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核威懾的搜尋結果,共133筆
就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美國將重啟核武試驗」後不久,就進行了洲際彈道飛彈的試射。11 月 5 日凌晨,美國戰爭部和美國太空軍,從加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Vandenberg Space Force Base)進行了一次未攜帶武器的LGM-30G義勇兵3型(Minuteman III)的作戰測試發射。戰爭部表示,此舉是例行性的試射任務,以確保飛彈的可靠性、作戰狀態與精確度。
美國總統川普週五重申,美國將恢復核試驗,但當被問及這是否包括冷戰時期常見的地下核試驗時,他未直接回答。
國安局在送達立院報告中指出,共機今年1至9月踰越臺海中線、侵入我防空識別區逾3000架次,並擴增夜間活動,謀加大「常態」侵擾力度。今年4月共軍再度實施「環臺」軍演,「山東號」航艦、北部戰區編隊在西太平洋演練島鏈封控,結合爭訊、認知戰操作,渲染對臺封控實戰威懾;7月更首度在我「漢光」演習期間執行「聯合戰備警巡」,持續對臺侵擾挑釁。
沙烏地阿拉伯與巴基斯坦7日於利雅德簽署《戰略共同防禦協議》,規定其中一國受到攻擊,將視為對另一方的侵略行為,巴國防長暗示包括提供核保護在內。沙巴軍事合作協議將對美、印兩國安全環境造成影響。巴基斯坦與中國大陸關係密切,中國製武器5月間在印巴空戰大放異彩,該協議間接反映中國在南亞與中東地區影響力擴大的趨勢。
沙烏地阿拉伯與巴基斯坦7日於利雅德簽署《戰略共同防禦協議》,規定其中一國受到攻擊,將視為對另一方的侵略行為,巴國防長暗示包括提供核保護在內。沙巴軍事合作協議將對美、印兩國安全環境造成影響。巴基斯坦與中國大陸關係密切,中國製武器5月間在印巴空戰大放異彩,該協議間接反映中國在南亞與中東地區影響力擴大的趨勢。
二戰廣島、長崎遭投下原子彈已過80年,核武器的擴散仍未停止,世界上掌握核打擊能力的國家數量持續增加,投射方式也日益多元。雖然《禁止核武擴散條約》(NPT)僅允許美國、中國大陸、俄羅斯、法國與英國5國合法擁核,但目前全球至少有15國具備一定程度的核攻擊能力,其中包含未簽署NPT的國家,以及參與「核共享協議」的國家。後者透過與美國或俄羅斯合作,在戰爭爆發時可動用部署在本國領土上的核武器。
美國政府問責署(GAO)10日報告指出,由於新一代「哨兵」(LGM-35A Sentinel)計畫不斷延宕且成本失控,迫使美國空軍只能繼續讓服役超過半世紀的「義勇兵三型」(Minuteman III)洲際彈道飛彈延壽使用,預計延壽到2050年。
9月3日一場盛大閱兵對歷史的緬懷,更是對國家實力與未來方向的展示。透過這樣的場合,我們可以清晰地觀察到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其發展軌跡與戰略意圖。與其說是「霸權的轉變」,不如說是「多極世界格局中,一個穩健力量的崛起」。中國的崛起之路,核心在於「和平發展」與「自主創新」兩大主軸。
陸93閱兵大量展示了許多新型武器系統,涵蓋反介入/區域拒止、無人機作戰體系、戰略核威懾、傳統力量投送與新型防禦體系5大領域,這些裝備呈現高度數位化資訊整合、無人化與精準化的特徵,絕對不單只是汲取俄烏戰爭的經驗,而是發展已久。本週看了許多國內討論,酸言酸語不佔少數,然而,我始終認為鴕鳥、阿Q心態最要不得,知己知彼才有出路,本篇就從台海戰爭來想定,一次帶您看懂這些新武器的定位。
