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操作績效的搜尋結果,共98筆
退撫基金管理局今(3)日公布退撫基金前九個月操作績效,9月單月大賺333.61億元,寫下歷史單月第三高,累計前九個月獲利衝高至788.73億元,收益率為7.8%。以10月台股再拉長紅棒來看,10月獲利將再衝高。
★操盤心得★ 上周操作績效良好,重點持股榮科表現搶眼,全周連續強攻三根漲停,單周漲幅高達32%,成為市場焦點。此波操作關鍵在於提前辨識大戶買進訊號,盤勢證明,只要跟對強勢族群、掌控量價節奏,就能在多頭行情中放大利潤。
「三明治世代」承擔家庭照顧與經濟責任,步入中年之際,所面臨的挑戰更加艱鉅,雖然收入較為豐厚,但健康和體力卻下滑,扶養上下兩代的重擔更是有增無減。如何兼顧個人保障與資產增值,以完善家庭財務規畫,更是刻不容緩的課題之一。元大人壽建議,兼顧保障與投資雙重功能的投資型保單,可做為民眾投資配置不可或缺的一環。
華南金今日發布聲明,114年9月23日華南金控代華南永昌投信公告累積虧損逾實收資本額二分之一乙事,係財務結構改善計畫之一環,不影響華南永昌投信持續營運。
華南金(2880)23日公告旗下華南永昌投信截至8月31日,累積虧損已逾實收資本額二分之一,國內投信首見。華南投信今(24)日發布聲明指出,這是財務結構改善計畫的一環,不影響華南永昌投信持續營運。
股市行情熱絡,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8月底,37家基金公司規模加總達到10.28兆元,月增幅1.8%,其中8家基金公司規模創新高,統一投信靠主動式台股ETF挹注月增幅5.34%居首,安聯投信則因台股基金績效優異帶動規模成長5.03%居次,野村、群益、第一金等投信規模也同步創新高。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最新獲利概況,受投資收益減少及新台幣匯率強升影響,2025年7月稅前淨利4866.17億元,年減2827.82億元或36.75%。其中,僅銀行業受惠利息及手續費淨收益增加而逆勢成長,以3699.4億元改寫同期新高。
台股8月創新高,將推升政府基金操作績效,勞工不用擔心退休金縮水。勞動基金運用局副局長劉麗茹1日指出,8月收益超過今年6月史上第三高機會高,不排除挑戰2,422億元史上新高;至於台股9月首日交易出現大跌,她認為「短暫休息是準備調整部位的機會。」
富邦金控旗下富邦期貨近來積極布局新人事,據了解,有「期權王子」之稱的知名分析師張林忠在22日正式加入富邦期貨行列,擔任期貨顧問部副總經理,這也是富邦期貨8月以來挖角前元富期貨資深協理陳順揚擔任DS與自營業管部門的副總後,本月第二起高層人事異動案。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喊價降息2碼,帶動市場對9月降息樂觀預期,不過經濟數據不給力,7月核心消費者與生產者物價指數年增幅分別彈升至3.1%與3.7%,關稅效應尚未完全顯現下,消費者對未來一年通膨預期攀揚至近5%,通膨黏著加上關稅干擾使得降息前景撲朔迷離,拖累美國公債與投資等級債近一年來僅漲約2%與4%,大幅落後於非投資等級債8.65%的表現。
臺銀人壽15日公告,董事會14日決議私募發行普通股辦理現金增資,金額不超過100億元。此次為臺銀人壽今年以來第二度辦理現增,前一次現增金額為40億元,臺銀人壽預估,這次增資完成後,資本適足率(RBC)將可提升約55個百分點;據保險業公開資訊觀測站揭露,臺銀人壽去年底資本適足率為355.56%。
全球股市、債市及另類資產6月齊漲,政府基金操作績效現生機。勞動、退撫及國保等三大政府基金6月各獲利回沖2,083.2億元、170.79億元及172億元,合計共獲利近2,426億元,累計上半年虧損縮減至1,225.5億元,以7月全球金融市場表現來看,7月獲利上看千億元以上,累計前七月可望出現轉盈。
投資型保單兼顧保障與投資的雙重功能,是許多民眾投資配置的一環。根據壽險公會統計,今年上半年投資型保單初年度保費收入約新台幣2,027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55%。民眾如何選擇市場上琳琅滿目的投資型保單,元大人壽表示,投資型保單連結標的包括由投信公司代操的「投資帳戶」和客戶自行選擇的「共同基金」,主訴求之一是投資績效,因此專業的投資團隊與優質精選的基金,應為客戶首要的評估項目。
退撫基金管理局今(1)日公布5月退撫基金經評價結果,5月債券投資出現高達91.18億元虧損,股票委外代操也賠掉22.32億元,即自行經營股票獲利81.85億元也補不過來,致5月獲利持續出現31.65億元虧損,整體退撫基金前五月評價損失擴大至453.19億元、收益率負4.52%。
新台幣5月強勢升值,使金融三業前五月獲利較去年同期腰斬。金管會統計,銀行、保險、證券期貨投信業前五月稅前盈餘僅2,327.75億元,年減達2,511.49億元或51.9%,其中銀行業仍持穩,證券期貨投信業年減3成,但月增幅仍維穩,僅保險業是唯一虧損的「慘業」。
台灣正著手成立主權基金,兆豐金董事長董瑞斌表示,主權基金重要的是看未來,台灣有護國神山,但誰能保證這座神山能否再走50年。基金重要是看未來,50年後國家要如何發展,而不是計較外匯存底報酬率跟操作績效。
台新金(2887)5月自結稅後純益5.6億元,年減達六成,累積前5月稅後純益65.6億元,年減約19.1%;累計每股稅後純益為0.44元。台新人壽因匯損衝擊5月稅後虧損8.9億元是影響金控獲利的關鍵。
股市走勢震盪,今年前四個月金融三業獲利大衰退近三成,根據金管會統計,銀行、保險、證券期貨投信業前四月稅前盈餘合計2,815.85億元,年減1,183億元或29.6%,在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後,4月初引發金融市場劇烈波動,金融業整體獲利呈現銀行穩、保險衰、證券震盪的分歧局面。
台中銀(2812)累計今年前四月稅後純益27.96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51元。台中銀今年來利息及手續費淨收益持續成長,雖受股市下跌影響,投資收益減少,但台中銀日前法說會指出,影響最劇時期已過,未來會聚焦擴大利差、提升財務操作績效等方向。
臺灣金控23日公告,為因應子公司臺銀人壽接軌監理新制後穩健經營的資本需求,董事會22日通過擬陳報財政部,預計於2026年度預算納編現金增資臺銀人壽新台幣150億元,為歷年最大規模。臺銀人壽前身是中央信託局旗下的人壽保險處,成立初期承接不少高利率保單,隨著利率環境改變,面臨超額利差損,導致陷入虧損,但近年經營績效已逐漸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