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數位典藏的搜尋結果,共65

  • 籃球名人堂》四屆名人共聚一堂 洪濬哲勉勵年輕球員努力就有收獲

    籃球名人堂》四屆名人共聚一堂 洪濬哲勉勵年輕球員努力就有收獲

    台灣籃球名人堂協會「第四屆名人入堂典禮」,於1日在台北市圓山劍潭青年活動中心群英堂登場,包括洪濬哲、洪玲瑤、賴秀麗、古吉雄、徐台榮等本屆名人跟前三屆入堂名人老友共聚一堂。

  • 以科技照亮文化根脈 金門族譜數位尋根成果發表

    以科技照亮文化根脈 金門族譜數位尋根成果發表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與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與僑鄉數位典藏中心」、「資訊工程學系智慧計算實驗室」攜手合作,以「浯洲金門尋根溯源平台」為核心技術,推動《金門聚落宗族文化、保存、傳承與展示計畫》,歷經多月研究與數位建置,今(28)日盛大舉辦《薪火相傳、點燈未來:金門族譜數位典藏與科技尋根溯源》成果發表會,展現金門宗族文化跨越時空的延續與再生。

  • 故宮百年巨獻!全台首創「AR導覽」上線 文物動起來了

    故宮百年巨獻!全台首創「AR導覽」上線 文物動起來了

    國立故宮博物院於10月1日正式推出全新的「故宮AR導覽」服務,這是台灣博物館場域首次引進AR+AI的創新導覽技術,為故宮百年院慶增添創新元素。這項服務結合擴增實境與人工智慧技術,活化運用故宮豐富的數位典藏資源,為觀眾打造更具互動性與情境感知的文化探索旅程,帶領參觀者深入了解文物背後的歷史場景。

  • 高雄 海洋奇珍園傳歇業 假日人潮滿

    高雄 海洋奇珍園傳歇業 假日人潮滿

     澄清湖風景區內由蔣公防核地下指揮中心改建的海洋奇珍園,先前傳出將於年底合約到期後結束營運,讓市民大嘆可惜,近日周末湧入大批遊客,希望見奇特海洋生物「最後一面」。對此,海洋奇珍園館方近日透露,已表態爭取續約,高雄市觀光局回應尚在評估中,並強調會將場館妥善運用。議員則呼籲,在改造澄清湖拉攏更多人潮的同時,應保留過往歷史痕跡。

  • 桃園設計獎 79件獲獎將數位保存

    桃園設計獎 79件獲獎將數位保存

     桃園市青年局23日舉辦「2025桃園設計獎」頒獎典禮,本屆競賽吸引多達1151件作品參賽,最終選出79件得獎作品。市長張善政親臨現場頒獎,他強調,設計不僅是美感展現,更是城市與人之間的對話,展現桃園青年設計力與城市能量。

  • 「2025桃園設計獎」頒獎典禮落幕 打造設計人才搖籃

    「2025桃園設計獎」頒獎典禮落幕 打造設計人才搖籃

    桃園市青年局23日舉辦「2025桃園設計獎」頒獎典禮,本屆競賽吸引多達1151件作品參賽,最終選出79件得獎作品。市長張善政親臨現場頒獎,他強調,設計不僅是美感展現,更是城市與人之間的對話,展現桃園青年設計力與城市能量。

  • 中研院出席PNC年會!AI與人類智慧共探未來

    中研院出席PNC年會!AI與人類智慧共探未來

    「太平洋鄰里協會」(Pacific Neighborhood Consortium)年會暨聯合會議成立第32年,今年中央研究院由副院長暨新任大會主席彭信坤率團,出席20至22日在越南社會科學翰林院舉辦的年會,本次主題為「心靈遇見機器:重新思考人工智慧時代中的智能與知識」,台灣也透過大會共探人類智慧與人工智慧如何共存、互惠,進一步開展對未來社會的全新想像。

  • 催生自行車新路線 環島2號線明年完工 標誌一致化

    催生自行車新路線 環島2號線明年完工 標誌一致化

    單車旅遊正夯,交通部已設自行車環島1號線、25條環支線及16條多元型態自行車路線,但現行標誌標線因各路權單位不同,出現牌面與標線設置不當問題,運輸研究所統一設置原則持續優化中。另也預計明年底完成環島2號線建置,全長1019公里主打深度旅遊。此外,許多民眾騎乘單車面對不一定有專用的道路,不知怎麼騎較安全,運研所表示,只要踩上單車就屬於慢車,騎乘要看車行號誌。

  • 古法雙刀遇上VR科技!西螺七崁武術嘉年華登場

    古法雙刀遇上VR科技!西螺七崁武術嘉年華登場

     「仙女紡紗」不是織布,是西螺七崁武術中一套流傳百年的雙刀招式。教師節連假9月27日、28日於西螺森活武樹園區登場的西螺七崁武術嘉年華會,將首度揭示這套招式的由來與表演,並結合雲林縣智慧中心的AR、VR科技,讓民眾拿著虛擬光劍體驗傳統武術與現代科技的相容。

