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台幣回貶的搜尋結果,共69筆
正文(4906)公布114年度第3季合併財報,受惠於商業模式轉型為直供及高毛利產品出貨放量,單季毛利率攀升至16.3%,創近年新高,並在費用控管與匯兌回沖助攻下成功轉虧為盈,稅後淨利達1.67億元、每股盈餘0.36元,顯示營運體質持續改善、轉型效益逐步顯現。
工具機廠喬福(1540)、傳動系統元件廠全球傳動(4540)第三季營收雖然優於去年同期,但盈虧際遇大不同。
美國財政部即將公布匯率報告,由於前兩項標準我國篤定符合,關鍵在於第三條紅線,即央行進場穩匯規模不得超過美方標準。雖央行全年淨買匯規模離紅線仍有段距離,市場解讀,由於台美貿易談判尚未結束,為避免成為美方把柄,央行不敢貿然放手新台幣貶值,後續調節陷入兩難局面。
自動檢測設備廠德律(3030)受惠業外轉盈強彈,2025年第三季稅後淨利躍升至6.93億元、每股盈餘2.93元,雙創歷史次高,前三季稅後淨利17.92億元、每股盈餘7.59元,續創同期新高,今(6)日股價在買盤敲進下開低走高,早盤挫跌3.31%後翻紅勁揚4.64%。
IC載板暨印刷電路板(PCB)大廠南電(8046)公布2025年第三季財報,受惠市況回溫、漲價效益及新台幣回貶,稅後淨利強彈至7.24億元、每股盈餘1.12元,雙創近7季高。前三季稅後淨利7.44億元、年增達近28.72倍,每股盈餘1.15元,自近6年同期低反彈。
亞崴(1530)第三季靠著匯兌收益及出售宇隆股票獲利等業外收益挹注,轉虧為盈,EPS回升至1.26元,累計前三季每股仍虧損2.81元。亞崴指出,目前在手訂單10億元,訂單能見度看到明年第一季,第四季努力至少損益兩平。
AI話題持續發燒,台股在權值股帶動下,漲勢凌厲,資金自去年以來至今年第三季皆集中於AI類股。法人指出,隨AI外溢需求確立,AI新創公司建立嶄新策略聯盟,推動整體獲利全面上修。AI科技股表現亮眼,部分電子原物料也開始起漲,台股多頭格局有望延續。
AI永動機規模持續擴大,四大CSP業者競相提高資本支出,AI趨勢推升台股多頭延續,惟法人逢高調節持續,操作上建議採高出低進,以靈活因應盤勢波動。短打AI伺服器供應鏈個股,掌握輪動節奏。
晶圓代工大廠世界(5347)董事會通過2025年前三季財報,合併營收359.97億元、年增10.75%,營業利益59.66億元、年增15.05%,分創同期次高及第三高。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61.59億元、年增18.47%,每股盈餘3.35元,亦雙創同期第三高。
台積電10月底收在1,500元,單月大漲了14.94%,帶動台股全月份上漲了9.34%,其中,69檔主、被動式台股ETF中有27檔漲贏大盤,其中更有21檔繳出雙位數報酬表現,包括主動統一台股增長(00981A)、富邦科技(0052)、中信小資高價30(00894)、主動群益台灣強棒(00982A)等更是繳出15%~13%以上績效,表現亮眼。
IC載板暨印刷電路板(PCB)大廠欣興(3037)股價近期震盪走升,今(3)日開高2.75%後在買盤敲進下放量攻上漲停價179.5元,創去年8月初以來16個月高價,截至10點10分仍有近9千張買單排隊。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303)今(29)日召開線上法說,公布2025年第三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49.82億元,季增達68.29%、年增3.52%,每股盈餘1.2元,創近2年高。前三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316.61億元、年減18.22%,每股盈餘2.54元,仍為近5年同期低。
IC載板暨印刷電路板(PCB)大廠欣興(3037)公布2025年第三季財報,在本業表現緩步回溫、業外大幅轉盈挹注下,稅後淨利跳升至21.94億元、每股盈餘1.44元,雙創近1年半高。不過,前三季稅後淨利31.38億元、每股盈餘2.06元,仍為近6年同期低。
台股21日漲幅收斂,外資午後大量匯出,加上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任,日圓趨貶帶動亞幣貶值,新台幣兌美元隨之走貶,終場由紅翻黑,收在30.691元、由升轉貶4.1分,總成交量16.41億美元。
晟銘電(3013)伺服器機殼與水冷機櫃業務進入新一波成長循環;京元電子(2449)受惠GPU和ASIC測試時間均拉長,推升獲利成長動能。
9月雖有月底及季底因素,但隨台股不斷創新高,外資大量匯入、新台幣匯價回升,整體市場資金偏鬆,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明顯下滑,月初更一度低至0.809%,創去年4月4日以來近一年半新低水準,單月加權平均利率降至0.821%,較上月略降0.2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為0.01個百分點),已連二月下滑,且創下近四月新低水準。
近期台股匯持續脫鉤,台股屢攻新高,但新台幣卻陷入偏弱區間盤整,主要是兩股力量拉扯匯率走勢,一是美元指數反彈,日圓及歐元急跌,使得新台幣承壓;二是台股續噴攻克27,300點,外資匯入支撐匯價,使得本周新台幣維持在狹幅區間橫盤整理,累計一周來回貶1.27角或0.42%、周線翻黑。
9月雖有月底及季底因素,但隨台股不斷創新高,外資大量匯入、新台幣匯價回升,整體市場資金偏鬆,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明顯下滑,月初更一度低至0.809%,創去年4月4日以來近一年半新低水準,單月加權平均利率降至0.821%,較上月略降0.2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為0.01個百分點),已連二月下滑,且創下近五月新低水準。
美國聯準會如預期降息1碼,但主席鮑爾表態目前無需急於寬鬆,美元指數連二日反彈,主要亞幣拉回,新台幣穩住3字頭,19日收盤站回30.2元價位;但匯銀認為,美國年底前維持降息步伐,利差收窄下,中長線美元指數仍看跌,新台幣等非美幣別仍有升值壓力,央行此時先放手新台幣回貶,為後續預留升值空間。
聯準會再次開啟降息已是箭在弦上,預期心理推升股市表現,台股焦點集中 AI 與軍工兩大產業,雖說指數位於歷史高檔居高思危,不過只是趨勢正確,最多只是買貴而不會買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