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歷年單月新高的搜尋結果,共132筆
金融市場熱絡,台股、美股大漲且新台幣持穩,助推金控獲利大爆發,金控雙雄10月獲利都比去年同期暴增。13家金控10月獲利出爐,單月大賺737.5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78.1億元或年增105.19%,累計前十個月稅後純益5,065.36億元,扣除原新光金前六個月虧損295.47億元後為4,769.89億元,排名史上同期第三高,僅次於2024年5,369.24億元、2021年5,275.9億元。
保發中心最新統計,9月總保費收入2,094億元、保險給付1,881億元,保費現金淨流入213億元,已連四月淨流入,壽險流動性穩當無虞。
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需求暢旺,經濟部統計處公布9月外銷訂單702.2億美元,再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30.5%,寫連八紅。統計處表示,今年全年創新高的機率相當大,同時,美國、東協接單金額也都創歷年單月新高。
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需求暢旺,經濟部統計處公布9月外銷訂單702.2億美元,再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30.5%,寫連八紅,統計處表示,今年全年創新高的機率相當大。同時,美國、東協接單金額也都創歷年單月新高。
9月出口再度出現大驚奇。大陸年底採購旺季來臨,9月電子零組件出口陸港金額劇增,財政部統計,9月對陸出口總值158.56億美元,五個月來首度超車美國的133.16億美元,重回台灣最大出口市場。
財政部9日公布,9月出口值542.5億美元,創歷年單月第3高紀錄,年增率33.8%,連續23個月正成長,造就第3季出口值1694.2億美元,成為史上最強一季;累計前9月出口金額達到4526.8億美元,年增率29,7%,預計10月就會提前超車2022年高峰,提前刷新歷年最佳成績。財政部統計處蔡美娜表示,科技產品訂單清晰可見,第4季可望延續氣勢持續正成長,高唱「四季紅」。
輝達等大廠再度合縱連橫AI基礎建設,有利台灣伺服器及台積電高階晶片供應鏈;而金價創新高、銅價站穩一萬美元,非鐵金屬價格震盪上升;低股價淨值比龍頭股逐漸獲得青睞,長假前雖湧現賣壓,但台股可用之兵不少。
人工智能(AI)衍生商機展現長尾效應,財政部9日將公布9月出口情況,預估9月出口值可能介於527億美元至552億美元、年增率則在30%至36%,即篤定可望維持連續第23個月雙位數高成長,也就是連23紅。
AI太猛!受惠人工智慧和高效能運算需求強勁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拉升,激勵資訊電子產業上游生產穩健提升。經濟部24日公布8月工業生產指數、製造業生產指數,皆創歷年同月新高,連18紅,年增率為14.41%與15.48%。
台股指數創歷史新高,融資餘額並未大增,指數將驚驚漲;外銷及出超金額大好,主要靠AI伺服器拉抬,而今年擴大資本支出的先進封裝設備族群,意味後續接單旺,二奈米耗材、探針等,加上記憶體及有政府釋單的電纜、軍工族群,聯準會利率會議後若拉回皆可注意。
台股9月意外頻頻改寫歷史新高,除外資買盤回籠、全球資金行情再起外,美股指數續創新高,也是成為多方氣勢穩定的重要因子,由於美股創高反映出市場定價對於2026年經濟動能成長與企業獲利回升的樂觀預期,上周四美國FOMC如市場預期降息一碼,政策利率降至4.00%~4.25%,因為非經濟衰退的降息,股市偏向樂觀解讀資金面,進一步支撐SP500指數創高,對股價形成正面支撐。
總體經濟分析:受到失業率上升風險影響,美國聯準會(Fed)本周宣布降息1碼,為去年12月以來首見,聯準會公開巿場操作委員會的成員,預估今年還有二次各1碼的降息,連同本次9月的降息1碼,今年共計降3碼,聯邦基金利率本次下降至4%,今年底預計下降至3.5%。
受惠7月綜所稅遞延繳款入帳以及暑假期間國人海外旅遊旺季,五大發卡銀7月刷卡金額全數創下歷年單月新高,其中中信、玉山、國泰世華銀均刷破千億元,中信銀單月刷出的1,260億元,更創下信用卡史上單月新高紀錄。五大發卡行7月合計刷破4,80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逾7成!
美股四大指數拉回整理,台股今(12)日開盤小漲,電子權值股休兵拉回,一度拖累指數翻黑,盤中台塑四寶、中小型記憶體、台玻(1802)等匯聚多頭人氣,指數一度衝上24263.92點,逼近歷史新高後,多頭開始追價謹慎,終場集中市場收24158.36點,上漲22.86點,成交值為4200.44億元;櫃買市場收242.36點,漲2.16點,總成交值1537.11億元。
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持續推進,加上美國延長對等關稅寬限期,客戶備貨或依舊強勁,7月出口566.8億美元,創下歷年單月新高,年增率42%,連續21個月正成長。累計前7月出口3399.4億美元,年增28.3%。
由於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持續推進,加上美國延長對等關稅寬限期,客戶備貨貨依舊強勁,7月出口566.8億美元,創下歷年單月新高,年增率42%,連續21個月正成長。
國內金控7月自結獲利陸續出爐,截至7日為止,已有8家公告獲利,累計2025年前七月共賺逾千億元,達1,519.89億元,中信、兆豐及玉山三家金控獲利進入200億元俱樂部;若從年成長情形來看,以玉山金較2024年同期成長逾3成,表現最亮眼。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陰霾未散,壽險業「現金為王」概念當道,截至今年5月,庫存現金年增率連兩月居高水位、均突破6%水準。
台股除權息旺季進入高潮,高股息ETF成為市場資金追捧焦點。根據集保結算所最新數據,富蘭克林華美FT臺灣永續高息(00961)上周受益人單周增幅高達55.98%,空降ETF人氣增幅榜冠軍。
美國關稅政策變數,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表示,雖然外部不確定性升溫,但在AI長期需求支撐及台灣出口數據亮眼加持下,台股基本面仍屬穩健。台股14日雖隨美股走跌,以22,614.97點作收,跌幅0.6%,但指數仍守穩5日線,顯示市場韌性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