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楊光磊的搜尋結果,共17筆
為強化半導體實作人才培育,龍華科技大學禮聘前台積電研發長、素有「台積電六騎士之一」美譽的楊光磊為榮譽講座教授,他並以「台積電研發心法與人才觀」為題,在校內發表第一場演講,分享在半導體產業的經驗與洞察。他認為企業選才不應只看學歷,應重視個人特質與持續學習力,同時也勉勵學生勇於發展自我,為未來職涯奠定實力基礎。
台積電技術研發暨企業策略發展前資深副總羅唯仁,在台積電年資逾21年,今年7月退休後,有消息傳出,其可能出任競爭對手英特爾研發主管,就該傳言,英特爾與台積電都不回應。但曾在台積電任職的中階主管透露,掌握技術、機敏資訊的高管在離職或退休後,都有競業禁止條款限制,並給予補償,羅不太可能到對手公司工作。
疫情期間,與劉德音有40多年交情的美光執行長桑賈伊,曾替台灣業者「喬」過台積電產能。如今,他延攬劉德音進入董事會,被業界視為美光想贏得HBM戰役的關鍵一手。
台積電日前宣布加碼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折合約3.3兆元新台幣),引發市場疑慮,台積電股價不斷下殺,昨日跌破千元大關後,今(11)日早盤又下殺35元至963元,創下波段新低。知名外資分析師認為,台積電擴大美國投資並不是最糟情況,如果未來傳出台積電真要入股英特爾,建議投資人馬上出清台積電持股。
3月6日,全球媒體擠爆重慶南路上的總統府,就是要聽台積電(2330)董事長魏哲家如何解釋千億美元投資的「美積電」風暴。因為這筆投資大案,不只牽動一家企業命運,還扯上用盡全台灣資源、一整個世代人才所築起的護國神山,「矽盾」恐出現裂痕,揭起國安隱憂。
前台積電研發處長楊光磊4日表示,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能為川普政府的MAGA政策做到「美國國家安全」、「創造工作機會」的兩大執政目標,對美國有超級大好處;由於台積電一直是台灣的「矽盾」,也將因2成以上產能外移,改變台灣在區域安全上的角色,從好的面向思考,台灣目前承載全世界90%關鍵技術,在適度移往美國下,將能降低發生地緣政治風險的壓力。
台積電前研發主管林俊成(Lin Jun-Cheng)2023年3月加入三星,擔任半導體業務先進封裝事業副總裁,如今因為與三星的聘用合約於去年年底屆滿而離開。曾在台積電任職二十年的研發處長楊光磊曾透露,外國人很難在韓國生存,主因韓國人民族主義極重。
即使面臨美國強力制裁,大陸晶片業仍不斷提升技術實力,先前官方宣布可用自製DUV曝光機生產8奈米及以下的晶片,引發高度關注。對此,台積電前研發長、中芯國際前獨立董事楊光磊直言,中芯沒道理做不出8奈米晶片,7奈米也沒問題,但他對良率、效能及成本存疑。
工研院開設第4屆科技產業CTO研發高階主管研習班,號召科技業技術專家領軍,傳授勝任技術長CTO的秘訣。專家群包括改寫半導體發展史的「浸潤式微影之父」清大半導體研究學院院長林本堅、台達電子機電事業群技術長連監棠、前仁寶電腦資深副總龔紹祖、前研華技術長楊瑞祥、微軟台灣人工智慧研發中心技術長陳佩君、台大領導學程教授暨前台積電研發處處長楊光磊,及工研院跨領域專家群,培養產業最需要的技術商業化能力。
美國前總統川普日前受訪再度砲轟「台灣偷走晶片業」,但CNN一篇文章指出,事實絕非如此,「台灣絕非偷竊,而是透過遠見、努力和投資,發展了自己的半導體產業」。
受到美國技術管制,中國大陸本土晶片製造業正努力打破西方技術壟斷,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最近開設了中芯京城新廠房,積極地將國產半導體生產設備納入生產線。脫離美國技術的風潮正席捲中國大陸,中芯國際帶領一批半導體設備元件製造商努力克服半導體設備技術上的代差,大量的陸企加入了這場大會戰,這場半導體競爭將愈來愈激烈。
明新科大共同教育學院向教育部申請「iLink人文社會與產業實務創新鏈結計畫」,獲補助辦理4場系列「iLink大師講座」,日前最後一場邀台積電前研發長楊光磊,以「我的半導體人生」為題開講,他鼓勵人文社會領域的學生,運用科技及商業模式專業,結合科技與人文找到創新機會。
台積電在日本熊本與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的進度差異,一直都是外界熱議焦點。曾在台積電擔任研發處處長的楊光磊,以他在晶片業數十年來的觀察,直指亞洲的「儒家文化」才能完美契合現代晶片製造。
開南大學大師講座 24日邀請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于宏燦教授,以「躋世做人:生物人、法律人、社會人、科技人....我到底是哪種人?」為題,用字節跳動方式,分享各類生命故事與案例,啟發「做人」的各種面向。于宏燦為台大名譽教授,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專長為遺傳、族群遺傳、分子演化、比較基因體學研究。
「護國神山」台積電是不少人嚮往的夢幻企業,但口耳相傳的「10萬青年10萬肝,GG輪班救台灣」高壓環境也讓不少人詬病。曾在台積電擔任全球研發處處長的楊光磊在節目《斐姨所思》中坦承,這確實是長久以來的台積電文化,而台積電的學歷主義,是因為高階主管多是出自台大、柏克萊等頂尖學府,因此他們自然將此視為「成功方程式」。
台積電宣布已在實驗室成功做出下一世代技術,英特爾近日也喊話將用18A製程為微軟生產新晶片,並奪回全球先進晶片霸主地位。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表示,英特爾最新技術與台積電相比,像是高中生與博士之間的比賽,還說如果台積電美國廠補助拿太少,可以把先進設備移到日本,美國的部份就慢慢來。
除了工商業界示警台灣經濟發展「偏重半導體」,CTWANT記者訪查,教育界及學界也驚覺不妙,近來半導體產業的高薪與預聘制,已在高教界醞釀「逼師放人」歪風,再者博士搶進高中生就可做的事,學非所用,「每天像老鼠在打洞」,尖端人力偏重同一學科,造成其他學科斷層,不利其他產業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