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制上路的搜尋結果,共603筆
台灣高鐵昔提供對號座旅客提前搭車免換票彈性措施,隨運量攀升,平均每日造成逾2000個座位被浪費,相當於每日2列空車沒人搭。高鐵考量避免座位浪費、保障其他旅客購票權益,10日起對號座旅客提早1小時以上搭車須換票,持手機票證可直接退票重購,呼籲發揮同理心,將座位釋出給有對號座需求的旅客。
健保補充保費新制引爆民怨!未來不再是「單筆超過2萬元」才要繳,而是「全年累計」只要破2萬元,就得繳納2.11%的補充保費。以目前公股行庫一年期定存利率1.7%來算,只要存117.7萬元,利息就超過2萬,而被扣2.11%。補充保費新制將影響480萬人,換言之,全台每5人就有一人被當肥羊。
為避免民眾拆單規避補充保費,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接受本報專訪,透露將修法導入結算制,利息、股利、租金採年結,修法方向取得醫界、學者支持,卻引發股票族反彈。支持方認為,全民健保為社會保險,精神在有錢的人幫助沒有錢的人、健康的人幫助不健康的人。股票族則認為,2萬元起徵點太容易達到,恐增加小資族負擔。石崇良今親上火線說明,將研究看看如何讓小資族保有「小確幸」。
「健保補充保費」改革箭在弦上,預計最快116年上路。未來有「利息、股利、租金、高額獎金」等非薪資收入的民眾都將受到影響。不敗教主陳重銘直言,台灣股市每年發放現金股利超過2兆元,若新制實施,等於把投資人當肥羊宰,他同時也傳授三招節省補充保費的方法。
健保補充保費改革,衛福部擬下修「獎金」的起徵門檻,從薪水的4倍,改為最低工資的4倍。若以明年最低工資2萬9500元為例,未來年領逾11萬8000元就得繳。
高齡換照下修至70歲,新制明年5月1日上路,預計約128萬名長者須換照。交通部邀請「雙金歌王」沈文程擔任宣導代言人,他將在全台辦6場快閃宣導,喊話明年要當「高齡換照模範生」,交通部同時邀請醫師與監理站人員舉行7場巡迴講座,站上最前線與長者們推廣高齡者安全駕駛觀念。
立法院即將審議公教退撫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今(4)日應邀出席民眾黨團「年改不雙標,世代要共榮」記者會,針對修法重申以下三項主張,包含:完整配套,停降替代率並同步撥補;停止雙標,比照勞保標準撥補退撫;公平正義,返還公教年資補償金。
大陸自11月1日起實施新黃金稅收政策,消費者購買金飾的成本上升,拖累港股金飾類股3日全面走弱。老鋪黃金一度重挫9.4%,低見620元港幣,創逾7個月新低;周大福、六福集團與周生生同跌逾7%,周六福一度挫逾3%。
11月有多項新制上路,民眾最期待的就是普發1萬元,11月5日開放預登記,最快11月12日入帳;交通、醫療方面也有變革,高鐵將取消「彈性乘車」制度,旅客持對號座車票不得再以人工方式提前改搭早一班列車;公費流感、新冠疫苗第二階段開打;另外還有地價稅開徵,繳納至12月1日止。《中時新聞網》整理6大新制細節,帶讀者一次掌握。
陸委會日前宣布,各機關公務人員赴香港、澳門必須事先通報,違者將被懲處,明年7月新制上路;國民黨立委吳宗憲今在委員會質詢時,突然「質詢」民進黨召委莊瑞雄,民進黨員要去大陸是否要申請?莊表示,「你一直要我回答,我告訴你,在六都,民進黨連台北市議員,申請都不用申請,因為(大陸)連讓你去都不讓你去」。
隨著房屋稅2.0新制上路,2025年5月全國首度依新制開徵,由於新制增訂自住房屋須「辦竣戶籍登記」的新條件,不少民眾一時未及因應。考量制度實施首年,特將自住房屋優惠稅率申報期限由原訂3月24日延長至6月2日,讓民眾有更多時間補辦戶籍及申請更正。
