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比重達的搜尋結果,共774筆
華碩前三季稅後純益331.5億元、EPS 44.63元,共同執行長許先越及胡書賓11日於法說會表示,華碩爭取到歐、美Tier 1的CSP(雲端服務供應商)客戶訂單,挹注AI伺服器業績一度占整體品牌營收達2成之多,也推升華碩在企業端業務翻倍增長,比重達3成高峰。
台股近期呈現高檔震盪走勢,市場關注2026年行情展望。玉山投顧、玉山投信11日舉辦年度展望會,看好資金行情延續及AI需求發酵,將持續帶動上市企業獲利創新高,挑戰5兆元大關,推算2026年指數高點有機會挑戰30,500點。
據觀察者網報導,當地時間11月10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在巴西貝倫正式拉開帷幕。來自近200個國家的政府代表、商界領袖、民間團體齊聚一堂,共商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方案。
橙的(4554)10月合併營收0.51億元,年增32.98%,續創歷年同期新高;累計1至10月合併營收4.2億元,年增30.26%,並已超越2024年全年水準。10月營收成長,主要受惠AM業務動能持續暢旺,因應冬季雪胎更換需求,帶動歐洲、美洲地區客戶訂單提前拉貨,加上公司近年深化歐洲地區「經銷+直營」雙軌策略轉型綜效;總計10月AM業務營收寫下歷年次高水準,營收比重達89.38%。
胎壓監測系統(TPMS)大廠橙的電子(4554)受惠AM業務動能持續暢旺,10日公布自結10月合併營收達5,056萬元,年增32.98%,續創同期新高;累計今年前十月合併營收達4.2億元,年增30.26%,提前超越2024年度合併營收水準。
玉山金控今(10)日召開法人說明會,公布2025年第三季營運概況,自結淨收益677.5億元,稅後淨利成長25.4%達262.0億元,獲利表現強勁。每股稅後盈餘(EPS)1.62元、股東權益報酬率(ROE)13.6%、資產報酬率(ROA) 0.84%。
群聯(8299)法說會後,美系外資最新報告指出,看好群聯將持續受惠於全方位強勁的NAND需求,以及控制器市占率的穩健提升,帶動營收與毛利率雙雙擴張,維持「優於大盤(Overweight)」評等,目標價1000元。激勵今(10)日股價早盤即強勢拉上漲停。
大陸《環球時報》報導,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召開前夕,貝倫氣候峰會當地時間6日至7日,在巴西貝倫舉行,主要議題包括氣候與自然、能源轉型、《巴黎協定》10周年評估、國家自主貢獻與氣候融資等。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出席。「中國呼籲取消綠色產品關稅。」成為多家外媒報導標題,丁薛祥在會上提出3點建議,包括把握正確方向、落實氣候行動、深化開放合作。
顯卡等新品出貨大爆發,帶動台灣對美10月出口值跳升至逾200億美元,是史上首見。財政部7日公布10月海關進出口統計,對美出口金額211.4億美元、年增1.4倍,雙創統計以來新高,財政部表示,美國已穩居最大出口市場。
天鈺(4961)今(7)日舉辦法人說明會,董事長林永杰大方分享,公司首款AIoT晶片在第三季已經正式進入量產出貨,未來將成為推升Non-Driver業務占整體營收比重達50%的關鍵動能,天鈺目前Non-Driver業務佔比約47%。談及整體營運,他強調:「我覺得應該真的是谷底了,明年會努力讓公司的表現能夠更好一些。」
OPPO新旗艦Find X9 Pro與Find X9上周末於全台指定通路正式開放交機,吸引大批消費者搶先體驗。以台北三創旗艦店為例,單日交機人數較前代機種翻倍成長,創下近年單店新高紀錄,展現OPPO旗艦新機開賣的強勁氣勢。
華邦電(2344)5日舉行法說會,繳出單季及前三季轉虧為盈的成績單,總經理陳沛銘表示,隨AI滲透與車用、工控需求擴大,記憶體產業已進入上行循環,DDR3與DDR4合約價漲勢可望延續至2026年。
儘管台股4日遭逢獲利了結賣壓,資金持續集中電子股,記憶體族群中的旺宏(2337)表現相對部分記憶體指標股強勢,摩根士丹利證券續看多前景;美律(2439)後市展望優於預期,股價在大盤下挫中逆勢收紅。
愛普*(6531)今(4)日召開法說會,公布2025年第三季財報,整體表現亮眼。第三季合併營收達新台幣14.95億元,年增17.3%;毛利率46%,較上季提升3.76個百分點;營業利益3.81億元,營業利益率26%,季增5.12個百分點。受惠核心業務動能強勁,加上美元對新台幣匯率回穩、利息收入及金融資產評價利益等業外貢獻,單季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刷新歷史紀錄,達7.06億元,每股盈餘(EPS)4.35元。
連接器廠優群(3217)公布第三季財報,受惠於DDR5滲透率持續提升,第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4.21元,寫單季新高紀錄,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8.53億元,年增15.74%,EPS為9.47元。
印度股市近期反彈強勁,顯示短期多頭趨勢延續。投信法人指出,隨印度央行啟動降息,銀行類股漲勢凌厲,領先大盤表現;中小型股則相對疲弱,顯示資金偏好集中於大型藍籌股,市場呈現分化格局,印度股市維持中性偏多的看法,建議分批布局印度基金。
過去聽到貿易戰,都是美歐兩強在打,他們為牛肉、香蕉出口問題大打出手,互加關稅鬧得沸沸揚揚,這是1990年代前後的事了,此外,沒有任何國家能和美國對抗,只能俯首稱臣,乖乖聽話。時移勢易,如今能和美國打貿易戰的只剩下大陸了,自川普以來已打了快十年了。
台股集中市場10月31日以28,233點作收,完美收官,單月大漲2,412點,不僅創下史上第二大單月漲點,更締造歷年最亮眼的「十月行情」;全月成交量達10.89兆元,居史上單月成交量第三高,僅次於2021年7月的12.38兆元與2021年5月的11.01兆元。
被動元件通路商堡達(3537)應主管機關要求,公告9月自結損益,公司自結單月稅後純益1,000萬元,年增34.13%,每股稅後純益0.18元,年增34.16%,在被動元件產業市況加溫下,堡達單月獲利超過上半年。
受惠AI新創與大型企業算力需求飆升,美國三大CSP(雲端服務供應商)Google、微軟、Meta上季(7至9月)雲端事業營收全面優於預期,三大業者紛紛調高資本支出,法人指出,這波AI基礎設施投資潮正持續升溫,將催化台系AI伺服器供應鏈,包括鴻海、廣達、緯創、緯穎等廠商,皆可望受惠於三大雲端巨頭的擴產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