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擴充產能的搜尋結果,共510筆
台股再度反攻28,000點,PCB指標雙箭頭化身多頭先鋒部隊,大和資本證券指出,金像電(2368)搭上ASIC AI伺服器PCB需求浪潮,泰國廠擴張進度將是短線股價催化劑,將推測合理股價升至565元;欣興(3037)股價11日亦站回所有均線,里昂證券、統一投顧分別將股價預期調高到200元與230元。大和資本先前在對緯穎與智邦報告中已指出,亞馬遜Trainium晶片2026年需求將維持強勁,但在第四季至明年第一季期間可能出現短暫「需求空窗期」。
循環經濟中擁有技術與產品領先地位的瑋傑科技,讓廢塑膠去處的所有過程更加環保、潔淨,該公司路竹廠帶來的規模貢獻也在全國分廠的藍圖中展望開拓,同時號召更多鍾情於讓環境更好的新投資人與人才加入瑋傑,透過新產能將帶動產量與營收的提升,以期創造規模經濟並撼動台灣環境更大的改善。
台股今(11)日維持高檔震盪格局,玻陶類股由龍頭股台玻(1802)領軍狂飆8%,股價一度逼近漲停,成交量放大逾15萬張,多頭人氣開始匯聚,中釉(1809)跟進上揚,漲幅逼近3%,其餘個股紛紛上漲,玻陶指數大漲7.77%,一舉登上類股漲幅王寶座!
受惠燃料電池及散熱產品客戶需求強勁,高力前三季營收42.88億元、年增42.6%,每股純益5.62元,優於去年同期的5.56元,再創同期新高。高力自結10月營收6.73億元、年增94.5%,連續二個月突破6億元大關,再攀歷史單月新高。
紡織製鞋族群沉寂許久,總算盼到曙光將臨。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聚陽(1477)結構性優勢被市場小看,升評「優於大盤」、推測合理股價345元;元富、統一、金控旗下投顧等則同步看好鈺齊-KY(9802)後市,全給予正向投資評等。
Ray-Ban Meta熱銷帶動AI眼鏡升溫,全球科技巨頭爭相投入賽道,台廠可望憑晶片、光學與材料等零組件優勢,有望搶占新世代智慧穿戴先機。
台玻(1802)董事會通過台玻TD紗場新建計劃,外資及中長期買盤預期產能提升而湧入,6日股價放量突破30元短線整數關卡,收盤30.2元,已站穩所有短均線之上。短期的周線、月線及季線趨勢也都開始往上。9日KD值趨線持續高檔交叉走高。6日量能已放大比前一個交易日多1倍以上。各短線技術指標排列有利多頭。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303)公布2025年10月自結合併營收212.94億元,較9月199.27億元成長6.86%、較去年同期213.71億元微減0.36%,創近1年高。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1970.38億元,較去年同期1932.87億元成長1.94%,續創同期次高。
CCL三雄台光電(2383)、聯茂(6213)、台燿(6274)10月營收穩健。受惠AI伺服器、高速交換器與雲端資料中心需求持續強勁,三家公司營運動能均維持上行格局。
台股在10月最後一個交易日高檔震盪,指數終場翻黑,投資專家建議,短線拉回可留意中長線產業展望正向,搭上AI成長需求的個股,如台達電(2308)、光寶科(2301)等,業績動能向上。
主計總處最新經濟數據優於上半年預期,台灣經濟研究院調查製造業看景氣前景,9月以來也已從衰退的BLUE(藍色)情緒,轉為較好的亮麗黃藍。
台股大盤站穩2萬8千點,漂亮畫出往上爬升的趨勢線,確實是有「基」成長的支撐!製造業看景氣前景,已從衰退的藍色情緒,轉為較好的亮麗黃藍。
鴻勁精密(7769)於日前舉行的上市前業績發表會,吸引爆滿的法人及投資大眾關注,該公司上半年營收成長135%,EPS達31.2元。受惠於全球AI/HPC浪潮,高階測試分類機業務需求爆量,未來超過兩季的訂單明確,產能持續滿載。公司正啟動第四廠擴建計畫,預計2027年底啟用,屆時總產能將提升約40%,季出機量可達750台,以支撐AI/HPC市場快速擴張需求,法人看好該公司研發技術及AI需求成長浪潮,鴻勁精密將持續展現亮眼的營收成長及獲利爆發力。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303)法說釋出穩健展望,美系外資出具更新報告,認為聯電第四季展望符合預期,短期營運穩定但缺乏顯著成長催化,特別在AI帶動的半導體景氣中參與度有限,不過,穩健的股息政策仍使股價具一定防禦性,維持「中立」評等、目標價48元。
聯亞(3081)法說會後,美系外資出具最新報告指出,聯亞持續推進3吋磊晶製程升級,並將業務範圍延伸至晶片製程(chip processing)領域,展現公司在光通訊與矽光子領域的長線布局決心。不過,外資也提醒,相關轉型投資短期將推高營運成本,加上矽光子業務量產時程延後、毛利率回升仍具不確定性,故維持「中立」評等,但將目標價自306元上調至392元。聯亞今(30)日股價受市場觀望情緒影響,開低後迅速殺至跌停鎖住,報在433.5元。
中光電(5371)展望後續營運,節能產品2026年首季亦可能面臨庫存與產能調節壓力,影像產品隨著新產品的導入與應用擴展,期望2026年整體市場需求將逐步回溫,帶動營運動能持續成長。針對無人機,預計明年將擴充產能,而智能機器人上,中光電未來重心仍在國內標案。
尖點(8021)自結2025年9月稅後盈餘為3869萬1000元,單月每股盈餘為0.27元,累計8月及9月每股盈餘為0.52元,鑽針市場供不應求,尖點除已於10月1日調漲部分產品價格,亦積極擴充產能,預計2026年1月鑽針月產能可望提升至3500萬支,鍍膜將達1800萬支。
臻鼎-KY(4958)於TPCA Show 2025以AI為主軸,展出一系列高階PCB與高階IC載板技術,臻鼎-KY董事長沈慶芳指出,為因應AI應用帶動高階PCB與高階載板的需求激增,臻鼎-KY持續加碼投資擴充產能,並同步推進ABF載板、HDI+HLC、SLP等高階產品線研發,透過「One ZDT」策略跨域整合,串聯上下游夥伴,建立早期開發協同機制,鞏固在AI與先進封裝浪潮中的關鍵地位。
總統賴清德昨(21)日下午接見美國田納西州州長李比爾(Bill Lee)訪問團時表示,台灣將田納西州視為全球布局重要據點,雙方簽署「經貿合作瞭解備忘錄」,我國科技產業亦已在該州設立AI伺服器製造廠,持續擴充產能。同他賴也歡迎田納西州宣布將在台灣設立辦事處,希望未來在各領域擴大合作機會,帶動產業升級,進一步鞏固台美夥伴關係。
今國光(6209)今年業績表現強勁,累計前九月營收24.3億元,年增39.13%。董事長陳慶棋表示,今年主要營運成長動能來自紅外線鏡頭、車載鏡頭以及物聯網(IoT)鏡頭;展望第四季,預期紅外線鏡頭、車載鏡頭及IoT鏡頭仍會是主要成長動能,照目前訂單估算,若無意外變化,10月業績應可優於9月,而第四季營運應會比第三季好。從產品占營收比來看,目前最高為紅外熱成像鏡頭,為53.13%,單眼相機鏡片16.42%,車載鏡頭13.65%,IoT鏡頭9.4%,工業用鏡頭2.77%,其他部分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