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機械人的搜尋結果,共124筆
臺南紡織70年了!南紡董事長侯博明表示,世上會有永遠 的企業,但沒有永遠的產業,企業要生存就要勇於突破、不懼改變。南紡要成為百年企業,除紡織本業,還要走出更大格局。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7日開幕,京東集團主席劉強東繼2017年後,事隔8年再出席該大會。他表示,京東的無人倉儲與智能配送已趨成熟,在北京的分撿中心,90%已由機械人完成,明年4月京東將建立全球第一個全無人配送站。
本周全球股市偏震盪,多空之間力量拉鋸,標普500上漲近1.6%,高市早苗成為首相的效應在日股顯現,日經225指數,五天計上漲約3%,新興市場整體遜於成熟市場。
蘋果公司(Apple)執行長庫克(Tim Cook)訪中之際,傳該公司繼續削減對中國製造的依賴。外媒引述消息人士報導,蘋果正準備擴大其在越南的製造業務,藉此進軍智慧家居產品市場。
美國迪士尼樂園日前舉辦「迪士尼目的地業界推介會」,讓旅行同業掌握最新資訊及對產品更加了解,提升銷售競爭力。
經濟部產發署表示,在美國關稅、地緣政治風險與碳關稅等全球經貿環境變動下,全球供應鏈快速重組,扣件產業正面臨嚴峻挑戰。其中,璟鋒工業運用產業發展署「智慧機械-產業聚落供應鏈數位串流暨AI應用計畫」補助資源加速推動,提升整體生產效率及產品良率,目前已是賓士(Mercedes-Benz)、BMW等汽車品牌及BUFAB、BULTEN等國際扣件大廠直接合作的Tier 1供應商,也使海外訂單量成長了40%,出口額增加2億元。
漢瑞泰實業「小五軸訓練」以建立五軸CNC加工概念與培養實務能力為目標,課程核心著重於實機操作與程式編寫,帶領學員熟悉多軸運動特性、G/M碼應用及更多複雜平面的加工技巧。
日本總務省公布截至15日止,估計全國65歲或以上高齡者3,619萬人,較去年同期減少5萬人。雖然是兩年來首次減少,但他們占總人口比率,卻年增0.1個百分點至29.4%創新高,顯示人口老化問題變得更嚴重。
陸媒報導,「周杰倫概念股」巨星傳奇和「杭州六小龍」之一、智能機械人製造商宇樹科技共同打造的「巨星狗」,將在13日上海旅遊節開幕式花車巡遊首次公開亮相。
本周全球股市偏向區間震盪。成熟市場整體下跌0.3%,升勢面臨阻力。其中,美股近乎持平,歐洲及日本皆下跌0.6%,表現弱於美股。新興市場整體也近乎持平,但略優於成熟市場。新興亞洲上升0.2%表現最好,主要受到印度股市反彈的支持,但早前表現亮眼的上證綜合指數下跌2%;新興歐洲則是新興市場中表現最差者。
博大(8109)8月營收1.46億元,月持平、年增13.21%;累計前八月營收11.19億元,年增6.67%。博大指出,隨醫療、鐵道交通及高階工業等核心應用穩健成長,近期無人機電源產品亦開始切入市場,有望成為新一波成長動能。展望後市,訂單能見度已延伸至明年第一季,下半年可望呈現淡季不淡。
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公司於25日對蘋果(Apple)與OpenAI提起訴訟,指控iOS系統「排他性整合」ChatGPT,限制Grok等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的公平競爭,有市場壟斷之嫌疑。
8月中旬,北京「冰絲帶」場館舉辦了世界首屆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來自16國逾500部人形機器人參賽,展現人工智慧與機械工程的最新成果。這場運動會不僅展示技術,更是教育改革、敘事策略與公共參與的綜合體現。
大陸人形機械人技術逐步走向成熟,小鵬汽車董事長兼執行長何小鵬向陸媒表示,爭取小鵬明年成為中國第一批實現人形機械人量產的公司。
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公司於25日對蘋果(Apple)與OpenAI提起訴訟,指控iOS系統「排他性整合」ChatGPT,限制Grok等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的公平競爭,有市場壟斷之嫌疑。
2025年8月14日至17日,大陸在北京「冰絲帶」場館舉辦了世界首屆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來自16國、逾500部人形機器人參賽,展現人工智慧與機械工程的最新成果。這場運動會不僅是技術展示,更是教育改革、敘事策略與公共參與的綜合體現。
廣東天太機器人及戰略合作夥伴簽署全球首個具身智慧人形機械人訂單,規模涉及1萬台,這是全球人形機械人行業誕生以來,數量最大規模單筆訂單,向全行業宣告「規模商用」時代的到來。
由諾亞豪力打造的熱門影集《異形:地球》在全球上線6天後,累積觀看次數達 920 萬次,更霸榜 Disney+ 台灣 Top 3,引頸期盼的第三集在今(20日)已上線。 第三集《變形》劇情描述團隊帶著意外的貨物返家,展開一場令人不安的實驗,並發現了一項新能力。
面對人工智慧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倫理挑戰,信義文化基金會、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與國立台北大學共同主辦,信義房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協辦「2025全國大專校院倫理個案分析暨微電影競賽」,今年以「AI倫理」為題,分為「倫理個案分析組」與「倫理微電影組」,競賽總獎金高達新台幣9萬8千元,邀請全國大專院校學生在創作與分析中探討人工智慧的影響與責任,培養誠信、自律與查證能力,成為負責任的科技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