  • 故宮文物盤點 若破損必啟動修復

    故宮文物盤點 若破損必啟動修復

     典藏文物將近70萬件的故宮博物院,已啟動遷台以來第4次文物全面大盤點工作,院方規畫在民國120年完成,時程長達7年。故宮指出,盤點主要就是目驗文物,觀察文物狀況,了解藏品管理及典藏是否周全、預防性保存措施是否恰當,過程必須非常謹慎。前院長馮明珠說,盤點如果發現破損,必然啟動修復工作。

  • 盧秀燕參訪昆士蘭藝文場域

    盧秀燕參訪昆士蘭藝文場域

     台中市長盧秀燕率團赴澳洲訪問,9日在布里斯本主持「2025台中市大墩美展文化交流展」開幕,展出60件涵蓋墨彩、書法、油畫、雕塑等多元媒材的典藏作品,吸引當地政界、文化界及僑界重量級嘉賓參與。10日一行人到昆士蘭州立圖書館與布里斯本發電廠藝文空間參訪,深入了解國際先進的閱讀推廣和文化場域經營模式,為年底即將啟用的台中「綠美圖」做好準備。

  • 聲音的台灣史研討會首度移師六堆 日本學者開講昭和音樂潮流

    聲音的台灣史研討會首度移師六堆 日本學者開講昭和音樂潮流

    第6屆「聲音的台灣史研討會」8日登場,首度移師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行,並邀請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副館長福岡正太擔任開幕專題講者,發表演講〈從《草津節》錄音中聽見昭和初期的日本音樂潮流〉,揭示聲音載體如何映照社會文化變遷。

  • 東元驚嘆樂舞獲國圖數位典藏

     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致力於原住民族文化傳承,獲國家圖書館(以下簡稱國圖)邀請參與《時空交織:原住民智慧與記憶的共鳴》特展,國圖將基金會保存的「驚嘆樂舞」影音成果正式納入數位典藏系統。

  • 《電機股》東元驚嘆樂舞 獲列國家圖書館數位典藏

    致力於原住民族文化傳承的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獲國家圖書館邀請參與《時空交織:原住民智慧與記憶的共鳴》特展,國圖將基金會保存的「驚嘆樂舞」影音成果正式納入數位典藏系統。

  • 台東社福大躍進!饒慶鈴視察3大建設 落實全齡全人照顧

    台東社福大躍進!饒慶鈴視察3大建設 落實全齡全人照顧

    為推動全齡照顧政策與原住民族文化學習傳承,台東縣長饒慶鈴今(18)日前往視察「台東部落大學文化傳習資源中心」、「樂齡社福大樓」、「兒少家庭福利館」等3項重點建設工程進度,期望整合多元社福與文化的場域,逐步落實全齡全人照顧與全方位服務。

  • 清大首創大學公益電子書平台 不需註冊可免費閱覽

    清大首創大學公益電子書平台 不需註冊可免費閱覽

    清華大學圖書館27日宣布首創大學公益數位閱讀平台「數位典藏與開放閱讀館」,包括研究心得、自然紀錄、文史資料等知識結晶。清大表示,商業的電子書平台如雨後春筍,但有些從未正式出版或絕版的珍貴書籍,卻難在其中尋得,平台內容皆免費開放,不需註冊即可線上閱覽。

  • 響應國際博物館日 「台灣新電影」時期影人幕後訪談公開

    響應國際博物館日 「台灣新電影」時期影人幕後訪談公開

    為響應2025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在 「台灣影視聽數位博物館」平台推出多項全新內容。包含1970年至1973年間近兩千多筆的台影新聞片,以及「台灣新電影」40週年所精心錄製的口述訪談影片,收錄柯一正、廖慶松、曾壯祥、楊惠姍、舒琪等多位影人的從業回顧!透過數位典藏、影像記錄與資料開放,展現博物館扮演文化記憶保存與公共知識推動的角色,藉以實踐文化永續保存與大眾近用的核心價值。

  • 《數雲端》宏碁資訊為雙園國小以AI、VR打造沉浸式學習場域

    宏碁資訊(6811)結合AI與VR的沉浸式互動科技,協助臺北市雙園國小打造 「智慧雙語自主學習空間」,今日並出席全國教師研習觀摩活動,於會中分享以VR、AR、AI規畫雙語學習內容並建置新世代學習空間的經驗,以科技助力,與校方共同實踐臺灣2030的雙語政策目標,且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參與度。

  • 靜宜大學「人文脈動」成果展  數位科技與人文創意的深度交融

    靜宜大學「人文脈動」成果展 數位科技與人文創意的深度交融

    數位科技快速發展為文化保存與創新帶來無限的可能!靜宜大學舉辦「人文脈動」成果展,全面呈現執行教育部「第二期數位人文創新人才培育計畫」的研究與實踐成果。

  • 台大新碳勘中心攜手國海院 推動海洋科學研究技術發展

    台大新碳勘中心攜手國海院 推動海洋科學研究技術發展

    台灣大學新碳勘科技研究中心與國家海洋研究院於今(23)日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促進海洋地質與淨零永續領域的跨單位合作,藉由技術精進與資源整合,共同推動我國海洋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為國家永續發展奠定穩健基礎。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