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慢性胰臟炎的搜尋結果,共26

  • 坣娜罹癌王逝 研究揭胰臟炎得一次 2年內癌變風險飆19倍

    坣娜罹癌王逝 研究揭胰臟炎得一次 2年內癌變風險飆19倍

    資深玉女歌手坣娜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被稱為「癌王」的胰臟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醫師錢政弘指出,胰臟再生能力很差,不論是慢性或急性,得過胰臟炎的人都會是胰臟癌的高風險群,過去韓國曾統計,胰臟炎患者2年內癌變機率高達19倍。

  • 坣娜罹「癌王」逝!賈伯斯、傅達仁都不敵 往往確診時已到晚期

    坣娜罹「癌王」逝!賈伯斯、傅達仁都不敵 往往確診時已到晚期

    歌手坣娜傳出本月16日因病去世,據《ETtoday新聞網》報導,雖然她患有紅斑性狼瘡,但最終是因為不敵胰臟癌離世。胰臟癌又有「癌王」的稱號,患者確診時恐已到晚期或轉移其他器官,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前體育主播傅達仁皆是不敵此病。

  • 沈玉琳面黃又暴瘦 被疑「癌王」症狀 男性最該小心

    沈玉琳面黃又暴瘦 被疑「癌王」症狀 男性最該小心

    知名主持人沈玉琳傳猛爆性肝炎併發腦水腫入住加護病房,不過最新消息指出,沈玉琳的治療團隊以血液腫瘤科為主,由於出現的面黃、暴瘦症狀與胰臟癌病徵相似,目前也以此方向檢查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指出,胰臟癌出現症狀多半已是中晚期,男性罹患機率是女性的1.3倍、吸菸者也比不吸者高出2至3倍。

  • 獨家》不只肝炎!沈玉琳主治是「血液腫瘤科」 朝胰臟癌方向找病因

    獨家》不只肝炎!沈玉琳主治是「血液腫瘤科」 朝胰臟癌方向找病因

    57歲主持人沈玉琳昨緊急送至內湖三軍總醫院加護病房,身形暴瘦且面色蠟黃,傳出他罹患猛爆性肝炎併發腦水腫;不過據權威人士透露,沈玉琳的治療團隊以血液腫瘤科為主,顯示沈玉琳可能有癌症問題,因暴瘦、膚色蠟黃等症狀與胰臟癌類似,不排除有胰臟方面的疾病。

  • 腸胃出狀況「聞得出來」 醫列糞便4味道:比症狀還早出現

    腸胃出狀況「聞得出來」 醫列糞便4味道:比症狀還早出現

    觀察糞便形狀很重要,但也別忽略氣味,臭味很可能是身體最早發出的健康警訊。醫師鄭泓志指出,腸道是一套複雜且精密的消化與代謝系統,當出現異常時,第一個改變的往往不是症狀,而是糞便氣味,異常的氣味如果只是偶發,可能與飲食有關,但如果變化明顯且持續超過數天,務必就醫。

  • 南一中集體記憶「小黑」過世 學生想立雕像 校方這樣說

    南一中集體記憶「小黑」過世 學生想立雕像 校方這樣說

    10多年來穿梭台南一中校園,陪伴學子的「小黑」病重離世,學子難過不捨,「再也看不到小黑了」、「他是傳奇,值得被歌頌」;不少學生提議為小黑建雕像,今天火速成立小黑雕像計畫籌備團隊,發起「小黑回憶保存行動」,預計暑假前啟動募資、9月完成雕像製作。

  • 胰臟炎一次「2年癌變增19倍」 醫:吃1物降20%風險

    胰臟炎一次「2年癌變增19倍」 醫:吃1物降20%風險

    「癌王」胰臟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多數人早期不會有明顯症狀。醫師錢政弘指出,不論是慢性或急性,得過胰臟炎的人都會是胰臟癌的高風險群,因為胰臟再生能力差,細胞一旦壞死,再生時就容易突變。韓國曾有統計,胰臟炎患者2年內患癌的機率高達19倍。建議高危險族群要做到戒菸、避免甜食、控制三酸甘油酯、多吃十字花科蔬菜、多攝取β-胡蘿蔔素來預防,β-胡蘿蔔素若吃足夠,能降低20%風險。

