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張炎憲的搜尋結果,共11筆
(一)「轉型正義」從鬥爭蔣介石開始
作為總統,賴清德在228紀念日的首次談話,充分暴露了他的無知、偏見與仇恨。可預見,在他的任期內,「228事件」將繼續被操弄,成為醜化國民黨、推動台獨的政治工具。這無疑是台灣的不幸。
總統賴清德28日首次以總統身分主持228事件中樞紀念儀式,他在致詞時稱228事件發生原因絕對不是族群衝突,是「獨裁者蔣介石在大陸戰局節節敗退情形之下,為了確保來台灣統治,所以犯下滔天罪行」。對此,二二八文史工作者張若彤認為,幫賴清德寫稿的人,應該要打屁股,因為史實是錯誤的。
作為總統,賴清德在228紀念日的首次談話,充分暴露了他的無知、偏見與仇恨。可以預見,在他的任期內,「228事件」將繼續被操弄,成為醜化國民黨、推動台獨的政治工具。這無疑是台灣的不幸。
國史館22日舉行《台灣情民主路─劉峯松先生訪談錄》新書發表座談會暨個人史料捐贈儀式,特別邀請前副總統呂秀蓮、劉峯松進行開幕致詞,並邀請張良澤教授、李筱峰教授及彰化縣前縣長翁金珠與會座談。
國史館18日上午舉辦「戰後台灣政治史料」新書發表暨座談會,並邀請到前監察院長陳履安、台灣獨立聯盟主席陳南天開幕致詞,本次新書發表計5種、15冊,國史館長陳儀深致詞時表示,我們今天所做的,是我們台灣的政府和民間,正在合力進行的回顧歷史以及展望未來的工作。
《辜顯榮翁傳》三次出版目的皆為「存史」之用,而兩本中文版的問世又與辜寬敏的支持與授權有密切關係。1995年,楊永良教授接受前日本文摘社的邀約,完成《辜顯榮傳》的中譯本,後因種種因素遲至2006年才由吳三連史料基金會出版,總編輯為張炎憲、執行編輯為曾秋美。楊教授序文中感謝辜寬敏堅持毫不刪節地譯出全文,並大力支持促成該書發行,但此中譯本的知名度應不高,時隔一甲子問世並未普及化,因為許玉暄(許丙孫女、楊肇嘉姪外孫女)未見過此中譯本。2017年她在廈門大學才「初見」日文版《辜顯榮傳》,雖有意翻譯出版,但苦無佐證資料及照片,二年後與辜顯榮外孫黃達夫(黃逢平與辜津治之子)結識後,經由其提供家族照片,再由辜寬敏授權,於2020年由蒼壁出版社再度出版。
我在愛荷華州大念碩士時認識社會學老師柯恩,這是猶太人的菜市仔姓,意思是教士。他來自紐約,祖父母在帝俄末期移民美國避難,只會講意第緒語。他說,猶太人跟華人很像,念書才能翻身。內人放假由伊利諾大學來,他會招待我們到林肯大道的中國餐廳陳園。一回幽幽地說,同事從不邀他到家裡去坐。將近40年,他都會寄來賀年片,附上手寫的草字長信,直到去年。
我在愛荷華州大念碩士時認識社會學老師柯恩,這是猶太人的菜市仔姓,意思是教士。他來自紐約,祖父母在帝俄末期移民美國避難,只會講意第緒語。他說,猶太人跟華人很像,念書才能翻身。內人放假由伊利諾大學來,他會招待我們到林肯大道的中國餐廳陳園。一回幽幽地說,同事從不邀他到家裡去坐。將近40年,他都會特別寄來賀年片,附上手寫的草字長信,直到去年。
選在二二八前夕,國史館27日舉辦已故的前館長張炎憲史料入藏儀式及微型展,展出張炎憲努力採集二二八口述史料並為台灣史鞠躬盡瘁的生平故事。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表示,張炎憲對於台灣的「國史書寫」、「國族建構」有巨大的貢獻和影響,這也是紀念二二八很好的方式。
26日是楊虎城誕辰130周年(1893.11.26—1949.9.6),西安有個紀念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