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警機構行政執法程序規定的搜尋結果,共24筆
中國和菲律賓在南海主權爭議再起。中國海警指責菲方公務船20日侵闖黃岩島領海,導致中國海警採取反制措施,發射水炮警示驅離,手段正當合法。此外,中國海警也指控菲方多艘船隻15日至18日在半月礁、艦長礁「非法侵權挑釁」。
中共海警局6月15日公布實施「海警機構行政執法程序規定」後,與菲律賓在南海對峙情勢加劇。8月19日中國大陸海警船與菲律賓海巡署船艦在南海仙賓暗沙周邊海域發生碰撞,導致兩艘菲國海巡船艦受損並危及人員安全。外交部呼籲以和平方式解決紛爭,避免區域緊張局勢升溫。
菲律賓、加拿大、美國及澳洲7日首度在菲律賓主張的南海專屬經濟區(EEZ)內舉行4國聯合軍演,以強化彼此間的協同作戰能力。此前菲律賓與日本在南海舉行「海事合作活動」演習。在南海爭端上,菲律賓與美日加澳共同應對中國在南海行動,南海的對峙有愈演愈烈之勢。
菲律賓、加拿大、美國及澳洲7日首度在菲律賓主張的南海專屬經濟區(EEZ)內舉行4國聯合軍演,以強化彼此間的協同作戰能力。此前菲律賓與日本在南海舉行「海事合作活動」演習。在南海爭端上,菲律賓與美日加澳共同應對中國在南海行動,南海的對峙有愈演愈烈之勢。
仁愛礁(Second Thomas Shoal,第二托馬斯礁)正成為南海中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地緣政治和法律爭端的核心地帶。在這個島礁上,菲律賓正在與中國進行對抗,這一行為已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最近,北京和馬尼拉就如何緩和這一緊張局勢進行會談。雙方商定一項臨時安排,菲律賓於7月27日對於海軍陸戰隊所在的馬德雷山號登陸艦(BRP Sierra Madre)提供必需物資補給。儘管達成這項臨時協議,但雙方均未放棄各自對南海更廣泛權利的主張。
近幾年來中美關係持續惡化,兩岸關係也更趨緊張,在多次的環台軍事演習與離島登船檢查之後,並參考中國與菲律賓南海島礁爭議,一批長期關注台海問題的智庫與學者們認為,中共有可能採取壓迫性的強制隔離與封鎖,來取代直接的軍事攻擊。這種海上封鎖或隔離將以中國海警為主力,對進出台灣的船舶實施登船檢查,而這種全新的方式應對起來並不容易,台灣應該盡早做好準備。
中國大陸海警局4日指出,日本「鶴丸」、「善幸丸2」號漁船和數艘巡視船,2日至4日先後「非法進入我釣魚島(編按:釣魚台)領海」,大陸海警艦艇依法對其採取必要管控措施並警告驅離,強調將繼續依法在展開海上維權執法活動。相較於我澎湖籍大進滿88號漁船遭大陸海警艦艇登檢,連船帶人帶回泉州查扣,民進黨政府竟無任何積極因應作為,名嘴歷史哥李易修怒轟,海巡署不但卸責,竟連釣魚台主權都直接賣了。
大陸海警船為阻止菲律賓軍方對仁愛礁上菲律賓坐灘軍艦補給,日前爆發衝突,造成1名菲律賓海軍陸戰隊士兵受傷。菲律賓剛開始態度十分低調,國家海事委員會主委貝爾薩明定調並非武裝攻擊,但數日後態度丕變,小馬可仕總統稱,「不會被任何人欺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宣示衝突「是一次侵略性的、非法的武力使用行為」。
大陸海警船為阻止菲律賓軍方對仁愛礁上菲律賓坐灘軍艦補給,日前爆發衝突,造成1名菲律賓海軍陸戰隊士兵受傷。菲律賓剛開始態度十分低調,國家海事委員會主委貝爾薩明定調並非武裝攻擊,但數日後態度丕變,小馬可仕總統稱,「不會被任何人欺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宣示衝突「是一次侵略性的、非法的武力使用行為」。