  • 屎尿變這2色「癌王上身」醫示警:不會痛的黃疸最恐怖

    屎尿變這2色「癌王上身」醫示警:不會痛的黃疸最恐怖

    尿液與糞便的顏色反映身體狀況,會在身體無痛的情況下給予警訊。一名60歲女性患者身體沒有出現疼痛,但糞便呈現灰白色、尿液顏色如柳橙汁一般,檢查後才發現膽道被腫瘤塞住,並確診胰臟癌,醫師林相宏指出,不會痛的黃疸最為恐怖。

  • 過半胰臟癌患者有「脂肪胰」醫揭6大高危族群

    過半胰臟癌患者有「脂肪胰」醫揭6大高危族群

    胰臟癌素有「癌王」惡名,在於其早期幾乎沒明顯症狀,發現時通常已是晚期。胃腸肝膽科醫師林相宏指出,依最新研究發現,高達62%胰臟癌患者都有脂肪胰,包括腹部肥胖、高密度膽固醇偏低,以及血壓、血糖、三酸甘油酯偏高,還有愛飲酒者,都容易形成。若屬於這些高危險群,務必盡快調整生活習慣,以降低癌化風險。

  • 突冒3症狀罹胰臟癌機率達7成 醫推抗癌王2大營養素

    突冒3症狀罹胰臟癌機率達7成 醫推抗癌王2大營養素

    胰臟癌的棘手之處在於早期難發現,等到有症狀才檢查時,往往已進入晚期階段。對此,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分析胰臟癌6大常見症狀,包括全身無力倦怠、體重減輕、食慾不振、腹痛、黃疸及噁心,其中最後3項更占該病患者症狀的60~70%。他並提到,飲食上多補充含胡蘿蔔素與硒的食物,有助於遠離胰臟癌。

  • 割除癌症病灶卻痛到無法呼吸 醫師用1招助患者重獲新生

    割除癌症病灶卻痛到無法呼吸 醫師用1招助患者重獲新生

    油飯業者王先生在4年前罹患壺腹癌,他發現及時,割除病灶後卻因為疼痛到無法呼吸的狀態,他到義大癌治療醫院就診。經過1年多的治療,王先生逐漸恢復元氣,他9日帶著油飯到義大癌治療醫院感謝醫護們的照顧。

  • 胃痛竟揪出3期 醫示警胰臟癌年輕化 7危險因子注意

    胃痛竟揪出3期 醫示警胰臟癌年輕化 7危險因子注意

    一名60歲女子平時沒任何症狀,卻突然出現嚴重胃痛,急診後發現胰臟內有一顆3公分的腫瘤,已侵犯大血管和淋巴,屬於第3期胰臟癌。醫師表示,胰臟癌不只患者人數上升中,還有年輕化趨勢,由於早期幾乎完全無症狀,若有家族史、糖尿病、肥胖、抽菸、酗酒、胰臟結構異常及特殊基因異常者,務必要提高警覺。

  • 30歲女肚子痛到彎腰 醫揪禍首 拖下去恐成癌王

    30歲女肚子痛到彎腰 醫揪禍首 拖下去恐成癌王

    上腹痛未必是胃痛。一名30多歲女子,常上腹疼痛,她以為是胃不好,加上彎腰能緩解,就得過且過,有次痛到無法挺直腰才就醫,檢查後發現她是膽結石誘發的胰臟炎。醫師表示,胰臟反覆發炎,會增加得糖尿病,甚至是「癌王」、胰臟癌的風險,提醒若是有彎腰能緩解的腹痛,就要留心有可能是胰臟炎。

  • 食物冰太久是胰臟癌致病關鍵?醫打臉曝5風險因子

    食物冰太久是胰臟癌致病關鍵?醫打臉曝5風險因子

    毒理學專家招名威日前在談話性節目中表示,母親死於「癌王」胰臟癌,認為母親罹癌原因和日常習慣有關,包括食物放冰箱冰太久、食物發霉捨不得丟掉及使用材質不明的鍋具等,但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說,這3種行為確實對健康不好,卻不是造成胰臟癌的原因,導致胰臟癌的風險因子包含年老、胰臟癌家族病史、抽菸、糖尿病、慢性胰臟炎等。

