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明日台灣的搜尋結果,共141筆
美國學者高德斯坦再度發文,表示近期與民進黨人士交流,認為對方對兩岸情勢認知脫離現實,令其想起當年的烏克蘭政府。我國學者認為,這些內容並非危言聳聽,而且也不只一位國際學者說過類似言論,當建議越來越多,民進黨政府更應重視,賴清德總統若無法降低兩岸緊張情勢,恐無法讓美國總統川普滿意,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白宮兩度遭川普斥責已是前車之鑑。
美國《時代雜誌》23日刊登一篇投書,作者是華府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亞洲計畫主任高德斯坦(Lyle Goldstein),他稱總統賴清德為「魯莽的領導人」。前立委蔡正元認為,投書指出冷冰冰的現實,在目前的地緣政治格局下,美國賣給台灣多少武器、美國國會通過多少挺台法案,台灣都得面對「對岸擁有西太平洋地區壓倒性的軍事力量」。
美國學者投書時代雜誌(TIMES),指稱賴清德總統是魯莽領導人,並提醒美國政府無需為其承擔一場「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大國戰爭。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沛祥表示,美國時代雜誌在美中國家領袖會面前的關鍵時刻,刊登此一評論文章,除了提醒美國政府外,更是敲醒民進黨政府,須認清當前國際局勢,及美國官方立場未來可能的轉變,賴政府應適時提出國防戰略及外交策略的調整,在軍事上,我們不能讓中國大陸覺得軟;但在政治上,我們也不能讓他們覺得過硬,惟有在這兩點間靈活走位安排,才能確保台海不會有戰爭或輕易被犧牲。
為展現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決心,首度舉辦「臺灣週」15日上午開幕。行政院長卓榮泰強調,透過亞資中心與創新籌資平台兩大引擎,打造台灣為區域金融的戰略樞紐;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說,賴總統國慶宣示「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決心,這已是台灣金融市場重要方針,資本市場於全球表現亮眼,電子與半導體產業在全球晶片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堪稱「護國群山」。
美國總統川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丁即將於8月15日在美國阿拉斯加舉行「雙普會」,主要目的是討論俄烏戰爭的和平方案。這將是自川普再當選總統以來與普丁首次的正式峰會。川普表示,這場會談可能會包括「有利於(俄烏)雙方的領土交換」,試圖以此促成停火或和平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丁即將於8月15日在美國阿拉斯加舉行「雙普會」,主要目的是討論俄烏戰爭的和平方案。這將是自川普2024年再當選總統以來與普丁首次的正式峰會,也是今年美俄領袖首次在美國境內會面。川普表示,這場會談可能會包括「有利於(俄烏)雙方的領土交換」,試圖以此促成停火或和平協議。
儘管國際社會有「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保衛烏克蘭就是守護台灣」等口號,但烏克蘭學者直言,台灣與烏克蘭在公民社會備戰的程度上大相逕庭,尤其漢光演習中的民防部分仍像一場「表演」,台海一旦發生衝突,台灣恐等不及美軍伸援。
大陸學者與專家普遍認為,新加坡在前總理李顯龍奠定的基礎上,中星關係未來必是李規黃隨,不尋求與中美任一方脫鉤,持續強化與大陸合作,並在許多敏感或重要會談上,以新加坡特有的中立地位發揮關鍵角色。
美國總統川普誇下海口要在上任第一天結束烏克蘭戰爭,但就職百日將屆戰火卻依然猛烈。烏克蘭百姓仍承受著從天而降的飛彈襲擊,川普已有意打退堂鼓。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魔咒就糾纏著台灣。台烏同樣位於大國勢力交界處,烏克蘭乖舛的命運反射出台灣處境的危殆,如何避免複製烏克蘭噩夢,是全民應面對的挑戰。
美國總統川普誇下海口要在上任第一天結束烏克蘭戰爭,但就職百日將屆戰火卻依然猛烈。烏克蘭百姓仍承受著從天而降的飛彈襲擊,川普已有意打退堂鼓。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魔咒就糾纏著台灣。台烏同樣位於大國勢力交界處,烏克蘭乖舛的命運反射出台灣處境的危殆,如何避免複製烏克蘭噩夢,是全民應面對的挑戰。
義籍「歌詩達莎倫娜號」郵輪8日載3387名遊客自基隆港出發赴日旅遊,因故障停留沖繩,遊客組自救會爭取退費補償。交通部航港局表示,該郵輪已出發返程,今邀相關單位開會,業者已提供遊客50美元船上消費金,並針對原訂今出發的旅客可全額退費,不過航港局強調,對於船方所提補償方案,將視需要會同消保官協助旅客持續協調。
賴清德總統提出17項因應策略,國安單位發現,中共訊息戰展開新一波「綠恐謀獨」操作,以「疑美、疑賴、失敗論」為3主軸,「疑賴論」進入新階段,聲稱賴清德是希特勒、執政黨是納粹、台灣要戒嚴,對台貼「挑釁者」標籤,進而「武統」、台軍無力抵抗。
觀光署統計,去年來台觀光旅客785萬7686人次,未能達標。以國籍論,成長率最多的日本42.35%,其次是阿根廷39.03%。新加坡的旅客衰退最多,成長率-5.41%,越南-2.94%,馬來西亞-0.02%。
美國《紐約時報》「觀點與評論」周二(1日)刊登一篇寄自台灣的投書<台灣沒剩多少時間>(The clock is ticking for Taiwan),撰文者是曾在台灣擔任文化部長的作家龍應台。她以美國川普政府近期為解決俄烏戰爭對待烏克蘭的態度為引子直白示警,台灣可能因為川普想討好北京而成為美國的棄子。兩岸若無和平,台灣珍貴的民主也難保住。
觀光署統計,去年來台觀光旅客785萬7686人次,未能達標。以國籍論,成長率最多的日本42.35%,其次是阿根廷39.03%。新加坡的旅客衰退最多,成長率-5.41%,越南-2.94%,馬來西亞-0.02%。
美國總統川普主打「美國優先」政策讓台灣焦慮「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成真,《華爾街日報》29日報導稱,台積電追加千億美元投資讓台美關係回暖,美國近日在出口管制、軍事合作與外交措辭上的變化,使台灣燃起新的希望,台灣政府現已勇於期待川普支持台灣對抗北京。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75位學者26日發表捍衛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指出賴清德總統就任後,妖魔化大陸及以戴紅帽子激化台灣社會對立,打壓言論自由,呼籲民進黨政府懸崖勒馬。學者認為,兩岸要共好,至少政府應帶頭消弭反中情緒、尋求解套方式等4步要走。
「雙普通話」討論結束烏克蘭危機引起舉世矚目。在川普的壓力下,基輔接受美國提出的停火30天建議,俄羅斯普丁總統附和美國的提議,但戰場優勢帶來的底氣,讓他堅持原先的嚴苛條件。俄烏戰爭進入外交戰,背後涉及的大國博奕與世界格局的鬥爭,台灣不能只是隔岸觀火,而要從中尋找亂局中的生存之道。
「雙普通話」討論結束烏克蘭危機引起舉世矚目。在川普的壓力下,基輔接受美國提出的停火30天建議,俄羅斯普丁總統附和美國的提議,但戰場優勢帶來的底氣,讓他堅持原先的嚴苛條件。俄烏戰爭進入外交戰,背後涉及的大國博奕與世界格局的鬥爭,台灣不能只是隔岸觀火,而要從中尋找亂局中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