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教育研究的搜尋結果,共235

  • 陸官、高師大策略聯盟  強化教學與科研能量

    陸官、高師大策略聯盟 強化教學與科研能量

     為促進學術與文化交流、推動科技創新研發,陸軍官校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昨日簽署策略聯盟協議第2期續約,雙方將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及智慧校園建設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打造學研與軍事教育交流的新典範。

  • 合校新篇章 清大竹師教育學院大樓啟用

    合校新篇章 清大竹師教育學院大樓啟用

     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大樓21日正式啟用,地上8層、地下2層的新大樓,總面積約8000坪,以「院核心」為設計理念,空間匯聚教學、行政與公共場域,7系、3所與1個學士班、近2000名師生自南大校區遷入光復校區,結束合校9年來分散兩地的教學與辦公。

  • 「永悅天漾 」上樑大典  順利圓滿

    「永悅天漾 」上樑大典 順利圓滿

    世界級建築大師「貝聿銘」曾說「建築最美的建築,應該是建築在時間之上的,時間會給出一切答案。」三重仁義重劃區最新盛事,永悅建設具體實現「永傳之寶,悅家榮耀 」精工精神,不負住戶們的信任與期待,日前盛大舉辦「永悅天漾上樑典禮」各界共襄盛舉佳評如潮。品牌創辦人陳水永表示,「上梁有如人之加冠」象徵建築結構體圓滿完成根基永固,工程專業技術團隊,繼續競競業業地打造住戶們的理想家園,居住平安、豐盛富足。

  • 就業難 陸國考打破35歲門檻

    就業難 陸國考打破35歲門檻

     大陸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6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報名15日正式開啟,今年共計畫招錄3.81萬人,較上年度減少0.16萬人。但在近年「就業難」環境下,政策也對招錄年齡有所放寬,打破了以往的「35歲門檻」,且錄用政策與計畫也繼續偏向基層一線和應屆大學畢業生。

  • 打破35歲門檻!陸國考招錄放寬年齡 碩博士最高可至43歲

    打破35歲門檻!陸國考招錄放寬年齡 碩博士最高可至43歲

    大陸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6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報名15日正式開啟,今年共計畫招錄3.81萬人,這較上年度減少0.16萬人。但具體趨勢上凸顯招錄年齡的放寬,包含打破了以往的「35歲門檻」,且錄用政策與計畫也繼續向基層一線和應屆畢業生傾斜。

  • 警大將設災害防救學院  內政部:打造三合一學習體系

    警大將設災害防救學院 內政部:打造三合一學習體系

    因應極端氣候所導致的重大災情與複合式新興犯罪科技所導致的偵辦困境,內政部規劃在警察大學設立「災害防救學院」、「科技偵查人工智慧模擬實驗室」,結合科技與實務,共同推動災害風險治理與韌性社區建構,強化整體災防偵查量能。內政部今(2)天表示,災害防救學院預計於115年10月底完成設立,將整合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及實務訓練場域,打造成專業知識、技能與運用三合一的完整學習體系。

  • 閱讀好小子學藝競賽 逾萬學子參與

    閱讀好小子學藝競賽 逾萬學子參與

     由教育部國教署指導,臺灣科技領導與教學科技發展協會與小貓頭鷹智慧聯盟校共同主辦「2025全國閱讀好小子學藝競賽」日前登場,並獲各縣市教育局處協力支持。該競賽吸引全台逾400個班級、逾1萬名學生踴躍參與,並獲10餘家出版社提供文本授權,展現閱讀教育結合數位學習成果。

  • 道德是自律 優先席照見慈悲心

    道德是自律 優先席照見慈悲心

     台北捷運再度上演優先席的讓座爭議,而輿論對相關事件又出現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應該發揮博愛精神,有人認同不讓座者的行徑。從法律角度來看,占據優先席者堅不讓座,沒有人能夠指責他犯錯,但就更高的道德層面而言,這樣的言行就值得商榷了。

  • 時論廣場》道德是自律 優先席照見慈悲心(潘罡)

    時論廣場》道德是自律 優先席照見慈悲心(潘罡)

     台北捷運再度上演優先席的讓座爭議,而輿論對相關事件又出現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應該發揮博愛精神,有人認同不讓座者的行徑。從法律角度來看,占據優先席者堅不讓座,沒有人能夠指責他犯錯,但就更高的道德層面而言,這樣的言行就值得商榷了。

  • 台科大研發智慧口語表達系統 幫抓重點、還能分析情緒

    台科大研發智慧口語表達系統 幫抓重點、還能分析情緒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技職賦能研究中心團隊研發「智慧型口語表達輔助系統」,針對學生在口語表達上困境,結合眾多人工智慧技術,提供即時且多面向的練習回饋,協助學生從內容到情緒全面提升表達能力,獲得2025未來科技獎肯定。

