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政治檔案條例的搜尋結果,共23筆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處分命國民黨移歸政治檔案共33筆,國民黨除了「台灣謝雪紅處分案」與「帽簷自述」外,31筆檔案業2019年移歸交接給檔案局,國民黨隨後也提行政訴訟,並請求促轉會給付3100萬元補償金部分,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更一審認定,促轉會依法處分,但「台灣謝雪紅處分案」「帽簷自述」檔案無法確定是否存在,判決撤銷此部分的處分,國民黨其他訴訟請求被駁回。可上訴。
《政治檔案條例》修法於去年228施行後,國安局配合持續推動國家轉型正義工作,從去年11月起,針對民國81年以前所有檔案(包含戒嚴時期全部資料)進行清查,全部作業已在今年5月完成,總計檢審2萬3,757卷,共56萬6,415件檔案。同時也同步移除營區內所有威權象徵銅像。
《政治檔案條例》修法於去年228施行,以促進檔案開放為修法重點,政府宣稱機密檔案解密比率達99.97%。但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妻子陳嘉君受訪表示,自2003年起就向檔案局申請施明德有關檔案,調閱50次以上,迄今尚未取得完整檔案,她批舉報人、告密者、執法者等關鍵文字全被遮住,等於沒有解密,非常荒謬。
7月15日是「解嚴紀念日」,賴清德總統昨視察檔案局時卻意有所指表示,他不希望任何人在民主社會「用民主反民主」,引來藍白齊轟。國民黨立委牛煦庭痛批,賴心中的民主,就是「民進黨作主」;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則狠酸「這是在說民進黨立委的行為嗎?」
7月15日是「解嚴紀念日」,賴總統選擇這天去視察國家檔案局,宣示政治檔案「不可以藉故把重要的資訊遮蔽」等三方向。不過外界更關切的卻是,原本在中正紀念堂「蔣介石大廳」的國軍儀隊改到民主大道展示,政府毫無意義的小動作,看不到正義,卻撕裂了族群。
7月15日為台灣解嚴37周年,賴清德總統與行政院長卓榮泰等人一同前往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參訪政治檔案開放應用情形,賴清德引述監察院長陳菊的話,「在那段黑暗的日子,她也沒有把握會看到亮光,她也沒有把握她會走過黑暗。」他並對檔案管理局給予3點勉勵,包括同仁態度上要化被動為主動;除牽涉國安、法律、人權等部分,否則應以公開為原則;還有,各單位送來的檔案也不可以藉故把重要的資訊遮蔽。
賴清德總統今天(15日)視察檔案局有關政治檔案開放應用情形,過去檔案局曾被批評大量遮蓋檔案資料,賴清德當場宣示三大方向,要求除牽涉到國安、法律、當事人人權的資料之外,都應該以公開為主,也不可以藉故把重要的資訊遮蔽,「有公開之名沒有公開之實,就沒有辦法落實政治檔案條例的精神」。
台灣民主基金會今舉行「國際猶太大屠殺紀念日」活動。蔡英文總統強調,世界必須持續對抗反猶太主義及專制政權侵略,確保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平等與和平。在現今面臨恐怖主義與專制政權威脅日益茁壯的時刻,國際社會合作顯得更為重要,才能留下一個更好的未來給下一代,也應提醒自己時刻保持警惕不讓歷史的悲劇重蹈覆徹。
台灣政治史上重大刑事案件「林宅血案」,相關資訊過往被國家列為機密檔案,但政院去年通過轉型正義的「國家機密保護法」與「政治檔案條例」修正案後,不再永久保密。監察院指出,目前已函請法務部研議組成專案小組重啟調查,過濾新解密開放的政治檔案,重新檢視相關物證,運用模擬畫像,期盼發掘關鍵線索。
