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德國經濟部的搜尋結果,共66筆
據觀察者網報導,上個月,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以「行程安排問題」為由,推遲了訪華行程。但不久後,瓦德福又主動約請中方通話,強調德方高度重視對華關係,期待在中方方便時間盡早訪華,就兩國關係等重要問題深入溝通。
歐盟與中國預計本周在布魯塞爾舉行高層會談,討論北京近期對稀土與關鍵礦物出口實施嚴格限制的問題。歐洲方面擔心,中國出口管制恐衝擊汽車與半導體產業供應鏈,進一步加劇雙方貿易緊張。
大陸電商巨頭京東集團為進行海外布局,日前宣布將以每股4.6歐元,全面收購歐洲最大消費電子零售商Ceconomy。這項交易正受到德國政府嚴格審查,以評估其對國家安全構成的威脅。
德國國防部長佩斯托瑞斯宣布,內閣已批准一項加速聯邦國防軍武器裝備採購的法律草案,藉由簡化軍購程序與提高合約金額上限等方式,加快德軍籌獲必要武器裝備的速度,加強國家安全。
過去被認為「毛(利)三到四」的電子代工廠們,像是電子五哥的廣達(2382)、緯創(3231)等,近期AI伺服器業務旺得不得了,營收屢破新高,但他們也持續耕耘智慧汽車市場,事實上,車用電子已是廣達旗下毛利率最高的業務,部份品項甚至高達四成。
「我進場前就要安排好退路」--這是著名科幻影集《Andor》的經典台詞。
星期四,美國國際貿易法院( U.S. trade court )作出裁決,阻止川普總統徵收大部分關稅,並認定他已經越權,在一定程度上,這一裁決緩解金融市場的壓力,著實令人欣慰,但是同時也增加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也就是面對川普的各種決策,是要回應?還是等待司法?
全球汽車產業大地震!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26日宣布,對「所有非美國製造汽車」加徵25%進口關稅,零組件涵蓋在內,勢必衝擊日、韓、加、墨、德等汽車製造大國,及包括台灣、中國大陸在內的汽車零組件重要產地。
美國總統川普再出關稅重拳,周三(26日)宣布美東時間4月2日起針對所有進口汽車開徵25%關稅,外界認為此舉劍指歐洲。身為歐洲汽車業龍頭的德國果然跳腳,從業界到官方都呼籲歐盟應與美國就關稅問題展開緊急談判,以免雙方貿易戰再升級。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從下周起,對來自所有國家的進口汽車和外國製汽車零件,徵收25%關稅。汽車股全面重挫,導致歐洲股市周四早盤跌到近兩周新低。
隨著川普上任以來,對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敵我不分地祭出關稅措施,歐洲各國焦急地計畫未來的對應措施。其實歐洲自從川普第一任起,便不時提出新的經濟戰略,國家和市場之間的關係不斷成為體系競爭最主要的問題。
隨著川普上任以來,對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敵我不分地祭出關稅措施,歐洲各國焦急地計畫未來的對應措施。其實歐洲自從川普第一任起,便不時提出新的經濟戰略,國家和市場之間的關係不斷成為體系競爭最主要的問題。
歐洲企業正在準備他們的「備用計畫」或B計畫(Plan B),以便能適應美國關稅的衝擊;外界預計在下個月,美國將對歐洲發出第二波攻擊。
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主要汽車供應和製造地點)的產品徵收25%關稅,在周二生效,歐洲的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的股價,在周二大幅下跌。
德國經濟部在週一表示,德國在能源方面脫離俄羅斯的依賴非常重要,目前德國沒有參與和俄羅斯的談判,透過部分受損的北溪二號進行天然氣供應。
德國過去被稱為經濟火車頭,但目前似乎已成為歐洲的「病夫」,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示警德國今年經濟將進一步衰退,預測2024年國內GDP將從成長0.3%下調至衰退0.1%。
德國過去被稱為經濟火車頭,但目前似乎已成為歐洲的「病夫」,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示警德國今年經濟將進一步衰退,預測2024年國內GDP將從成長0.3%下調至衰退0.1%。
根據外媒報導,德國政府計劃向晶片產業提供約20億歐元新補貼。該資金主要用來補助10到15個項目,包括未加工晶圓生產與微晶片組裝等。
據彭博周四報導,德國政府正準備對半導體產業進行數十億歐元的新投資。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25日突然放話,為打擊非法移民、犯罪和毒品,他上任第一天,1月20日就會祭出關稅措施,對來自鄰國墨西哥與加拿大的所有產品徵收25%關稅,並對中國大陸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這是川普勝選以來發出的最明確訊號,顯示他將貫徹競選期間的強硬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