  • 跨越山海芬多精   兩岸共組森林康養產業聯盟

    跨越山海芬多精 兩岸共組森林康養產業聯盟

    「海峽兩岸森林康養與環境教育研究中心」9月19日上午在福建農林大學正式揭牌成立。這一機構的設立,是將生態保護、大健康產業及教育融合發展做結合,並希望透過兩岸的合作,使康養領域邁入全新發展階段,也為兩岸生態保護注入強勁活力。

  • 待業畢業生好康 大同大學祭28萬獎學金 修AI課

    待業畢業生好康 大同大學祭28萬獎學金 修AI課

    AI當道,成了就業市場顯學。大同大學與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合作,開設「AI新秀計畫」課程,提供待業中的畢業生上AI基礎及應用課程,並安排至企業實習。上課期間每月獎學金2萬元、企業實習期間每月3萬元,課程結束後協助就業,保證薪資至少3.7萬元。

  • 元智大學師生深入馬來西亞巴瑤族 展開人道關懷行動

    元智大學師生深入馬來西亞巴瑤族 展開人道關懷行動

    桃園市元智大學USR-HUB國際人道救援計畫今夏再度邁出跨國服務的重要一步。由計畫總召教授尤淨纓領隊,結合國內外公益團體與企業資源,共組「2025巴瑤族公益之旅」,帶領15位學生與5位不同專業領域師資,於暑假期間前往馬來西亞沙巴州海域展開人道關懷行動。團隊以「關懷、教育、永續」為核心,透過實地服務、物資捐贈與文化交流,改善偏遠海上社群的生活條件,同時培養年輕學子具備國際視野與社會責任感。

  • 700年不倒 南靖土樓傳奇吸睛

    700年不倒 南靖土樓傳奇吸睛

     福建漳州南靖縣的土樓,以其宏偉規模與獨特格局聞名於世。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被譽為「四菜一湯」的田螺坑土樓群,以及有「不倒樓」美名的裕昌樓。這些古建築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在當代啟發新生,成為推動南靖城市形象與產業發展的重要符號。

  • 近7成國三生 用過生成式AI

    近7成國三生 用過生成式AI

     國家教育研究院針對國中學生調查研究發現,近7成的九年級學生對新興AI技術具有高度認知,每天使用者將近7%。其中,每周使用1至2次占整體46%,為最大宗使用群體,從未使用31%,結果顯示超過6成的九年級學生有使用AI經驗,多數國中學生對生成式AI採取適度使用的態度。

  • 國中生瘋AI?近7%每天使用 採「適度使用」態度

    國中生瘋AI?近7%每天使用 採「適度使用」態度

    台灣教育研究院與中央研究院合作,針對國中學生進行長期追蹤調查研究,近期調查發現,近7成的九年級學生對新興AI技術具有高度認知,每天使用近7%,每周使用1至2次為最大宗,顯示多數國中學生對生成式AI採取「適度使用」的態度。

  • 中原大學三方合作 共推半導體國際人才培育

    中原大學三方合作 共推半導體國際人才培育

    中原大學深化半導體教育布局,與越南FPT大學(FPT University)、藍濤亞洲(FCC Partners)簽署合作備忘錄,宣布共同推動半導體專業教育與跨國人才培育計畫,不僅展現中原大學「立足台灣、放眼國際」的辦學格局,更進一步回應全球半導體產業對高階人才的迫切需求。

  • 台中市獲佳績 勤益科大喜同慶

    台中市獲佳績 勤益科大喜同慶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欣然宣布,該校所在城市—台中市,在最新公布的QS 2026全球最佳留學城市排名中,榮獲第113名殊榮,勤益科技大學與有榮焉。

  • 東海攜手南洋理工與游榮吉基金會 關注教育韌性

    東海攜手南洋理工與游榮吉基金會 關注教育韌性

    「2025亞太教育心理論壇」21日於國立新加坡管理大學(SMU)舉行,由位於新加坡的亞洲應用心理學學會與游榮吉教育基金會共同主辦,東海大學公共事務暨校友服務處及台灣新媒體教育與科技協會協辦。論壇以「教育韌性的現況與挑戰」為主題,邀集來自台灣、中國、新加坡與英國等地的學者與教育專業人士,探討教育在快速變遷環境下的因應與展望。

  • 「中學性教育指引」惹爭議 教育部逐一澄清疑慮

    「中學性教育指引」惹爭議 教育部逐一澄清疑慮

    國教盟與台灣性教育學會今日針對「中學全面性教育教學指引手冊」提出質疑,教育部回應,理解社會大眾對於CSE(全面性教育)推動意見,未來將持續廣納師生、家長與各界建議,並依據校園推動實務經驗與在地需求滾動修正。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