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恪守的搜尋結果,共838筆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答問時稱,如果「台灣有事」,發生緊急狀況伴隨對方使用武力,可能會構成日本可以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有輿論稱,高市早苗的言論意味著,如果大陸對台灣採取海上封鎖等行動,日本自衛隊可能採取武力行動干預。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今天(12日)在例行記者會中強硬回應,「誰再企圖挑戰中國核心利益,妄想阻撓中國統一大業,中國政府、中國人民、中國軍隊決不答應、決不容忍。」
福建省賴氏宗親會祕長日前呼籲賴清德,「台灣賴氏的根就在大陸。不承認祖宗,不承認祖國,就是逆天之罪」。有輿論指出,「賴姓都是中國人」不僅是無可辯駁的真相,更是賴清德自己無論如何也「賴」不掉的事實。民進黨祕書長徐國勇宣稱,他的祖先來自泉州,但他是台灣人。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今天(12日)在例行記者會中痛批,任何妄圖分裂國家、背叛民族的人,都是不忠不孝之徒,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台灣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設立代表處傳出陷入僵局之際,大陸外交部長王毅4日在北京與愛沙尼亞外長薩克納(Margus Tsahkna)舉行會談。王毅表示,「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任何國家都不會允許本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
副總統蕭美琴日前應邀出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在歐洲議會舉辦的年會發表演說,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10日說明該活動具4個重要意義,強調即使面對中國打壓,台灣一樣可以克服;但民眾黨主席黃國昌酸說「不忍苛責」,對民進黨政府來講,可能向歐洲議會借場地就是一種突破。
賴清德總統就任已1年5個多月,施政方向日益偏離「天下為公」理想,反而陷入權力私有化、政治酬庸化與價值失衡的泥沼!(禮運大同篇〉強調「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但賴清德的施政卻是「選親與黨,講權修飾」,不僅使政治失德,也使國家治理喪失正當性!
賴清德總統就任已1年5個多月,施政方向日益偏離「天下為公」理想,反而陷入權力私有化、政治酬庸化與價值失衡的泥沼!
根據大陸駐歐盟使團微信公眾號8日表示,針對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7日在歐洲議會大樓召開年會,蕭美琴出席並發表演講一事,表示此舉嚴重損害中方核心利益,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更對此表達強烈憤慨。
非洲豬瘟爆發至今,台中市府應處作為遭外界質疑,市長盧秀燕在6日禁制令解除後,率市府一級主管兩度90度鞠躬致歉。她面色凝重說,我們做得不夠好,「身為市長,必須概括承受」、「媽媽做不好,一樣要檢討改進」,絕對會引以為鑑。市府也發布農業局長、環保局長及動保處長3主管免職,以示對大眾負責。
日本政府3日公佈2025年秋季外國人受勳名單,向前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謝長廷授予「旭日大綬章」。謝長廷3日在社交平台上發文聲稱,今後將繼續為促進「日台友好」作出貢獻。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6日在例行記者會中質問:「給鼓吹台獨論調的人頒發勳章,不知道日方意欲何為?是否有意為台獨分子撐腰打氣?到底想借此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什麼信號?」
台中爆發非洲豬瘟,中央15天禁制令陸續於今、明兩天起解除,台中市府在疫情處理上頻遭外界抨擊,市長盧秀燕下午兩度90度鞠躬對外公開道歉,她說,「身為市長,我必須概括承受,我應該要道歉」、「媽媽做不好,一樣要檢討改進」,她強調,這個案件市府也絕對會引以為戒。
台中市爆發非洲豬瘟,市府處理疫情表現引發外界批評,台中市政府發布最新聲明,農業局長張敬昌、環保局長陳宏益執行非洲豬瘟防疫任務,未恪守中央防疫指引,致生重大風險,即(6)日起免去兩位局長職務。
大陸外交部長王毅4日在北京與愛沙尼亞外長薩克納(Margus Tsahkna)舉行會談。王毅表示,陸歐制度不同並不意味著要成為對手,陸方願與歐方商簽自貿協定,期待愛方推動歐方校準對陸認知。他也重申,「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任何國家都不會允許本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
在甫與美、日、韓元首分別會晤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訪的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習近平指出,維護好、鞏固好、發展好陸俄關係,是雙方的戰略抉擇;雙方要保持密切協調,把陸俄合作的蛋糕做好。隨後兩國發表《聯合公報》,達成多項合作,包括衛星、廣電、農業、發展北極航道等,俄羅斯將按國際標準為大陸培育極地水域專家。
大陸國家副主席韓正當地時間3日在卡達杜哈出席「第二屆社會發展世界峰會」,期間會見卡達埃米爾(國家元首)塔米姆。韓正表示,深厚的政治互信是陸卡關係發展的基礎,陸方願與卡方共同落實好兩國元首重要共識,保持高層交往。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下令重啟核武試驗,引起國際社會關注。他接受專訪時指出,俄羅斯和大陸等國家祕密進行地下核試驗,因此美國也會跟進。大陸外交部3日對此回應稱,大陸恪守暫停核子試爆的承諾,希望美方也能切實遵守《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TBT)的義務和暫停核子試爆的承諾。
APEC領袖峰會10月31日正式登場。我方代表林信義與美國財長貝森特在會議空檔時段,進行簡短會談,討論雙方共同關心的話題,涵蓋技術、韌性供應鏈、台灣在美國的投資。市場關注,台灣除尋求外交突破之外,台美談判進度能否因此推進。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會晤美國總統川普,雙方未公開提及台灣,中共黨媒10月31日撰文解讀,習提到中美要當好舵手,確保中美不偏航,意思就是要處理好台灣問題,凸顯台灣仍是中美關係「不能迴避的核心問題」。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於10月31日下午在韓國首度舉行會談,兩人確認致力推進雙方「戰略互惠關係」,以追求共同利益。但據日媒報導,習近平敦促高市在歷史和台灣問題上堅持原則。高市則表示,「維持兩岸關係良好,對區域穩定與安全至關重要」。
日本自民黨黨魁高市早苗本月21日成為第104任新首相以來,遲遲未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賀電,中日關係分析人士極為關注。習近平與高市早苗今藉著參與APEC的場合舉行雙邊峰會,習在兩人首度會晤過程提及1995年「村山談話」,盼日方「反省侵略史」,並呼籲高市政府恪守《中日聯合公報》等文件,尤其是「歷史與台灣等重要原則議題」,切莫動搖中日關係基礎。高市表示,日方遵守建交公報立場,台海兩岸關係良好非常重要。
中共黨媒《環球時報》分析指出,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與美國總統川普會晤的消息稿,未再提及台灣問題,不過,習近平在會晤時「中美掌舵人」一席話,引出一個重要前提是,美方正確認識和處理好台灣問題。兩利還是兩害,關鍵在於美方是否清醒認識到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