為遏止詐騙集團利用深夜時段派車手提領贓款,中華郵政今年8月起針對12處被列為「車手熱點」的郵局ATM,試辦每日深夜11點至隔日凌晨3點、單筆提領上限1萬元,由於成效良好,中華郵政自10月22日起擴大實施「夜間提款降額」,全台100間郵局據點納入管制範圍,且延長管制時間,從每天深夜11點至翌日清晨5點,金融卡單筆提款上限統一調降為1萬元。
教師退休年齡逐年延後,2017年修法後,採「年齡+年資」,退休年齡不得低於55歲,2033年後更不得低於58歲。全教總表示,新制恐讓超過55歲,但年資不足的教師難以退休,未來中小學教師平均年齡將持續上升。另外,國小兼代課教師月薪接近最低基本工資,全教產批評是對教育專業的汙辱。
教師荒,教師退休年齡逐年延後,過往教師年滿50歲、年資25年即可退休,2017年修法後,改採「年齡+年資」逐年遞增的新制,2027年成為「85制」,且退休年齡不得低於55歲,2033年後更不得低於58歲。全教總今天指出,部分年資滿30年但年齡未符合規定,或年齡已超過55歲但年資不足的教師,都難以符合退休資格,隨著基數續增,未來中小學教師平均年齡還將持續上升,若不正視並檢討,問題只會逐年惡化。
宜蘭縣政府根據最新試算表,縣內34席縣議員整體席次維持不變,但各鄉鎮市區域議員分配出現變化。由於礁溪鄉與蘇澳鎮人口僅差50人,可能造成席次「黃金交叉」,礁溪鄉議員席次可望由2席增為3席,蘇澳鎮則從3席減為2席。不過縣府強調,這只是以今年第3季(9月底)人口數試算結果,最終仍以明年《選罷法》規定與公告為準,若人口再變動,結果仍可能翻轉。
衛福部部長石崇良日前宣示要消滅國內「直美」現象,要求醫師須經過2年完整一般醫學訓練(PGY)後,才能提供醫美服務,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認為,經過2年訓練,再提供民眾醫美服務是合理的,有安全保障,才能與韓國等國際競爭,衛福部公告相關修正內容後,學會一定支持。
市售保健食品琳瑯滿目,但有不肖業者打著「健康」之名行「詐騙」之實,讓民眾大傷荷包,還耽誤治療時機。為打擊「健康詐騙」累犯,衛福部食藥署祭出停業或歇業重罰,但新制上路3年,成效仍掛零。
新北市議員陳乃瑜接獲陳情,某私立幼兒園也發生教保員疑似不當管教情事,17日質詢時痛批,市府對托育環境的監督失靈,讓家長與孩子都陷入恐懼與不信任的陰影之中,並公布疑似不當管教的錄音檔,要求教育局立即全面清查並檢討機制。教育局說明,9月5日接獲該私立幼兒園疑似不當對待通報後,立即派員稽查,並啟動調查程序。
政府鬆綁新青安不納入《銀行法》第72-2條管制、放寬換屋貸款限制至今滿月,房市依舊冷吱吱,部分個案1、2個月成交不到1戶,許多民眾仍貸不到款,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直言,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造成建商資金斷鏈,已有中南部業者因此倒閉,更衍生許多購屋糾紛,若房地產崩盤,金融業將首當其衝。他向政府提出兩大建言,首先去年9月19日推出的信用管制不溯及既往,第二,爭取適度放寬房貸成數。
食安事件層出不窮,現行僅3000萬元以上資本額的食品業者,需訂定食品安全監測計畫、自主檢驗。為加強食安把關,衛福部食藥署公告,明年起至2028年間,將從資本額2000萬元以上未達3000萬元,陸續擴及1000萬元以下的業者,都得訂定食安監測計畫,內容包括製程危害分析、標準作業程序、教育訓練等4大面向,預計影響超過3000家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