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投流的搜尋結果,共20筆
據《澎湃新聞》報導,又一部播放量突破30億的爆款短劇誕生了。9月20日上線的《盛夏芬德拉》,一路高開暴走:4天破10億、8天破20億,10月7日衝到30億,創下最快破30億播放量的紀錄。
台灣流感疫情升溫,南投縣政府採購13萬7000劑流感疫苗,各地衛生所一早就湧進大批長輩排隊施打,副縣長王瑞德也帶頭接種「左流右新」,強調縣內有54例因流感併發重症住院,其中11例不治,死亡率20.3%,籲高風險族群盡快接種提升保護力。
重啟核三公投以及7位立委罷免案今(23日)投票,中選會昨日提醒民眾,罷免案與公投案投票方式採「領、領、投」流程,進入投票所後先領取罷免票、再領取公投票,一起圈選後分別投入各自票匭,開票順序則先開罷免票,再開公投票;若有誤投票匭的罷免票或公投票,依法仍屬有效投票。
中央選舉委員會今(22)日於投票前夕召開記者會,提醒民眾8月23日舉行之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第21案,以及新北市、臺中市、新竹縣及南投縣同步舉行的第11屆立法委員罷免案之投票注意事項,並說明今年電腦計票作業的辦理情形。
據《鳳凰WEEKLY》報導,今年大陸暑期檔的電影和電視劇,可謂是打得不可開交。不因為好得相似,是因為慘得雷同。7月下旬,整個暑期檔電影的票房只有45億元(人民幣,下同),大概是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二。
2025年「海峽兩岸(武漢)青年時尚創意節暨第四屆長江杯金裳獎大賽」在武漢隆重展開,來自台灣輔仁大學、嶺東科技大學、亞洲大學、玄奘大學、實踐大學、樹德科技大學、萬能科技大學、亞東科技大學等八所大專校院的32組、43位學生受邀到場,角逐總獎金人民幣20萬元的時尚設計大獎,更深入探索當地完整的服飾創意產業鏈,展開一場融合專業與創新的學習旅程。
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近日公布新規定,要求微短劇的播出必須落實「分類分層審核」的許可制度,以促進該行業的健康繁榮發展,外媒則認為此舉是對網路發佈的內容進行更嚴格的控制。
據公眾號《每日人物社》報導,在過去的一年的大陸影視行業裡,短劇像一匹黑馬,快速崛起,一路狂奔。據中國網路視聽協會發佈的《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將達504.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4.90%。相比之下,中國內地電影總票房是425.02億元。
據《時代財經》報導,橫店臨演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是,薪資要降了。日前,一則落款為東陽市橫店影視演員公會的調薪通知在網上流傳。通知顯示,自11月15日起,演員公會對臨演費用做出調整,基礎費用由原120元(人民幣,下同)/8小時調整為135元/10小時,超時由15元/小時調整為13.5元/小時。以該標準計算,臨演的時薪由15元降到13.5元,相當於打了9折。
「我不在乎你的年齡,也不在乎你的智商,你跟了我,我會對你負責到底。」45歲的保潔阿姨與被下藥的27歲總裁,不小心跌入浴缸中,發生一夜情。總裁醒後見保潔阿姨拒收2000萬(人民幣,下同)賠償,便愛上了保潔阿姨並堅持負責到底。以上劇情來自於短劇《保潔老媽無極歸來》,也被網友調侃為「霸道總裁愛上絕經的我」。
根據研究資料統計,截至2023年12月,大陸網路影音使用者規模已超過10億,其中微短劇市場規模超300億元(人民幣,下同)、日付費高達6000萬元。今年市場規模預計還將大幅增長。微短劇研究平臺DataEye更是在《2024年微短劇買量投流資料包告》具體指出,2024年大陸微短劇的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373.9億元突飛猛進至500億元,預計2027年更會突破1000億元。
第二季進入除權息季,美國4月也有7檔具規模的ETF即將配息,觀察過去一年合計配發股息來看,這7檔ETF現金股利率在4%~12%,也成為熱衷高配息ETF的另一個選項。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為彰顯決策透明過程、建立溝通協調平台、廣納各界參與,設非核家園推動專案小組,協調推動相關議題,未料立委柯志恩28日質詢核安會時表示,該小組已經3年沒開會,核安會主委陳東陽說,2年前有行文提醒行政院此事,其內部有細節討論。
根據金管會統計去年網路投保金額達新台幣44.06億元,年成長率高達18.3%,有鑑於網路投保需求高漲,網路投保諮詢需求也大量湧現。
據《北京日報》報導,3月11日,微博話題「一對夫婦做短劇每月進帳4億多(人民幣,下同)」登上熱搜。據媒體報導,春節檔《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等短劇爆款迭出,有的劇集上線當日充值達2000萬元。點眾科技押中多款,與咪蒙合作發行《八零後媽》,還出品了《龍年大吉》。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日本桌球名將「愛醬」福原愛28日晚間在中國大陸開首場直播帶貨,這是自去年11月日媒曝出已就福原愛「綁架兒子事件」進行調查後,少有的公開現身。這次直播帶貨是她事業重心轉戰中國大陸後的第一場直播考驗。她直播將近2小時,觀看人次突破74萬,但是成交額僅約人民幣2萬3496元,網友更是絲毫不留情面的冷嘲熱諷「為什麽要買一個小三賣的貨呢?」
近期大陸社交平台上的短劇拍攝蔚成風潮,風口讓更多從業者投身其中,知名影視基地橫店也出現越來越多的短劇劇組被戲稱變成「豎店」。影視公司工作人員與製作人透露,在橫店月產兩部,15天就能製作上線一部,但坦言短劇成本低誰都可以拍,卻不是人人能玩得起,必須要有足夠大資金去投流(流量投放),目前短劇市場裡已有投流過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