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敵對國家的搜尋結果,共130

  • 學者:回歸憲法 不怕大陸討文物

    學者:回歸憲法 不怕大陸討文物

     國共內戰期間,國民政府為保護故宮收藏的文物,把故宮重要文物搬遷來台,是延續中華文化的佐證,民進黨政府執政後,把大陸視為敵對國家,並想逐漸淡化中華民國色彩,故宮反成為燙手山芋。大陸今年修訂文物保護法後,計畫追討流失境外文物,學者認為,若跳脫政治思想枷鎖,承認中華民國、回歸憲法就無爭議,更是中華民國存在的證明。

  • 《國際政治》直接向川普提要求 韓國也想造核潛艦

    韓國總統李在明29日向美國總統川普提出要求,那就是韓國想要拿到核動力潛艇所需之燃料,同時,李在明也承諾,將增加國防軍武預算,用來強化韓國的軍事能力。

  • 外媒點美中稀土戰「決勝關鍵」 陸一大優勢曝光

    外媒點美中稀土戰「決勝關鍵」 陸一大優勢曝光

    美中科技戰升級,北京終於出招反擊。這場「雙方都能玩的遊戲」,正改寫全球供應鏈的規則。外媒也指出,雙邊角力的勝負關鍵。

  • 冰海絲路成形:中俄北極航道首航縮短半程 西方封鎖盤算落空

    冰海絲路成形:中俄北極航道首航縮短半程 西方封鎖盤算落空

    中國商船首次成功利用「北方海路」(Northern Sea Route)經由俄羅斯北極地區,完成前往歐洲的集裝箱運輸。這條北極航道在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隊協助下,相較於傳統經由麻六甲海峽與蘇伊士運河的航線的40天,航程時間幾乎減半,大幅縮短運輸時間,而真正的戰略意義在於,中國更夠加徹底擺脫西方海權封鎖。

  • 英示警中共情報滲透 構成嚴峻國安威脅

    英示警中共情報滲透 構成嚴峻國安威脅

     英國外交大臣古柏10日公開示警,中共的情報與滲透行動,已對英國構成嚴峻國安威脅;她也對檢方9月同意撤訴2名中國大陸間諜事件表達強烈遺憾,呼籲政府應對相關威脅採取明確作為。

  • 北韓可能再度深夜閱兵  美日韓密切關注

    北韓可能再度深夜閱兵 美日韓密切關注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9日在北韓勞動黨建黨80週年前夕宣稱,發展核武決心不變,而北韓軍方也擬於10日舉行夜間閱兵,並可能展示「火星20型」固態燃料洲際彈道飛彈(ICBM)。

  • 輝達超微AI晶片 得優先供貨美企

    輝達超微AI晶片 得優先供貨美企

     美國聯邦參議院9日通過一項法案,要求輝達和超微等先進AI晶片製造商,在履行中國客戶的訂單之前,須優先供貨給美國企業,不過科技業示警此舉可能抑制創新和損害競爭力。另外高通被控違反中國反壟斷法,遭當局立案調查,股價開盤逆勢走跌。

  • 《沉默的榮耀》 預見危機中的兩岸

    《沉默的榮耀》 預見危機中的兩岸

     大陸央視十一長假期間播出一部國共諜戰劇《沉默的榮耀》,這部電視劇跟以往不同的是,它是以實名人物播出,而且場景都是發生在1949年大陸淪陷以後的台灣,可以說是完全不顧及台灣人民的感受,把白色恐怖時期發生在台灣的共諜悲劇還原演出,這是否大陸在預示現在兩岸關係不但緊張,而且有如蔣介石政權播遷來台初期的狀態,從戲劇演繹兩岸危機乍現,不得不讓人有所警惕。

  • 國戰會論壇》《沉默的榮耀》 預見危機中的兩岸(王崑義)

    國戰會論壇》《沉默的榮耀》 預見危機中的兩岸(王崑義)

    大陸央視十一長假期間播出一部國共諜戰劇《沉默的榮耀》,這部電視劇跟以往不同的是,它是以實名人物播出,而且場景都是發生在1949年大陸淪陷以後的台灣,可以說是完全不顧及台灣人民的感受,把白色恐怖時期發生在台灣的共諜悲劇還原演出,這是否大陸在預示現在兩岸關係不但緊張,而且有如蔣介石政權播遷來台初期的狀態,從戲劇演繹兩岸危機乍現,不得不讓人有所警惕。

  • 韓戰離散家屬多逾七旬 李在明:盼南北韓對話促探親團聚

    韓戰離散家屬多逾七旬 李在明:盼南北韓對話促探親團聚

    南韓總統李在明週五(3日)呼籲北韓,希望能允許因韓戰失散的家庭確認親人安危,並至少能透過書信往來。他強調,這是出於基本人道立場,即便南北韓在軍事與政治上依然對立,李在明上任以來多次釋出善意,但在金正恩明確將南北關係定義為「敵對國家」的情勢下,短期內突破的可能性仍不樂觀。

  • 國戰會論壇》深海不再沉默:AI捕捉 潛艦能躲多久?(蔡裕明)

    國戰會論壇》深海不再沉默:AI捕捉 潛艦能躲多久?(蔡裕明)

