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抗旱井的搜尋結果,共16筆
花蓮縣富里鄉六十石山是全台重要的金針產區,近年常因缺水造成耕作困難,衝擊產量及農友生計,農業部農田水利署花蓮管理處為此規畫3期工程,在山上建置集水設施與配水池,其中第1期3座蓄水池工程已完工,集水總量約1250公噸,2、3期正積極找合適處建置水塔,整體工程完工後,預計可穩定逾37公頃的灌溉面積,受益農家約20戶。
教育部日前公布113年度國家產學大師獎獲獎名單,共有2位教師獲得殊榮,分別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溫志超教授(工程領域)及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邱煌仁教授(電資領域)。
教育部今天公布113年度國家產學大師獎獲獎名單,共有2位教師獲得殊榮,分別為:雲林科技大學教授溫志超(工程領域)及台灣科技大學邱煌仁教授(電資領域),他們均可得到90萬元獎金。
今年7月凱米颱風強勢來襲,影響全台各地,造成許多財物損傷,雖風災對於桃園市並未造成重大災害,但颱風所帶來的強降雨,導致山區川流湍急、河水濁度過高,影響復興區簡易自來水系統供水,桃園市水務局於颱風過後啟用溪口備援水井支援簡易自來水系統,讓居民不用擔心無水可用。
今年7月凱米颱風強勢來襲,影響全台各地,造成許多財物損傷,雖風災對於桃園市並無造成重大災害,但颱風所帶來的強降雨,導致山區川流湍急、河水濁度過高,影響復興區簡易自來水系統供水,桃園市水務局於颱風過後隨即啟用溪口備援水井支援簡易自來水系統,讓居民不用擔心無水可用。
全台水情吃緊,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分署指出,南部水情相較去年同期,不僅曾文水庫蓄水量多1億噸,高屏堰川流量也是去年的2倍,真到萬不得已時,減少農業灌溉也能讓民生用水撐到年底,南部水情「審慎樂觀」;玉山塔塔加地區則嚴重缺水,園區16座山屋水塔蓄水量普遍不足,水情已告急,玉管處籲遊客節約用水。
全台水情吃緊,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分署指出,南部水情與去年同期相較,不僅曾文水庫蓄水量多了1億噸,高屏堰的川流量也是去年的2倍,真到了萬不得已時,減少農業灌溉也能讓民生用水撐到年底,南部水情屬於「審慎樂觀」。
寶山、寶二水庫水情不佳,蓄水量分別跌至22%及32%,欣逢18日一早大雨,北水分署測得上坪溪集水區預估增加入流量30萬噸,至於兩座水庫因集水時間較長,後續蓄水量將回升。
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分署13日最新統計,嘉義仁義潭蓄水率僅剩19.8%,其餘曾文水庫、白河水庫、南化水庫、阿公店水庫、牡丹水庫有效蓄水率全都掉到3成多。南區水資源分署指出,目前南部主要水庫蓄水量還能支應100多天所需,接下來就是梅雨、颱風期,再加上「抗旱井」尚未動用,對未來水情持審慎樂觀態度。
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分署13日最新統計數據,嘉義仁義潭有效容量僅剩19.8%,其餘曾文水庫、白河水庫、南化水庫、阿公店水庫、牡丹水庫全有效蓄水量全都掉到3成多。南區水資源分署指出,目前蓄水還能支應南部地區100多天所需,接下來就是梅雨、颱風期,再加上「抗旱井」尚未動用,對未來水情持審慎樂觀態度。
每年入春供水吃緊,水庫管理單位總稱農用供灌結束就能緩解,近年每逢春耕蓄水減少,民間擔憂供水不穩,農民更怕缺水危機。桃園農田依賴石門水庫供灌,常被歸咎缺水主因,灌溉用水遭打折扣,不過農水署也叫屈,不給水難到要讓農田沙漠化?
桃園市政府落實抗旱應變措施,以確保民生、工商業用水穩定,市府經發局已成立「旱災緊急應變小組」,盤點轄內的水井及水塔,4月中旬將請游泳池、三溫暖及水療業者等自主節水5%以上。
桃園市政府積極落實抗旱應變措施,以確保民生、工商業用水穩定。桃園市經發局已成立「旱災緊急應變小組」,盤點轄內的水警及水塔,同時4月中旬將請游泳池、三溫暖等水療業者自主節水5%以上。
苗栗縣政府26日舉行縣務會議,由於桃竹苗及台中地區水情燈號為水情稍緊「綠燈」,明德水庫灌區近期可能實施輪灌,縣長鍾東錦指示水利處做好水資源回收中心及抗旱井整備作業,呼籲農民與鄉親「有水當思無水之苦」,務必配合節約用水及早做好抗旱準備。
桃園市水情吃緊,石門水庫9日蓄水率僅43.99%,桃園市政府2月成立「旱災災害緊急應變小組」提前因應,水務局規畫在新屋、平鎮、龜山、大溪設置抗旱備用水井,每日供水500噸,復興山區也有3處各可供水150噸水井,預計4月底前完工。
桃園市石門水庫蓄水率跌破6成,截至27日只剩54.3%,蓄水量111.4百萬噸,桃園市經發局配合北水局於上周五成立「旱災災害緊急應變小組」,提前整備抗旱應變工作,雖然目前水情仍為藍燈,但仍提醒民眾加強節約用水,及早預防旱災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