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母乳哺餵的搜尋結果,共08

  • 餵母乳 有助寶寶認知發展

    餵母乳 有助寶寶認知發展

     台灣兒科醫學會根據研究指出,哺餵母乳有利於孩子的認知發展,並有助於減少呼吸道、腸胃道等感染性疾病,也可降低過敏性疾病發生機會,對寶寶來說是絕佳的保護外,媽媽也能得到好處,不僅可在產後快速瘦下來,還能減少乳癌等多種癌症發生機會。

  • 母乳哺育助寶寶認知發展 媽媽瘦身又防癌

    母乳哺育助寶寶認知發展 媽媽瘦身又防癌

    台灣兒科醫學會根據研究指出,哺餵母乳有利於孩子的認知發展,並有助於減少呼吸道、腸胃道等感染性疾病,也可降低過敏性疾病發生機會,對寶寶來說是絕佳的保護外,媽媽也能得到好處,不僅可在產後快速瘦下來,還能減少乳癌等多種癌症發生機會。

  • 腸病毒高原期恐拖到8月 疾管署曝「1情況」先別餵母乳

    腸病毒高原期恐拖到8月 疾管署曝「1情況」先別餵母乳

    今年腸病毒集中發生在新生嬰兒,迄今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已累計有6例,其中5例死亡,全數都是感染伊科病毒11型惹禍。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這一波新生兒腸病毒流行,約6月中達到最高點,目前正在高原期,且可能延後到8月才會脫離流行。疾管署也修訂「新生兒腸病毒醫療處置建議」,母親若疑似感染腸病毒,可考慮「暫緩」哺餵母乳。

  •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 創6年新高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 創6年新高

     腸病毒重症創6年來新高,全國今年累計7例重症中,就有5例為新生兒,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其中4例死亡。疾管署表示,此流行株具突變和基因重組,導致毒力增加,新生兒容易重症、死亡。疾管署緊急召開會議,修正母親感染腸病毒的「母乳哺餵建議」,由於母乳被證實可能含有腸病毒,當嬰兒未滿3個月,疑似感染或已染病媽媽,應停止哺餵母乳。

  •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創6年新高 疾管署修正母乳哺餵建議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創6年新高 疾管署修正母乳哺餵建議

    近期腸病毒疫情升溫,腸病毒重症創下6年來最嚴重,全國今年累計7例重症,其中就有5例為新生兒。疾管署本周緊急召開會議,呼籲孕產婦、新生兒落實防護措施,並修正「母乳哺餵建議」,由於母奶被證實可能含有腸病毒,當嬰兒未滿三個月,母親若疑似感染腸病毒,應「停止哺乳」。

  • 母乳神來之手 柳素真扮媽媽神隊友

    母乳神來之手 柳素真扮媽媽神隊友

     林口長庚醫院護理師柳素真臨床服務達44年,擔任產科專科護理師則有32年之久,有感於早年似是而非的哺乳資訊,令新手媽媽哺餵母乳躊躇不前,她在1995年接觸國際母乳會台灣總會後,以推廣母乳正確觀念為使命,將國外母乳正確觀念、母乳媽媽經驗分享給產婦,至今已指導過數千位產婦正確哺餵,被稱為「母乳神來之手」。

  • 「母乳神來之手」長庚柳素真 榮獲113年台灣傑出護理人員獎

    「母乳神來之手」長庚柳素真 榮獲113年台灣傑出護理人員獎

    臨床服務達44年的柳素真專科護理師,歷經產房及精神科護理師後轉任產科專科護理師32年,累積了豐富的產科經驗,並指導過數千位產婦正確哺餵,被暱稱「母乳神來之手」。她有感於早年似是而非的哺乳資訊,影響新手媽媽哺餵母乳躊躇不前,民國84年接觸民間母乳團體-國際母乳會台灣總會後,開始以推廣母乳正確觀念為使命,並將國外母乳正確觀念及社團母乳媽媽經驗分享給產婦。

  • 新手媽媽「石頭奶」乳房腫脹繃亮 泌乳顧問幫忙解難題

    新手媽媽「石頭奶」乳房腫脹繃亮 泌乳顧問幫忙解難題

    林小姐產後第3天開始雙側乳房就腫脹不適,且越來越不舒服,甚至連雙側腋下都腫脹不已,乳房的脹痛感讓其不敢自己將奶水擠出,她很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乳腺炎,故到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小兒部諮詢。經醫師詳細詢問,發現林小姐並沒有發燒的症狀,但是林小姐的乳房雙側雖沒有明顯發紅,但確實腫脹繃亮,診斷林小姐是乳房腫脹,也就是俗稱的石頭奶。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