍麟(2228)、華勝-KY(2248)等廠,均在9月營收或接單動能上呈現成長趨勢,營運氣氛明顯升溫。
台股受惠AI供應鏈各族群同步回神,近半年以來加權指數已上漲25.6%,表現犀利,第四季因市場預期聯準會(Fed)將持續降息,有利消費旺季,加上10月台積電法說會及電子重要展覽輪番登場,有助於相關題材發揮,帶動台股牛市行情持續。
去年因疫後客戶大補貨墊高基期,加上美國關稅政策變數仍高影響客戶拉貨較保守,東陽(1319)自結9月營收19.30億元,雖年減11.12%,不過月增6.5%,來到近五個月高點。隨第三季營收「月月增溫」,訂單動能逐步轉強,東陽樂觀第四季旺季出貨效益,預告單月營收將重返20億元之上。
IC設計營收陸續揭曉,驅動IC大廠聯詠(3034)9月合併營收寫第三季最佳表現,儘管不若過往旺季表現,但仍達財測高標水準;展望第四季,法人估蘋果急單加持,有望恢復成長動能。矽創(8016)9月合併營收寫今年次高紀錄,消費旺季表現不俗,旗下昇佳電子(6732)營運表現平穩,除手機感測器商機外,近期也積極發展無人機陀螺儀機會。
台股不斷創高,國票投顧投研部推薦電子標的往低基期封測股日月光投控(3711)、切入新材料的環球晶(6488)、半導體耗材昇陽半(8028)及半導體股萬潤(6187)、晶呈(4768),傳產股則看好評價偏低、營運好轉及庫存去化,如來億-KY(6890)及儒鴻(1476)及皇將(4744)等股。
美股四大指數同創歷史高、輝達攜5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合作開發晶片,台積電(2330)1290元天價帶動,今(19)日台股開高衝上25864點同創新高,記憶體族群、小型低階的IC設計齊表態,電子資金比重一度至85%左右。台股再創高後,多頭風險意識抬頭,指數由紅翻黑,櫃買市場開高後漲幅也跟著收斂,但仍相對強勢,守在紅盤上方。
台股17日雖回檔整理,但16日創新高同時,有近20檔股票型ETF除息,統計顯示約半數順利填息,一半尚未完全填息。法人表示,已填息的ETF表現相對出色,尚未填息反而給投資人逢低買進、持續參與除息行情的機會,16日除息的ETF多為市值型與高股息型,只要選股條件能囊括各產業優質股票,類股輪動下,依然有機會展現填息行情。
全球筆電市場受到地緣政治與關稅不確定性影響,不過研調機構TrendForce仍看好今年受惠於溫和換機潮與教育專案帶動需求,供給端亦因品牌廠啟動產能外移、加速多元布局,為整體出貨挹注年增動能,助益全球筆電出貨年增2.2%、達1.8億台。全球筆電出貨增加,也可望推升台系筆電代工廠今年營運表現。
降息預期加上川普稱美中談判順利,美股四大指數昨夜全面收高。台積電(2330)今(16)日一開盤即秒填息,並再創新天價1,280元、市值直逼33兆元,拉抬台股集中市場開低走高、突破25600大關,再創歷史新高、觸及25623.67點,南亞科(2408)、聯發科(2454)、貿聯-KY(3665)、奇鋐(3017)、健策(3653)、南電(8046)等電子權值要角也同步走強,帶動盤面電子族群相關類股幾乎漲聲一片。不過,由於中國大陸點名輝達違反「反壟斷法」,致使股價下跌,連帶使得台股中輝達供應鏈個股相對疲弱,鴻海(2317)、廣達(2382)等紛紛壓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