  • 酒精成癮毀健康 胰管1公分大結石讓他痛到快往生

    酒精成癮毀健康 胰管1公分大結石讓他痛到快往生

    40多歲的張先生因工作天天應酬喝酒逾20年,今(2024)年農曆年前的1次聚餐幾杯酒下肚,上腹痛到坐立難安,還噁心翻胃,就醫診斷為「酒精性胰臟炎合併胰管結石」胰管內有1顆約1公分的結石,經轉送到中國附醫接受「膽胰管內視鏡碎石」治療,90分鐘就不痛且復原出院,他也開始認真戒酒。

  • 華視前董座趙雅麗胰臟癌逝  醫曝7大異常症狀 1族群超高危

    華視前董座趙雅麗胰臟癌逝 醫曝7大異常症狀 1族群超高危

    曾任華視、公視董事長的趙雅麗,在與胰臟癌對抗半年後,不幸於21日離世,親友於臉書發文證實此消息。胰臟癌又有「無聲殺手」的惡名,醫師提醒,一旦發現近期有糖尿病、上腹痛或背痛、體重明顯減輕、黃疸、茶色尿合併灰白便、不明原因胰臟炎、脂肪便,務必立刻就醫檢查。尤其糖尿病患者需特別注意,其發病風險明顯較高。

  • 壯年男多年愛喝酒反覆腹痛 患罕病再加重慢性胰臟炎

    壯年男多年愛喝酒反覆腹痛 患罕病再加重慢性胰臟炎

    苗栗縣46歲徐姓男子,多年來因工作應酬常喝酒,三不五時就因為腹痛而到鄰近醫療院所打止痛針,不痛後又繼續喝酒。此次,因左上腹再次疼痛,且打止痛針也無法緩解,所以緊急到大千綜合醫院急診就醫,醫師從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其胰臟周圍發炎、胰管擴張且胰臟尾部有胰管內結石的情形,診斷為慢性胰臟炎。所幸,經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治療後,順利緩解腹痛困擾,徐男也表示不敢再喝酒了。

  • 愛吃3類食物 偶爾腹脹一查竟罹癌王 8大高危險群當心

    愛吃3類食物 偶爾腹脹一查竟罹癌王 8大高危險群當心

    一名55歲女性有抽菸習慣,平常喜歡吃精緻甜點及高油脂、油炸食物,體態則與同年齡人相仿,不算肥胖。但在健檢時,卻被發現有體脂過高的問題,且在胰臟處檢測到異常腫塊,最終確診為胰臟癌。對於罹病事實,患者感到十分意外,因平常無明顯不適症狀,頂多偶爾感覺腹部有些微悶脹感。醫師提醒,胰臟癌有8大高危險群,包括肥胖、吸菸、糖尿病等,應提高警覺,主動安排檢查。

  • 前立委王世雄胰臟癌病逝 生前出現2徵兆一查已3期

    前立委王世雄胰臟癌病逝 生前出現2徵兆一查已3期

    前國民黨立委王世雄胰臟癌病逝,享年63歲。王曾於7年前檢查出肝臟有2顆腫瘤,還因此赴陸接受換肝手術,不料,去年底一直拉肚子、暴瘦10幾公斤,年初就醫檢查,確診胰臟癌第3期,於近日病況急轉直下,不幸離世。胰臟癌又有「癌王」之稱,若出現莫名上腹痛、背痛、黃疸、體重減輕、拉肚子、尿液呈深茶色、皮膚發癢等症狀,都值得特別警覺。

  • 作家小彤罹胰臟癌 醫示警6大徵兆 高危族群小心了

    作家小彤罹胰臟癌 醫示警6大徵兆 高危族群小心了

    知名兩性作家小彤,日前因臉色異常蠟黃、眼白極度黃澄急診住院,於體內發現2.3公分的胰頭腫瘤,最終證實是惡性。醫師表示,7成左右的胰臟癌好發在胰臟的頭部,早期幾乎沒有症狀,當診斷出來時,患者常見全身無力、體重減輕、食慾不振、腹痛、黃疸、大便呈現灰白色。他並提到,有家族史、非O型血型、慢性胰臟炎、糖尿病患者、肥胖、抽菸史者,都是胰臟癌的高危險群,務必要留意異常徵兆。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