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汽車銷售量的搜尋結果,共79筆
日本豐田汽車5日上修全年營業利益預估,在樽節成本以及混合動力汽車熱賣之下,將有助於把美國新關稅政策所帶來的利空降到最低。
日本豐田汽車27日宣布,9月全球產量成長幅度至少在10%以上,已連續4個月都是增加的,主要是豐田最大市場美國的銷售量與產量都在成長。今年前9個月期間,豐田汽車共賣出780萬輛汽車,年增率為5%。
根據韓國1日官方資料,人工智慧AI持續在全球引領風潮下,晶片需求依然強勁,讓韓國9月出口成長率,重寫14個月以來新高,遠遠超乎市場預期。
根據韓國30日官方資料,當地8月工業生產跟7月相比一樣,但零售銷售的月減率,卻創18個月以來最大。同樣地,日本8月製造業產出的降幅超乎預期,零售銷售也出現3年多來以來的首次減少,故經濟前景變得更加嚴峻。
彭博社周二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自7月中旬在印度開賣以來,僅收到600多輛電動車訂單,不如公司內部預期。
路透社五日報導,預計本周即將公布最新財報的豐田汽車以及本田汽車,將會受到美國新關稅政策的影響,雖然混合動力汽車很受到國外車主的喜愛,但輸美的汽車售價可能大增,也考驗著消費者的忠誠度。
繼國安顧問也赴美之後,韓國貿易談判代表團指出,目前跟美國之間的協商已經來到最重要的階段,隨時都可能會有各種結果出爐。消息傳到21日的韓國股市,大盤開高後就震盪走高,盤中最高一度漲至3,211.14點,目前在3,205.54點,漲17.47點或0.55%。另外,韓元也走升。
韓股17日上演多空大戰的場景,大盤雖開高在3200關卡以上,但獲利了結的賣壓隨即出籠,不過最後還是多方略勝一籌,韓股收3,192.29點,小漲5.91點或0.19%。另外,韓元走貶,外資買超501.3億韓元。
韓股17日上演多空大戰的場景,大盤雖開高在3200關卡以上,但獲利了結的賣壓隨即出籠,目前,韓股在3,185.51點,微幅下跌0.87點,幾乎在平盤位置。另外,韓元走貶。
美聯社15日指出,為了減少成本,日產汽車打算關閉位於日本追濱(Oppama)的旗艦工廠,並將所有產線轉移至日本西南部的另家車廠。
礙於美國新關稅政策過於太不確定,中國大陸的比亞迪已傳出,暫停在墨西哥建造大型車廠的計畫。不過,這家全球最大的電動車製造業者也表示,還是會繼續耕耘北美或南美市場,但尚未有具體時間表。
全球三大著名信評公司之一的穆迪(Moody's),六日把日產汽車集團的評級,從Ba1下修至Ba2,投資展望還是維持負的沒變。不過,這家陷入經營困境的日本大車廠,正努力想扭轉不利的局勢。
Honda為了持續讓消費者感受到自由移動的樂趣外,將「環境」與「安全」領域的相關行動視為最優先事項,並訂下宏大的目標,在2050年前實現所有產品與企業活動的碳中和,以及交通事故零死亡的願景。
日本第三大車商日產(Nissan)13日盤後公布截至3月底止2024年度財報,因川普關稅等因素讓其創歷來最大淨虧損,為此累計裁員增至2萬人。第二大車商本田也受關稅衝擊,本年度獲利將大減6成。
日本第三大車商日產(Nissan)13日盤後公布截至3月底止2024年度財報,因川普關稅等因素讓其創歷來最大淨虧損,為此累計裁員增至2萬人。第二大車商本田也受關稅衝擊,本年度獲利將大減6成。
日本豐田汽車八日預測,本財年獲利恐怕會大幅度減少21%,原因是美國總統川普的新關稅政策,加上日圓匯價長期看升,雙雙重創市場對混合動力汽車的強勁需求。
現代汽車集團二日表示,現代與起亞四月在美國一共賣出去的汽車數量,因休旅車款受到當地民眾的喜愛,故總銷售數量較2024年同期成長16%。也就是說,上個月現代和起亞在美國共售出162,615輛汽車,去年同期則是139,865 輛。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不分敵我大打關稅戰,引起全球市場動盪。美國聯準會官員示警,關稅措施短期內不可避免會助長通膨,但看來會是短暫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分析,美國經濟成長趨緩,但預期不會出現經濟衰退。至於汽車關稅,外媒直指恐衝擊美國3大底特律本土車商;義大利超跑車商法拉利也宣布提高10%進口美國車價。
路透社接獲爆料,跨國車廠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的母公司印度塔塔汽車(Tata Motor),本來想在印度南部投資10億美元興建的廠房內生產電動車,但現在已暫停。據悉,捷豹路虎無法在當地拿到品質好且價格也好的零組件,再者,電動車的市場需求也沒有很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