    在國際戰略環境中,潛艦向來作為維繫核武嚇阻穩定的「隱形支柱」。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SSBN)之所以被視為核三位一體中最具生存性的要素,正因為它能在浩瀚海洋中躲避偵測,確保能夠進行第二次打擊。

  • 別指望軟弱川普!衛報籲歐洲團結速終止烏克蘭、加薩戰爭

    別指望軟弱川普!衛報籲歐洲團結速終止烏克蘭、加薩戰爭

    一個是親密盟友,另一個是敵對國家。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與俄羅斯總統普丁一再漠視美國總統川普的意願,卻往往不受重大懲罰。川普的被動凸顯了他的矛盾。川普常自稱結束了6場戰爭,把自己描繪成無與倫比的和平締造者。然而在他最常誓言要終結的兩場衝突,加薩與烏克蘭戰爭,他卻不願動用美國對這兩國的影響力,任戰局惡化。英國《衛報》指出,在俄羅斯或以色列問題上,川普並非「強人」。其他民主國家若不採取行動,混亂即將到來。

  • 韓國國情院:金正恩攜愛女赴中 或為鞏固接班人地位

    韓國國情院:金正恩攜愛女赴中 或為鞏固接班人地位

    韓國國家情報院(國情院)11日指出,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攜愛女金珠愛訪問中國,不乏有鞏固其作為有力接班人地位之意。

  • 華郵:以色列杜哈空襲誤判 重創停火談判渠道

    華郵:以色列杜哈空襲誤判 重創停火談判渠道

    以色列在卡達首都杜哈對哈瑪斯談判代表團發動空襲,試圖逼迫哈瑪斯在加薩戰爭中屈服,卻未能擊斃高層,反而破壞了少數能推動停火的外交渠道,《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外交專欄作家伊格納西斯(David Ignatius)認為這成了以色列罕見的戰術失誤和誤判。

  • Anthropic AI服務 中企用不了

    Anthropic AI服務 中企用不了

     被稱為繼OpenAI後最具潛力的美國AI公司Anthropic宣布,將停止中國控股公司使用其AI產品,目標是防止「威權政體」利用其產品開發能力提升軍事和情報能力,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也是首家做出相關決策的美國公司。該公司在聲明中多次點名中國,並直接形容為「敵對國家」(adversarial nations)。

  • 日韓關係回溫 元首會後卻不給記者提問  原因曝光

    日韓關係回溫 元首會後卻不給記者提問 原因曝光

    日韓兩國自1965年建交以來,首次有南韓總統就任後的第一個外訪國就選擇日本。日本首相石破茂昨在接見來訪的南韓總統李在明時強調:「日韓關係的穩定發展符合兩國及整個地區的利益。」6 月初就任的李在明,特地選擇先訪問日本而慣例的美國,某種程度上緩解了日本政府對他過去強硬對日言論的憂慮。然而,日本時事通訊社指出,鑑於南韓歷任總統在任期後半往往轉向反日的立場,日本的不安依舊未能完全消除。

  • 內政部修法加嚴 藍委擬改審查

    內政部修法加嚴 藍委擬改審查

     內政部預告修法,未來台灣人因領大陸護照或在大陸設籍而喪失台灣身分,欲申請回復台灣身分時,應符合對國防安全有重大貢獻等條件,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18日質疑內政部長劉世芳違憲,侵害人民遷徙自由,並建議立法院應將該行政命令備查改為審查;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表示認同,下個會期可以來處理。

  • 在陸台灣人回復身分加嚴  蕭旭岑:曹興誠恢復國籍為何容易?

    在陸台灣人回復身分加嚴 蕭旭岑:曹興誠恢復國籍為何容易?

    內政部近日預告修正辦法,台灣人因領大陸護照或在大陸設籍而喪失台灣身分,欲申請回復台灣身分時,應符合對台灣國防安全有重大貢獻等條件,形同讓在陸台灣人要恢復身分變更嚴格,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在節目「千秋萬事」上質疑,那當初罷團領袖曹興誠恢復國籍為何就沒那麼複雜?是否有差別待遇?

  • 新聞透視》普丁大外宣勝利 川普斡旋沒加分

    新聞透視》普丁大外宣勝利 川普斡旋沒加分

     美國總統川普自詡為和平締造者及交易高手,此次「雙普會」似乎對此沒有加分。川普一直在推動俄烏停火,還為此幫俄羅斯總統普丁在阿拉斯加搭建外交舞台,但普丁卻未如川普所願,反而趁機大談須消除烏克蘭衝突「根源」,做足大外宣。

  • 中時社論》違憲亂政走偏鋒 劉世芳該下台

    中時社論》違憲亂政走偏鋒 劉世芳該下台

    內政部近來在兩岸政策上的走鋼索作為,不僅加劇台海局勢的緊繃,更深刻影響兩岸人民的交流融合,尤其對陸配群體造成不公平的對待,嚴重損害台灣民主與法治的根基。內政部長劉世芳日前更曲解憲法,稱「站在中華民國政府的角色上,我們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荒腔走板,不僅將憲法「一國兩區」的核心概念扭曲為互不隸屬的兩國,而且將賴清德總統把對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的謬誤進一步擴張,將中國大陸視為「境外敵對國家」,由此而衍生違憲言論與作為,極其失當,也陷賴總統於不義。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