澎湖籍漁船「大進滿88號」昨(2)日晚間因闖入正值休漁期的陸方水域作業,遭大陸海警包圍登檢,隨後更被連人帶船押回福建泉州的圍頭港,透過照片可清楚看到一旁還有一艘編號「14079」的陸方海警船貼緊「看管」。金門海巡隊今(3)日則正常執勤出海巡航,雷達持續監控我方周圍海域,並未特別加強警戒等級,不過仍在社群軟體群組提醒釣客注意陸海警「第三號令」,切勿「出線」作業。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2023年下令將中菲南海爭執「非軍事化及國際化」後,菲國政府在南海議題即採取透明化的宣傳,鋪陳有利的外交論述,以及對中國在南海的強硬措施或挑釁作為主動抵制與回擊。中國海警局於5月15日公布《海警機構行政執法程序規定》,自6月15日施行,在海警認定的管轄海域,可登檢扣押涉嫌違反其出入境管理規定的外國籍船舶與人員。新規劍指南海周遭的菲律賓、越南,其用意在提供第一線海警執法依據,以因應升溫的南海勢態。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2023年下令將菲律賓與中國的南海爭執「非軍事化及國際化」後,菲國政府在南海議題即採取透明化的宣傳,鋪陳有利的外交論述,以及對中國在南海的強硬措施或挑釁作為,進行主動的抵制與回擊。中國海警局於5月15日公布《海警機構行政執法程序規定》,自6月15日施行,在海警認定的管轄海域,可登檢扣押涉嫌違反其出入境管理規定的外國籍船舶與人員。新規定劍指南海周遭的菲律賓、越南,其用意在提供第一線海警執法依據,以因應衝突升溫的南海勢態。
中共海警局15日起依據「海警法」公布實施「海警機構行政執法程序規定」,明訂其海警可在其認定管轄海域內登檢扣押涉嫌違反出入境規定的外國籍船舶與人員,引發各國高度關注。規則實施後17日便爆發大陸海警船與菲律賓船隻碰撞,造成多名士兵受傷。外交部呼籲,雙方以和平方式解決紛爭。
中國大陸海警表示,菲律賓一艘運補船非法「闖入」中國南沙群島仁愛礁鄰近海域,已依法對菲方船隻採取「管制措施」。香港電台報導,中國海警聲稱,今天(17日)清晨6時左右,菲律賓運補船無視中方多次警告,違反《國際海上避碰規則》,「故意」危險接近中方正常航行船隻,導致發生擦碰,責任完全在菲方。粉專「歷史哥澄清唬」指出,菲軍6艘船搶灘全部失敗,還被大陸海警繳獲了8支自動步槍,被打得全軍覆滅。
據中國海警局消息,6月17日,菲律賓違背承諾,派出1艘運補船、2艘充氣艇非法闖入中國南沙群島仁愛礁鄰近海域,企圖向非法「坐灘」軍艦運送物資。其間,菲運補船危險接近、蓄意碰撞中方正常航行的船隻。中國海警局新聞發言人甘羽當天下午發表談話稱,中國海警對菲船艇依法採取警告攔阻、登臨檢查、強制驅離等管制措施,處置合理合法、專業規範。根據公開報導,這是中國海警首次對菲船隻實施「登臨檢查」。
中菲南海主權爭議持續延燒。菲律賓政府14日向聯合國遞交申請,要求延長菲律賓在南海的大陸棚,以便在與中國就南海相關的主權爭議中更好地維護自己的主權和國家利益。與此同時,大陸海警15日發布新規,可不經審判就扣押非法越界船隻。
在一個月前發佈的中國《海警機構行政執法程序規定》已於6月15日正式生效,根據新的規定,被認為「非法進入」中國領海及有主權爭議的南海島礁海域的外國船舶與人員將被扣留審查,拘留時間最長可達60天。此一新規不僅遭到菲律賓等與中國在南海有主權爭議國家的反對,專家亦警告可能因此爆發南海戰爭。
據美國之音報導,菲律賓政府6月15日正式向聯合國遞交申請,要求延長菲律賓在南海的大陸架,以便在與中國就南海相關的主權爭議中更好地維護自己的主權和國家利益。
「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於13日至15日舉行,會後聯合公報重申,維護台海的和平穩定對國際的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呼籲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議題。外交部指出,這是G7領袖連續第4年強調此立場,台灣身為印太區域的重要國家及負責任的國際社會成員,將持續與G7成員國及理念相近國家攜手合作,強化全球民主陣營的韌性。
大陸將於15日正式施行《海警機構行政執法程序規定》,可畫設臨時緊戒區,逕行驅離及使用武器,海巡署表示,此舉嚴重違背國際法及相關國際慣例,將與國防部共同嚴密監控沿海情勢及陸船動態,以捍衛漁民安全及國家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