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掃雷艦的搜尋結果,共32筆
2026年高雄市長選舉,國民黨將由立委柯志恩出戰;民進黨則是立委賴瑞隆、邱議瑩、林岱樺、許智傑「四搶一」局面。媒體人吳子嘉表示,本來柯志恩一點機會都沒有,但現在柯志恩機會無窮,要恭喜她。
軍聞網站「Naval News」8日報導,印度國防部近日發表《2025技術展望能力路線圖》(TPCR),宣示未來15年建軍目標,其中海軍建軍計畫引起高度關注,並研擬籌獲大型航艦在內的新型水面艦隊與艦載戰機,加速戰力現代化,進而提升投射戰力與維繫區域和平。
美國海軍終於為濱海戰鬥艦(LCS)找到了一個用途。這些被戲稱為「小破船」(Little Crappy Ships)的軍艦,多年來一直是美國海軍最昂貴的笑柄。
英國皇家海軍「史特靈城堡號」(HMS Stirling Castle)掃雷母艦,21日舉行成軍服役儀式,未來將搭配無人掃雷艇與水下無人載具(UUV),執行掃雷與水下監測任務,大幅提升英軍全球部署與海上安全作業能量。
軍聞網站「Naval News」26日報導,荷蘭與比利時日前向烏克蘭移交掃雷艦,助基輔當局維護境內港口和關鍵航道安全與航行自由權利,展現北約挺烏決心。
英國皇家海軍新建26型巡防艦「格拉斯哥號」(HMS Glasgow)在上月22日由凱特王妃主持擲瓶命名儀式,期許該艦能發揚先進戰力,應對未來挑戰。針對如何解讀英國皇家海軍造艦計畫,軍事專家張競也分析內幕,說明要想兵強馬壯,手中掌握堅甲利兵,「歸根究底還是要有真金白銀支持,這是極度殘酷不變真理。」
中國在柬埔寨援建的雲壤海軍基地不久前正式啟用,中共軍艦也開始在此基地停留,許多陸媒為此歡呼中國取得向南海周邊地區軍事力量投射。而始料未及的是,在中共海軍獲得一處海外綜合保障基地引起熱議之際,日本海上自衛隊亦派遣2艘軍艦停靠雲壤基地,部份媒體質疑柬埔寨此舉是「牽制中國」,柬國首相洪瑪奈明確回應,中國援建不等於駐軍,雲壤基地向所有友好國家開放,允許他們短期停靠。
日本海上自衛隊掃雷母艦「豐後號」(MST-464)與淡路級掃雷艦「江田島號」(MSO-306)19至22日訪問柬埔寨雲壤海軍基地,成為該基地擴建後,首批停靠的外國船艦。由於該基地工程涉及中共資助,日方此舉也被視為制衡北京影響力的最新舉措。
在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對柬埔寨的訪問之後,2兩艘日本海上自衛隊軍艦於本周六首次停靠由中國資助升級的柬埔寨雲壤海軍基地,這是雲壤海軍基地擴建工程完成後,首次有柬埔寨與中國以外的軍艦在此港停靠,此舉被視為對美國擔憂的回應。
根據國安局今日送達立院的「國家情報工作暨國家安全局業務報告」中指出,共軍去年對臺實施「聯合利劍-2024A、B」等軍演,執行40次「聯合戰備警巡」,藉擴增夜間訓練頻次、納入掃雷艦及登陸艦等輔戰艦船,謀提升晝夜間制空、制海作戰及多方向登陸能力,以及共機全年侵入我防空識別區3070架次,較2023年1703架次增加近8成,加劇對我威脅。
日本海上自衛隊第4艘淡路級掃雷艦「能美號」(MSO-307)12日成軍服役,成為海自第4艘同型艦,規劃部署廣島縣吳基地,未來還有望整合最新無人載具,強化反水雷能量。
日本海上自衛隊掃海隊群日前表示,已完成最新一輪的反水雷訓練,透過在特定海域,與美國海軍操作各式水雷作戰操演,強化隊員戰技與美日作業互通性等,捍衛日本海上生命線的航道安全。
日本海岸警衛隊辦公室稱,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宇久島」號掃雷艦在星期日起火,雖全力撲滅但仍發生復燃,最終傾覆並沉沒。一名輪機士官未能離開,現列為失蹤。
日本海上自衛隊掃雷艦「宇久島號」(うくしま)今(10)日上午在福岡縣近海航行時起火,目前已知1人因吸入濃煙受傷,另外起火點引擎室傳出有1人受困。
根據烏克蘭軍事情報局(GUR)發布的消息,特工部隊滲透到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軍港,對停泊的掃雷艦亞歷山大·奧布霍夫號(Alexander Obukhov)發動破壞,使其陷入癱瘓。
據《環球時報》報導,美國「海軍新聞」網站4日注意到,在日本防務預算連創新高之際,防衛省將徹底改革延續了60多年的日本海上自衛隊現行編制,並放棄延續多年的「八八艦隊」編制。有分析認為,日本防衛省此舉名義上是將現有主力艦艇進行更有效整合,但在日本近年持續增加防務預算、突破和平憲法的背景下,其背後的意圖值得包括中國大陸等周邊國家警惕。
軍聞網站「Naval News」3日報導,澳洲海軍阿拉弗拉級近海巡邏艦(OPV)首艦「阿拉弗拉號」(P203),日前正式展開海試作業,顯示澳軍新一代海上戰力漸趨完備,待完工服役後,可望強化澳軍的海上安全能力。
在我「漢光40號」演習7月22至26日前一天,21日0842至2139時無人機共1架由我金門以南之台灣海峽中線南段經台灣西南至台灣防空識別區南南西邊緣轉東北經呂宋海峽到台灣防空識別區南南東轉北行,至花蓮以東區域擴大盤旋(日本防衛省圖示)持續北上至台灣東北處轉西北,從台灣海峽中線北段進入大陸。共軍無人機所經之空域,與日前媒體宣稱之共軍登陸艦船團行經花東海域相近,也對我演習前台灣東部軍事部署,進行戰場情蒐。
共軍東部戰區主導的「聯合利劍-2024」於5月24日結束後,照正常參演兵力應該歸建休整。但26日我國防部公布共軍重要動態,25日仍有共艦14艘次及海警船4艘次在台灣周邊海域活動,依據筆者多年觀察所得「船先行,機後到,軍演起」原則,我方仍持續嚴正以待。
520正副總統就職日將至,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17日指出,中共對台軍事施壓動作明顯增加,還出現「軍機刻意朝台灣陸地接近」、「台灣周邊常態性部署軍艦數量增加」與「機艦聯合戰備警巡常態化、實戰化」等3種新態樣,研判是北京試圖在不違背與華府間默契的情況下,向將上任的賴清德政府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