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慕安會的搜尋結果,共35筆
美國媒體人日前意外被加入國安高層通訊軟體Signal群組,引起軒然大波。期間,美副總統范斯、防長赫格塞斯「嫌棄」歐洲盟友的對話截圖被流出。歐洲媒體除了批評川普政府對歐洲的蔑視外,也認為從對話就可看出,范斯對跨大西洋聯盟的敵意。
第11次中日韓外長22日在東京會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日本外相岩屋毅、韓國外長趙兌烈共同會見記者。三方就年內舉行中日韓領導人峰會,表示將努力營造良好條件和氛圍。大陸學者認為受日本頻繁涉台海、南海言論與韓國政局影響,並不看好。此外,北京前腳走後,下周美國防部長也將赴日訪問,鞏固美日軍事同盟。
2025年開局,世界各方再次聚焦延宕三年的俄烏衝突和解凍的俄美關係。2月12日,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話,就結束俄烏衝突達成共識,旋即展開談判。2月14日至16日,在著名的國際安全會議慕安會平台上,俄烏衝突成為熱議的話題。2月18日,美俄代表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舉行了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的首次政治對話,旨在全面恢復兩國關係,為結束俄烏衝突鋪路。2月24日俄美在伊斯坦堡進行了第二輪會談,以全面開啟俄美外交機構的運行。2月28日爆發白宮爭吵。俄美關係改善對當前俄烏衝突破局,以及國際政治安全格局將產生重要影響。
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率先插手美國總統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爭執,挑起美烏領袖的爭鋒相對。英媒指出,這是范斯本月繼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猛轟歐洲後,第二次挑起事端。
在台灣的言論市場,甚至學術研究成果裡,「地緣政治」與「國際秩序」都是長期被忽略的冷門議題。地緣政治好像早就被全球市場的藍海抹平,國際秩序早就在蘇聯瓦解的那一刻定於一尊。就算次貸風暴與克里米亞危機爆發,國外開始熱議舊秩序可能終結、地緣政治亂象四處蔓延,台灣也要拖到美中貿易戰乃至新冠疫情後,一系列「輕鬆讀」、「圖解」等等的地緣政治書刊才突然熱賣;而關於國際秩序的討論則雖然上升,但幾乎還是停留在福山(Francis Fukuyama)90年代的「終結論」甚至蔣中正時代的「必勝論」,對福山後來的諸多反思則罕有討論。
美日韓三國外長15日在德國慕安會舉行場邊會晤。3人不僅強調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反對任何片面以武力或脅迫改變現狀的企圖,並「支持台灣有意義地適當參與國際組織」。對比去年2月美日韓外長聲明,「挺台國際參與」這項內容,尚屬首次。我外交部長林佳龍表示,此聲明再次彰顯台海和平穩定,已是國際共識與共同利益。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提議烏克蘭用稀土換軍援。國家廣播公司(NBC)新聞網14日報導,據4名美國官員透露,川普政府已向烏克蘭提議,要求擁有該國50%的稀土所有權,並表示若與俄羅斯達成結束戰爭的協議,美國願派部隊駐守這些礦產區。
德國總統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14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開幕式上,指責美國總統川普領導的新政府違反國際規則。他說,川普政府不尊重既定規則、夥伴關係,這種世界觀不符國際社會利益。
美國副總統范斯出席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並未批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或對歐洲國家的威脅,反倒把槍口對準歐洲盟友。他狠批歐洲打壓言論自由、抨擊歐洲的移民政策正面臨緊迫挑戰。不僅如此,他甚至還與德國極右派政治人物會面,讓人質疑他是否在為極右翼助選,招致德國眾怒。
美國副總統范斯14日在德國慕尼黑會議發表演講時,狠批歐洲打壓言論自由。不僅如此,他甚至還與德國極右派政治人物會面,讓人質疑他是否在為極右翼助選,招致德國眾怒。對此,德國總理蕭茲在慕安會上回嗆,明確表示不接受美國對德國大選的干涉。
