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投資人信心的搜尋結果,共638筆
在人們對美國政府停擺的擔憂獲得緩解之下,首爾股市周三收盤上漲,為連3紅。而股市改革的預期,推動金融股上漲。此外韓元匯率持續下滑。
美國與中國大陸正面臨截然不同的經濟壓力,美國面臨通膨與薪資停滯的夾擊,大陸則深陷通縮陰影,兩大經濟體的挑戰,揭示全球經濟步調不一致,兩極化的現象更加明顯。
在醫療健康股領漲下,歐洲股市周二收盤創新高;稍早投資人權衡了美國政府史上歷時最長的政府停擺可能即將結束,並且也評估了一系列電信商的財報表現,包括英國沃達豐(Vodafone)和INWIT。
大陸經濟持續在低成長環境中穩步修復,法人指出,政策改革、內需消費與資金動能成為市場主要支撐。儘管短線仍面臨數據空窗與外部不確定性,但「反內捲」政策與居民高儲蓄潛能可望推動中長期市場回升。
光輝10月,台股連闖27,000點和28,000點,單月漲2,413點寫下新高,股市氣勢如虹,帶動投資人信心和交易意願,財政部11日發布統計,10月證交稅收303億元,交出歷年10月最佳成績單,年增率更寫下連3紅。
美國政府創紀錄的停擺即將結束,提振了投資人信心,追蹤華爾街隔夜的上漲,南韓Kospi指數周二收在連二紅。由於市場對韓元匯率下滑的擔憂,抑制了漲勢。
呼應全球市場的樂觀情緒,歐洲股市周一收在明顯上漲。目前投資人對於美國政府部門的重啟跡象表示歡迎,另外帝亞吉歐(Diageo)公布新任執行長後,股價大幅飆升。
受到政府提議的股利稅改革方案,以及美國史上最長政府停擺即將結束的跡象,投資人信心獲得提振,推動首爾股市周一收盤上漲超過3%。
近期台股再度受到國際因素干擾,根據美國人力資源公司於6日發布的最新報告,美國10月份裁員人數高達153,074人,創下過去20年同期最高紀錄,引發市場擔憂情緒,因應盤勢變化,統一投顧分析師陳立委新一輪選入,精確(3162)、創見(2451)、銘異(3060)、光聖(6442)、中石化(1314)五檔,兼納電子、非電族群。
台股加權指數10月約上漲了約2,500點,短線上的震盪洗盤在所難免,但台股整體的表現還是以多方格局為主,大來國際投顧分析師謝逸文指出,雖然普發金1萬元讓觀光旅遊成為主要消費短線題材,但長線仍以AI族群為主。本周選入銘異(3060)、精確(3162),再選入歐格(3002)、創見(2451)、蜜望實(8043)。
近期全球半導體股迎來自人工智慧(AI)熱潮以來最猛烈的一波拋售潮,投資人開始質疑先前AI概念股的估值是否過高。根據美國財經媒體統計,僅兩天內,費城半導體指數與亞洲晶片股指數的合計市值就蒸發約5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5.5兆元),顯示市場情緒急轉直下。
川普聲稱關稅政策正促使企業將生產移回美國,並預期兩年內新廠將奪取全球晶片市場40至50%的份額。此論述一方面反映出美方重塑全球供應鏈的決心,另一方面也對長期以製造生態系與技術取勝的台灣提出挑戰。
AI投資熱潮不斷推動科技股市值飆高,已有不少主管機關警告AI泡沫暗藏風險,如今新加坡央行也加入行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在年度《金融穩定性報告》中表示,全球股市當中科技與AI類股估值「相對偏高」,並警告市場不應對AI回報過度樂觀,一旦市場情緒反轉將引發股市崩盤與信貸危機。
川普聲稱關稅政策正促使企業將生產移回美國,並預期兩年內新廠將奪取全球晶片市場 40至50%的份額。此論述一方面反映出美方以政策工具重塑全球供應鏈的決心,另一方面也對長期以製造生態系與技術密度取勝的台灣提出挑戰。
KPMG安侯建業3日公布全球創業投資分析報告,強調美國IPO市場回暖及人工智慧(AI)推動下,全球創投市場已連續四季穩健成長,投資人信心穩步提升,整體市場維持正向,且在AI領軍下,國防科技與量子運算熱度攀升。
居高思危賣壓湧現,台股盤中指數由紅翻黑!大陸與美國關稅戰休兵,且美國超級財報週登場,亞馬遜財報亮眼,美國CSP大廠持續大手筆建置AI資料中心,Nvidia為首的AI產業樂觀訊息不斷,讓台股資金持續圍繞在AI族群,導軌廠川湖(2059)、軸承廠富世達(6805)、PCB廠金像電(2368)、瀚宇博(5469)、精成科(6191)、銅箔基板的台光電(2383)、銅箔廠金居(8358)、鑽針廠尖點(8021)、散熱廠奇鋐(3017)、雙鴻(3324)與建準(2421)等今天盤中股價持續走高。
美國企業上季財報數字包括EPS、營收有超過8成的企業打敗市場預期,其中,美國的資訊科技行業有9成以的上企業打敗原先市場預期,可是美股企業獲利的領頭羊。據統計,自2005年來,資訊科技累計漲幅高達15倍,在標普500的11大產業中獨占鰲頭。
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周六公布了「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卸任執行長前的最後一份財報。即使在第3季營業利益成長34%至135億美元的情況下,仍讓現金儲備膨脹至創紀錄的3817億美元(約新台幣11.7兆元),顯示波克夏對市場仍持謹慎態度。
近期,國際貿易環境持續緊張。繼中國政府宣布對稀土、鋰電池及反無人機技術等一系列產品和技術,實施出口管制後,美國政府表明將採取反制措施,包括可能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使得中美貿易摩擦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然而,這些外部政策不確定性與地緣政治雜音下,諸多深入數據與結構性指標顯示,中國經濟正加速轉向「高品質成長」模式,其展現的出口韌性與內在穩定性,遠超出市場預期,進一步提振了全球投資人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在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習近平於南韓會晤之前,美中之間似乎已經敲定一項貿易協定的框架,暫時化解全球兩大經濟體貿易關係崩潰的危機,消息一出,投資人信心暫時回穩。但有分析指出,這並非轉折性的突破,而是「似曾相識」的戰術性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