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成長減速的搜尋結果,共96筆
蘋果基於新版iPhone 17需求強勁,預期本季營收至少成長1成,可望為蘋果帶來史上最強勁的一季。新機上市協助推動蘋果上季業績成長,營收首次跨越千億美元大關,上季財報和本季財測皆優於市場預期。
曾經風光的美股「七雄」(Magnificent Seven),因蘋果、特斯拉成長減速而面臨重新洗牌的命運。華爾街日漸認為這個舊組合不再能全面反映AI革命,反而是博通、甲骨文與Palantir等AI新星更受到投資人青睞。
輝達27日盤後公布上季(5至7月)營收、獲利優於預期,但資料中心營收欠佳導致總營收成長減速,再加上輝達對本季展望保守,28日早盤開平走低,一度下跌逾2.7%。執行長黃仁勳說,新一波的工業革命已經展開。AI投資熱潮尚未結束,預估到2030年,AI基礎建設支出將達3兆到4兆美元(逾新台幣百兆元)。
投資機構Needham Company看好AI(人工智慧)需求持續造福台積電,預測2029年台積電AI營收可達900億美元,成長主要來自矽含量增加、技術轉型及資本支出擴大。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21日出席第19屆金融與經濟政策研討會,以「川普2.0貿易政策:問題、影響與挑戰」發表專題演講,提及川普關稅政策不僅無法解決結構性問題,更將衝擊美國經濟,進一步影響全球貿易與經濟前景,面對這艱鉅挑戰,除維護政策的穩定與可信度外,強化金融與財政韌性亦至關重要。
韓國3日舉行總統大選,根據最新出口民調顯示,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以51.7%的得票率領先,可望為韓國政治動盪畫下句點,據韓國JTBC電視台深夜報導,李在明當選韓國總統。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為全球注入不確定性,促使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進一步下修全球經濟成長展望,將今年全球成長率由3.1%調降至2.9%,美國的修正幅度又格外大,由擴張2.2%大砍至1.6%。
依主計總處預測,下半年成長減速,經濟成長將降至1%,但由於上半年出口強勁,全年仍能保三。保的住三,算是一個不錯的成績。
主計總處28日公布最新預測,將下半年經濟成長大幅下修至1.0%,創下近五個半年(即兩年半)最低,研判下半年成長減速。惟受惠於上半年優異表現,全年經濟成長僅由3.14%微調至3.10%,未大幅調降,呈上半年強勁,下半年溫和,綜合全年仍可保三。
美國總統川普儘管暫停對等關稅90天,但10%基準關稅已衝擊亞洲製造業,2日公布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普遍萎縮,主要是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籠罩下,企業苦於需求疲軟暫停新訂單。
物流業者優比速(UPS)第一季獲利優於預期,但為因應貿易戰造成全球經濟前景惡化,將繼續落實成本節約計畫,宣布關閉數十個營業據點並裁員2萬人。
國際貨幣基金(IMF)在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表示,全球貿易緊張迅速升溫,和極高的政策不確定性,預期將嚴重打擊全球經濟活動,將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從3.3%大幅下修至2.8%、降0.5百分點,示警貿易緊張情勢加劇恐進一步拖慢成長腳步。
美國總統川普激進的貿易政策引發經濟衰退憂慮,並且可能讓美國通膨死灰復燃。經濟學家與投資人越來越擔憂,1970年代的惡夢「停滯性通膨」可能捲土重來。
清明連假期間,適逢「川式變臉」,川普頒布全球10%至49%不等的對等關稅,台股連日狂洩。施羅德投信指出,這場貿易戰可能不是短期內可看到結局的,因此推出新型態的施羅德台美雙利多重資產基金,採「重亮集」三策略來應對,該基金結合台股與美元投資等級債等多重資產,做到下檔有防護,也不錯過成長獲利機會。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無疑是今年影響國際經濟金融最大的灰犀牛,特別是全球化導致美國利益及國際影響力遭受侵蝕,使得美國由全球化推動者轉為保護主義,川普2.0的關稅政策更具有多重目標,涵蓋範圍包括邊境安全、國安戰略和公平貿易,除了增加全球貿易壁壘,也可能進一步使全球產出成長減速。
美國總統川普激進的貿易政策引發經濟衰退憂慮,且可能讓美國通膨死灰復燃。經濟學家與投資人越來越擔憂,1970年代的惡夢:「停滯性通膨」,可能會捲土重來。
由於業界擔心成熟製程晶片需求減弱,再加上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各種潛在威脅,令台積電、英特爾及其他主要半導體製造商決定放緩在日本及馬來西亞的擴張計畫。
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預估放緩,中央銀行發布報告,針對總體經濟前景列出四大不確定因素,美總統川普新政影響列為首位,其政策具高度不確定性,恐打亂全球供應鏈布局,增加企業經營難度。
因應川普關稅威脅,加拿大央行12日一如預料降息1碼,警告美加貿易戰已成「新危機」,不確定性傷害加國經濟,但未來降息仍將謹慎為之。
Salesforce在26日盤後公布上季(1月底止)調整後每股盈餘(EPS)年增21%至2.78美元,高於華爾街預期的2.61美元,但今年度(2月起)財測不如預期,使股價在27日早盤下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