就在北京九三大閱兵儀式上,解放軍首次同步展示「東風-61」洲際彈道飛彈、「驚雷-1」(JL-1)空射型、「巨浪-3」JL-3)潛射型,以及「東風-31BJ」改良型陸基井版等多型新一代戰略核武。對於外界而言,這不僅是一場軍事展演,更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重塑戰略話語權。北京藉由公開展示東風-61,向國內外傳達「可信、可靠、足夠」的核武嚇阻能力,進一步強調陸、海、空基的戰略核打擊能力。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8月底視察一座自動化飛彈工廠,宣稱已建立自動化生產線大幅提升產能與品質。《朝中社》報導中也秀出整齊排列的彈道飛彈,這也是北韓近十年大力推動製造自動化的成果,已使其飛彈與核武能力快速躍進,美軍聞媒體報導強調,台灣曾是關鍵角色。
白宮官員於美國當地時間4日透露,美國總統川普5日將簽署行政命令,將國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改為其在1949年前所使用的舊稱「戰爭部」(Department of War),傳達美國隨時準備迎戰的訊號。對此,旅美學者翁履中今分析,戰爭部的價值將更多體現在可控戰場與敘事戰,而非大國對撞,「一但碰上如北京、俄羅斯等真正對手,風險報酬比則瞬間翻轉」。
中共九三閱兵甫落幕,這場軍武大戲在軍備展示的樣態上實屬空前,在「黨指揮槍」的體制運行下,大陸閱兵不可能和當下的中共政治脫節。閱兵由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決定在半年內達成各軍種代表單位參與閱兵,凸顯習仍操控中央軍委實權。
中共九三閱兵甫落幕,這場動員上萬名解放軍官兵的軍武大戲,在軍備展示的樣態上實屬空前,但我們必須了解在「黨指揮槍」的體制運行下,觀察閱兵不可能和當下的中共政治脫節。閱兵的本質就是部隊精神動員的程序,能由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決定在半年內達成各軍種代表單位參與閱兵,凸顯習仍在操控中央軍委實權。
退役的前國防部情研中心副主任、權威中共軍事研究專家孫秉中3日表示,中共閱兵展示100式主戰坦克及101式支援戰車,代表解放軍主戰戰車的發展已拋棄傳統「甲彈對抗」思維模式,朝「信火一體」思維轉型,形成「信息主導火力,火力反饋信息」的循環。未來的戰車不光只是攻堅主力而已,更是信息作戰體系中的「信息節點」,可將偵獲到的目標信息實時分享給其他各火力單位,透過AI人工智能的裁決並分發給最適當的火力單位來發揮打擊效能。
陸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的93閱兵儀式上,首次公開展示新一代「巨浪-3」(JL-3)潛射洲際彈道飛彈,成為中國大陸海基戰略核威懾的核心力量,射程超過1萬公里,涵蓋美國本土。
前國防部情研中心副主任,軍中著名的中共軍事專家,陸軍退役上校孫秉中表示,今天中共閱兵在陸上作戰群方面,100式主戰坦克是首次公開亮相的全新一代主戰坦克,據採用了無人砲塔、混合電驅動、主動防禦系統、無人僚車協同等前沿技術,代表著未來陸戰的發展方向;此外,101式支援戰車亦是全新的多功能作戰平台(新一代步兵戰車),負責為合成部隊提供伴隨火力支援、人員運輸和戰場支援,100與101共同構成解放軍新一代的陸戰核心組合。
陸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的93閱兵儀式上,解放軍火箭軍首次公開展示3款新一代洲際彈道飛彈:東風-5C、東風-31BJ、東風-61。國外軍聞網站認為這將大幅強化北京對西方國家的核威懾能力。由於中國大陸缺乏全球性的海外軍事基地網絡,長程武器尤其是洲際飛彈,成為其維持威懾與程程反擊能力的核心。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7日主持例行記者會。對於美國總統川普稱,希望中國參與削減核武庫,中方認為,既不合理也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