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政治角力的搜尋結果,共295筆
如果說,過去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六度代表台灣參加APEC領袖會議,成功打開半導體外交這條路,這次行政院政委兼國科會主委吳誠文進入APEC代表團,對美洽談「台灣模式」,成功獲取資源協助上認同,並傳達「協助台灣就等於是協助美國」的概念,「科技外交」上再度立功。
果然只有川普才能超越川普!隨著美國參議院4日以54票對44票,仍未能跨過60票的同意票門檻,這已是第14次否決延長撥款法案。美國政府在5日邁入停擺第36天,打破了川普第一任政府關門35天的紀錄,成為該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政府停擺!
2025年10月30日至11月15日,台灣當代藝術正式進軍全球藝術舞台的最高殿堂。由英國愛丁堡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楊佳玲策展、陳建今協同策展的《抒情.暴:倫敦當代台灣藝術展》(A Blast of Lyricism: Contemporary Taiwanese Art in London),在倫敦梅費爾(Mayfair)核心地帶的Frieze展覽空間──No. 9 Cork Street盛大開展。這場展覽不僅是台灣藝術首次登上全球最昂貴、最具話語權的畫廊戰區,更象徵台灣文化能量的集體亮相。
台肥公司31日發出訊息指出,原任董事長、農業部代表人李孫榮改派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前北農總經理吳音寧,引發各界關切,直指可能會接任台肥董座、再陷酬庸疑雲,更有政治角力等傳聞,農業部稱,吳音寧過往政績皆對北農、台灣農業有相當深遠的影響,經歷顯示具有公司治理經驗,以及務實積極的處事效能,農業部指派吳音寧女士擔任台肥董事,相信必能為台肥公司帶來新氣象。
歐洲原本寄望靠歐洲設計加高階製造,結合中國的封裝和測試,能維持歐洲維持原有的製造基礎。但當中國力拚車用晶片自製,加上美國在科技上對中國極限施壓。歐洲公司的選邊時刻已經到來。
近期聞泰科技與其荷蘭子公司安世半導體之間發生重大爭議,此爭議已成為跨越中國、荷蘭、美國3國的科技與地緣政治博弈,從公司內部的治理與股權爭議迅速升級為影響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重大事件。
美國總統川普上個星期透露將再晤俄羅斯總統普丁,地點選在主政者既親俄也對川普友善的東歐國家匈牙利。俄、匈並未接壤,普丁此行搭機須途經東歐其他國家領空。路透社報導,俄烏開戰以來堅定支持烏克蘭的波蘭21日警告普丁專機切莫穿越波蘭領空,否則波蘭恐被迫執行國際逮捕令。除了國際政治角力,航線似乎成了這場巨頭峰會檯面上的一樁難題。
美國總統川普13日為了加薩和平峰會專程快閃埃及1天,與其他支持加薩停火的國家領導人共聚一堂。川普與各國元首寒暄,他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出現久違的「握手殺」還變換姿勢,甚至拉扯手臂,握手時間長達27秒,實在稱不上自然,「政治角力」真實上演。這給川普與馬克宏的「握手恩仇錄」再添一筆,有網友妙評這年頭從事外交得比照摔角大會,還有唇語專家判讀兩人對話內容。
北士科T17、T18基地成為AI龍頭輝達海外企業總部首選,因總面積達3.89公頃,地段完整、交通便利,是台北市繼內科和南港後的第三科技園區,但地上權屬新光人壽,新壽又已與台新人壽合併,契約主體變更。而北市府與新壽對解約金與履約爭議僵持不下,形成政治、法律與商業三重卡關,拖延輝達落腳時程。守住輝達首選地,是台北市長蔣萬安責無旁貸的責任。
蘋果最新一代手機iPhone 17上市,市場反應呈現兩極化,AI騙局、換湯不換藥的批評聲不絕於耳,但也有不少消費者讚揚新機硬體升級的誠意。財經專家阮慕驊在《下班經濟學》節目中分析指出,蘋果市值已從全球第一跌至第三,其背後隱藏三大致命挑戰。
日本「自公」兩黨聯盟10日宣告瓦解!公明黨與自民黨針對政治獻金問題未能化解分歧,前者因而宣布將退出聯合執政,導致持續26年的自公合作體制畫下句點。這也使得新當選自民黨總裁的高市早苗,能否在即將登場的國會首相指名選舉中勝出,面臨巨大難關。
民進黨執政動輒高喊國家隊,包括口罩國家隊與疫苗國家隊等。輝達來台設立海外總部選址之事一拖再拖,此刻最需要賴政府祭出「國家隊」的魄力與效率,全力協助台北市政府把這項極具戰略意義的AI旗艦投資案留在台灣。這是一場國安層級的產業戰,中央與地方應跳脫政治角力,若讓印度、新加坡等國搶走輝達海外總部,全民都將是輸家!
民進黨執政動輒高喊國家隊,包括口罩國家隊與疫苗國家隊等。輝達來台設立海外總部選址之事一拖再拖,此刻最需要賴政府祭出「國家隊」的魄力與效率,全力協助台北市政府把這項極具戰略意義的AI旗艦投資案留在台灣。這是一場國安層級的產業戰,中央與地方應跳脫政治角力,若讓印度、新加坡等國搶走輝達海外總部,全民都將是輸家!
輝達(NVIDIA)亞太總部進駐北士科因地上權爭議卡關。經濟部今(8日)證實,7日收到輝達委託代表信函,請經濟部盤點其他符合需求土地。前台北市長柯文哲7日作證京華城案,當庭砲轟檢方查案無能,最大功勞是把輝達搞走,搞他搞到最後台北市公務員都不敢做事,輝達就跑了。
9月7日日本前首相石破茂,在黨內青壯世代議員發動提早總裁選舉簽名立案壓力下宣布辭職,自民黨開始進行新總裁選舉。歷經近月競選活動,10月4日透過兩輪投票後,高市早苗在五人競選中脫穎勝出,上任自民黨新總裁。由於自民黨是參議院及眾議院的第一大黨,在獲致公明黨支持組成聯合政府,以及其他在野黨整合不易下,高市早苗將在10月中旬舉行國會首相指名選舉中,被指名為新首相。這位戰後以來日本首位女首相,會帶來那些新的經濟政策、對台灣有何影響,值得進一步觀察。
美國能源部(DOE)2日宣布,取消321 項涉及全美 223 個專案資金,並稱能夠為納稅人節省75.6 億美元的。此舉引發民主黨人士強烈反彈,批評此舉不僅違法,更將推高能源費用,直接衝擊民生。
英國與美國軍艦9月12日共同穿越台灣海峽,過程中驚險情況曝光。英國媒體9月30日引述消息指出,當時中國大陸解放軍戰機疑似對英國皇家海軍「里奇蒙號」護衞艦進行模擬導彈攻擊,擬以軍事動作施壓。對此,前立委蔡正元1日指出,英國派艦來台海本就帶有挑釁意味,「你來幹嘛?這不是叫陣是什麼?不安好心」。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於9月23日發生水患,至今已有超過10人罹難。這場悲劇除了凸顯堰塞湖評估與預防的不足之外,更讓國人看到幾個月前罷免活動所延伸的政黨對立,甚至蔓延至救災現場,令人不勝唏噓。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於9月23日發生水患,至今已有超過10人罹難。這場悲劇除了凸顯堰塞湖評估與預防的不足之外,更讓國人看到幾個月前罷免活動所延伸的政黨對立,甚至蔓延至救災現場,令人不勝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