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敏感性數據的搜尋結果,共17筆
大陸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12日消息,辦公室的路由器依然閃爍,客廳裡錄影鏡頭仍在轉動,這些陪伴生活多年的設備,或許早已過了廠商「保質期」,處於無人維護狀態。安全生命周期和設備生命周期脫節,使得原設備中尚未修復的漏洞暴露,猶如無售後服務的網路「靶場」,風險隱患潛滋暗長。
大陸央視新聞國防軍事頻道《礪劍》節目22日播出《台灣「資通電軍」,一支由台獨勢力豢養的臭名昭著的網軍》節目,指台灣「資通電軍」近年來偽裝成多個駭客組織,通過漏洞掃描、密碼爆破、釣魚郵件攻擊等初級網攻手法,試圖竊取大陸地區的敏感性數據和重要情報資訊,性質極其惡劣。
大陸央視新聞國防軍事頻道《礪劍》22日稱大陸國家安全機關已查獲我國資通電軍在用的數十個網攻平台,強調將依據有關規定,對台獨分裂勢力採取一切必要的懲治措施,依法終身追責;資通電軍指揮部於今(22)日表示,此種老調重彈之無端指控,絕非事實;反而凸顯中共引用內國法規,系統性操作輿論,型塑長臂管轄、打擊我軍士氣之企圖。
大陸央視新聞國防軍事頻道《礪劍》欄目22日 播出《台灣「資通電軍」,一支由台獨勢力豢養的臭名昭著的網軍》節目,指近年來偽裝成多個駭客組織,通過漏洞掃描、密碼爆破、釣魚郵件攻擊等初級網攻手法,試圖竊取大陸地區的敏感性數據和重要情報資訊,性質極其惡劣。
美國商務部近期核發許可證,輝達(NVIDIA)可恢復向大陸出口H20晶片,但隨後激起陸方質疑輝達晶片「後門」資安風險。大陸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10日再發表評論文章,批評H20對大陸算不上一款安全的晶片,也算不上環保、先進的晶片,認為當晶片不環保,也不先進,更不安全時,作為消費者當然可以選擇不買。
中國大陸網路空間安全協會1日發布消息表示,美國情報機構頻繁對中國大陸國防軍工領域實施網路攻擊竊密。
大陸「國家安全部」微信公號4日報導,近年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對大陸實施網路攻擊竊密愈演愈烈,各種手段層出不窮,對大陸國家安全構成威脅,需引起警惕。
大陸國家電腦病毒應急處理中心網站25日消息, 近日,大陸國家電腦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和電腦病毒防治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依託國家電腦病毒協同分析平台,在大陸境內連續捕獲一系列針對大陸網路使用者,特別是財務和稅務工作人員使用者的木馬病毒。
大陸微信公眾號「國家安全部」24日發文指出,當前,智慧終端機已經深深融入生活、學習、工作各個場景,在帶來驚喜和便利同時,也暴露出一系列風險隱患,如不注意防範,甚至可能危害國家安全。
澎湃新聞報導,中華遺囑庫21日發布2024年度《中華遺囑庫白皮書》在北京發布。數據顯示,未婚、不婚、再婚、離異者遺囑登記呈現顯著差異。統計截至2024年底,前述者登記總量超3.6萬分,映射出社會結構變遷下財產規畫新趨勢。
中國大陸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26日發布文章,近年來,大陸雲存儲(雲端儲存)功能廣泛普及,其以便捷性和大容量深受大眾青睞。文文件、照片、視訊、通訊錄紛紛「移居」雲端。然而,雲存儲帶來便利的同時,如不當使用或遭受攻擊,也可能存在一定失洩密隱患,需要引起重視。
大陸官方微信公眾號「國家安全部」4日消息,近年來,大陸國家安全機關工作發現,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利用「眾包模式」對陸開展竊密活動,手法尤為隱蔽,需引起警惕。
大陸官方微信公眾號「國家安全部」9日發文指出,海洋浮標,是一種海洋觀測設備,主要用於觀測海洋水文、水質和氣象數據,可為海洋科學研究、海上油氣資源開發、國防建設提供有力支持。海洋浮標形態多樣,成本較低,機動性強,可由空中、水面和水下投放部署。海洋浮標可以幫助人類探索海洋、感知海洋、融入海洋,但一些境外敵對勢力利用其充當深海大洋中的「暗哨」和「密探」,妄圖竊取大陸海洋敏感性數據。
大陸「國家安全部」微信公號9日消息,大陸海洋面積遼闊,海岸線漫長,不僅擁有豐富海洋資源,更是重要戰略屏障,事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一個時期以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採取各種手段加強對大陸海域的偵察監控,開展了一系列情報搜集和技術竊密活動。大陸國安機關推出《創新引領·國安礪劍》「十大公民舉報案例」專題展播中,就公布了一起漁民老楊捕獲海上竊密裝置的典型案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月29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美國總統拜登28日簽署行政命令,限制向中國、俄羅斯和另外四個國家出售美國敏感性數據,相關數據包括生物識別資訊、健康記錄以及財務和地理位置等資訊。這是美國首次採取此類措施,該行政命令也被視為華盛頓和北京之間「數位」冷戰的最新升級。對此,毛寧表示,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誣稱中方購買美國公民的敏感性數據,從事惡意活動,禁止數據流程向包括中國在內的所謂「受關注國家」是明顯針對特定國家的歧視性做法,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大陸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16日發布文章〈「網路間諜」是如何有機可乘的?〉揭露境外「網路間諜」入侵大陸軍民融合平台系統。網路安全形勢日趨嚴峻。指出近來境外「網路間諜」利用重要單位安全防範不到位等各種機會,持續攻擊大陸境內重點要害單位、部門、企業資訊化系統,建立隱蔽傳輸通道,持續竊取中國重要敏感性數據,危害數據安全、網路安全,進而威脅大陸軍事安全和科技安全。
大陸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16日發布文章〈「網路間諜」是如何有機可乘的?〉指出,當前網路空間已經成為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對中國大陸開展間諜活動的重要陣地,網路安全形勢日趨嚴峻。國安機關工作發現,近年來,境外「網路間諜」利用大陸重要單位安全防範不到位、工作疏忽、貪圖便利等機會,持續通過各種方式,攻擊大陸境內重點要害單位、部門、企業的資訊化系統,並建立隱蔽傳輸通道,持續竊取陸重要敏感性數據,危害中國數據安全、網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