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徵才補助的搜尋結果,共07筆
客運業面對駕駛荒、經營成本提高,難擺脫經營困境,近1年全國有36條路線申請停駛,6月再現停駛潮,陸續有公路客運、市區公車公告停駛。交通部公路局表示,主因為運具重疊、載客量偏低,導致長期虧損,已祭最高21萬元徵才補助、調整運價等措施協助業者。
交通部公布2024年運輸及倉儲業生產與受雇員工概況,駕駛荒未解的公共汽車客運業,員工僅1.8萬人創新低,雖平均薪資達6.1萬元,較疫前2019年大增8575元,但每人每月總工時高達198.6小時,加班工時更連3年超過30小時。
交通部改善偏鄉基本民行,2016年起平均每年補助2至3億元,推動幸福巴士與幸福小黃,截至3月底,已自起初的10鄉鎮15路線,增加至186鄉鎮475路線,偏鄉公共運輸涵蓋率從70%提高至94.37%。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2028年要達到鄉鄉有公車、公共運輸覆蓋率100%目標。
客運業、遊覽車駕駛缺員數合計高達5,215人,為解決大客車長年的駕駛荒,公路局除放寬持照年齡留用駕駛,也鎖定僑外生留台從事客運駕駛工作,預計今年底勞動部完成修法,讓僑外生依規考照,最快明年底可取得大客車職業駕照。交通部也對此表示,不僅要擴大外籍人力,也會同步檢討低底薪、高津貼的薪資結構,改善勞動環境留才。
國內大客車駕駛嚴重缺工,交通部統計,公路客運與市區客運缺員逾2200人,遊覽車公會也統計缺駕駛近3000人。公路局祭出津貼計畫,也爭取開放畢業僑外生擔任駕駛。立委李昆澤今指出,運量與營收大跌及司機缺工,衝擊公共運輸發展,延緩退休和擴大徵才只能減緩問題,先改善勞動條件才是關鍵。
全台大客車鬧駕駛荒,交通部公路局2022年起辦理大客車駕駛徵才補助,目標招募4800名駕駛,截至今年2月共募得1512人,公路局今(10)日宣布延長補助至明年2月28日,包含駕駛訓練費用、訓練期間生活津貼及穩定就業獎勵金,每名駕駛最高可請領13萬9288元。
大客車人力荒存在多年,交通部公路局祭出徵才補助計畫,但成效有限,去年7月TPASS上路後,駕駛缺乏問題更是雪上加霜。客運業者建議政府開放技術移工,但交通部態度迴避,僅說持續與勞動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