據中國外交部官網消息,當地時間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在「中國專場」上發表主旨講話時表示,當今全球處於更加變亂交織的「多極化」世界,世界未來何去何從?中國給出的答案是,應當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王毅還提出四點看法:一是應倡導平等相待;二是應尊重國際法治;三是應踐行多邊主義;四是應堅持開放共贏。
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14至16日在德國慕尼黑舉行。慕安會前發布的報告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新「多極秩序」倡導者,將自己描繪成全球南方國家的代言人。然而,中國提倡多極世界秩序,最終只是其積累實力,以與美國競爭的「戰略性修辭」。
澎湃新聞14日報導,主題為「多極化」,聚焦歐洲以現實態度重新看待世界格局的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2月14日至2月16日在德國慕尼黑舉行。14日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將出席「中國專場」發表演講,結合會議主題就重大國際問題說明中方立場。同日將舉行七場中國議題系列邊會。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月11日主持例行記者會。中新社記者提問,2月10日慕尼黑安全會議發布專題報告,報告以多極化為主題,認為世界多極化勢頭日趨強勁,中國是多極秩序的主要支持者,宣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中國民眾普遍相信多極化能帶來和平與繁榮,對此,郭嘉昆回應,慕安會調查顯示,國際社會對多極世界的認同上升,中方認為多極化是當今世界的基本趨勢,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5月31日至6月2日在新加坡舉行的第21屆香格里拉對話會(簡稱「香會」),是亞洲地區重要的安全對話平台。作為美國進行全球戰略定調的機制之一,多年來,「香會」在維護美國的地區安全利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大陸全國政協及全國人大會議涉台重頭戲逐一登場,從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談話、總理李強的工作報告到外長王毅記者會,此次兩會台灣各界依舊各自解讀,樂觀者依據對岸並未放棄和平統一,即認為大陸對台政策沒有根本改變,兩岸危機並未因金門214事件而升高。然而,檢視過去一年來對岸涉台相關訊息及美中交鋒的軌跡,都反映在7日王毅記者會中對涉台議題的強勢措詞和對中美關係的尖銳四問,足見台海危機並未解除,只是如滯留的強颱,隨時可能直襲台灣而來。
一年一度的大陸全國政協及全國人大會議涉台重頭戲逐一登場,從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談話、總理李強的工作報告到外長王毅記者會,此次兩會台灣各界依舊各自解讀,樂觀者依據對岸並未放棄和平統一,即認為大陸對台政策沒有根本改變,兩岸危機並未因金門214事件而升高。然而,檢視過去一年來對岸涉台相關訊息,以及美中激烈交鋒的軌跡,都反映在7日王毅記者會中對涉台議題的強勢措詞,以及對中美關係的尖銳四問,足見台海危機並未解除,只是如滯留的強颱,隨時可能直襲台灣而來。
繼大陸總理李強赴歐洲參加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並順道訪問瑞士、愛爾蘭之後,中共最高外事主管王毅赴歐洲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並訪問西班牙、法國,兩人都向歐洲傳遞中國經濟「長期向好」,願意擴大開放做世界「穩定力量」的訊號。當世界貿易秩序遭到破壞,全球加速走向新冷戰,北京的決心與行動,已贏得全球南方國家的支持,歐洲的態度將成為世界是否走向新冷戰的關鍵。
繼大陸總理李強赴歐洲參加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並順道訪問瑞士、愛爾蘭之後,中共最高外事主管王毅赴歐洲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並訪問西班牙、法國,兩人都向歐洲傳遞中國經濟「長期向好」,願意擴大開放做世界「穩定力量」的訊號。當世界貿易秩序遭到破壞,全球加速走向新冷戰,北京的決心與行動,已贏得全球南方國家的支持,歐洲的態度將成為世界是否走向新冷戰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