目前立法院三黨不過半,國民黨籍立委羅智強認為,蔡英文升等論文必須解密,過去民進黨在立法院佔人數優勢,教育部自恃可受護航,不甩在野質疑,但現在教育部別想再蒙混過關!羅智強更質疑,保密30年是由教育部自訂,並無法律依據。
228事件77周年,政治檔案條例新制上路,原以國安或對外關係限制應用的解密政治檔案即起開放,被列為永久保密的4500餘件政治檔案也擬在今年解禁半數,未來線民、證人身分將全都露。過去黨外和綠營人士都想揪出「抓耙仔」,前副總統呂秀蓮就曾呼籲揪出民進黨內握有實權的特務蟑螂,政治檔案揭密後恐將引爆黨內的不定時炸彈,甚至成為派系鬥爭的茶壺風暴。
228事件77周年這天,《政治檔案條例》新制即起上路,原先被列為永久保密的4500餘件政治檔案,約半數有望在今年解禁,但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批評,民進黨執政多年,轉型正義成績卻不理想,即便刪除國家機密「永久保密」規定,但只要國安體系有疑慮,即可不斷延長保密期限,盼執政者加速解決歷史問題。
政治檔案全面解密!《政治檔案條例》修正新制28日起施行,最大變革是國家機密檔案不再「永久保密」,除有特殊情形,屬於國家機密的政治檔案最長40年也須解密,並新增主動通知檔案當事人作業,而政治檔案中所載公務員、證人、檢舉人及消息來源之姓名、化名、代號及職稱,不能再以《國家情報工作法》為由不公布,非檔案當事人或政府機關申請調閱檔案,檔案局在分離處理涉及高度個人隱私部分後,才能提供。
政治檔案解密一直是社會關注焦點,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曾痛批,即便當事人有意申閱,卻只能獲得經塗銷的文件,如今《政治檔案條例》新制於228上路,未來政治檔案不再永久保密,改為定期檢討保密的必要性。前台南縣長蘇煥智認為,檢討政治檔案是否公開,應讓公正單位加入審查,非限縮在官僚體系,若確定延長保密也該敘明理由。
228事件中樞紀念儀式首度在嘉義縣府前廣場舉行,蔡英文總統表示,228事件是台灣歷史的傷痕,要了解真相才能真正和解,家屬的訴求正由行政院積極處理中。總統當選人賴清德28日返回本命區台南參加228紀念活動說,為讓「日頭繼續穿透這片烏雲」,520就職後將推動3項工程,以撫平228造成的傷痛。
228事件77周年,轉型正義推動再造里程碑,政治檔案條例新制修正228正式施行,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228事件至今已77年了,可信資料調查死亡人數1.8萬到2萬,當時全台人口是600萬,當時的台籍一代菁英被捕殺殆盡,慘絕人寰,家破人亡。影響一家三代的人間浩劫,有數不盡的悲慘故事。
今天是228事件77周年,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臉書發文批評,民進黨蔡政府執政8年,加上扁政府的8年,轉型正義成績不理想,剛病逝的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在民進黨執政多年後,還要力呼「要看完整不遮掩的國家檔案」,說明民進黨政府的轉型正義有令人不解的地方,台灣唯有誠實面對、盡速解決,才有真正的人權,呼籲誠實面對威權過往,邁向真正民主自由。
二二八事件中樞紀念儀式28日首度在嘉義縣政府前廣場舉行,蔡英文總統頒發回復名譽證書給受難者家屬,家屬代表訴求蔡英文致詞表示,二二八事件是台灣歷史的傷痕,要了解真相才能縫合傷口、真正的和解,讓歷史不再是台灣分裂的原因,台灣人民更能共同守護民主,一起往前走。
今年是228事件77周年,鄭南榕基金會與蔡瑞月舞蹈研究社等一眾團體延續台灣民主前輩的理念,於今年提出「誠實的歷史,健康的國家」訴求,批評過去8年民進黨完全執政,轉型正義卻不如預期,因此呼籲新國會應「落實轉型正義」、「轉型正義法案修法應穩健進展」、「政治檔案應實質公開」等3大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