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海運市場的搜尋結果,共211

  • 榮運 前三季獲利年增近2成

     榮運(2607)於11日董事會通過114年第三季財務告,前三季合併營收129.85億元、年減19.69%,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為24.63億元、年增19.71%,第三季因為辦理現金減資,依減資後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計算之每股稅後純益(EPS)為2.72元。

  • 萬海Q3每股賺4.15元 Q4續旺

    萬海Q3每股賺4.15元 Q4續旺

     萬海航運11日公告第三季財報,稅後純益116.39億元,季增9.81倍、年減36.85%,受惠油價下滑、匯兌利益回沖與利息收入等業外收入挹注,每股稅後純益(EPS)達4.15元,較第二季增加3.77元。

  • 《航運股》萬海第三季淨利逾百億元 EPS為4.15元

    萬海(2615)第三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16.39億元,每股盈餘4.15元,較上季增加3.77元;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1,069.72億元,年減11.06%,營業淨利268.92億元,年減28.25%;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214.48億元,年減38.05%,每股盈餘為7.64元。萬海指出,今年前三季全球海運市場受到美國關稅及地緣政治等多重挑戰,導致公司營收與淨利較去年同期減少。然而,公司憑藉優異的成本控制與靈活應對,仍繳出每股盈餘7.64元的成績。

  • 《航運股》台驊控股10月營收年減3成 11月海運運價有望回彈

    台驊控股(2636)10月合併營收14.89億元,月減1.02%,年減30.39%;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為175.32億元,年減17.52%。面對關稅政策不穩多變、全球經濟需求疲軟及運價低檔的挑戰,台驊控股指出,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持續下,特別是美歐消費需求疲弱,加以貿易與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仍高,使景氣與貨量回升面臨挑戰。近期亞洲主要航線海運價格短期上行,反映船公司調整運力及市場供需結構階段性改善。整體而言,11月海運市場可能出現「運價短期回彈」情形,但能否轉化為貨量與營收成長仍待觀察。

  • 中菲行10月財報出爐 海空運貨增卻受匯損拖累

    貨代業者中菲行(5609)今(6)日公告2025年10月營收23.41億元,月減5.88%、年減14.8%,雖然空、海運貨運量年增一成,但營收受到匯率換算影響;累計前10月營收240.66億元、年增7.44%,空、海運貨運量仍較去年同期增加二成。

  • 《航運股》中菲行10月貨量增1成 營收23.41億元

    中菲行(5609)10月營收23.41億元,年減14.8%,10月份空、海運貨運量持續增加,較去年同期成長1成,但是受到匯率換算影響,營業額的成長受到影響;累計前10月空、海運貨運量較去年同期增加2成,集團營業額則為240.66億元,年增7.4%。

  • 海運業估年前迎出貨高峰

     陽明海運董事長蔡豐明23日表示,受中美貿易關稅戰、通膨等多重因素影響,海運市場變化快且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川習會10月底可望在韓國談判進展,是海運界關注焦點。陽明看市況,10、11月是歐美航線傳統淡季,貨量也比較淡,接下來期待過年前有一批出貨高峰,12月之後應該就可以看到。

  • 回應美國徵收港務費 陸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維護中國海運企業合法權益

    回應美國徵收港務費 陸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維護中國海運企業合法權益

    據大陸「交通運輸部」微信公眾號消息,今天(10月19日)上午,以「協作共促全球航運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2025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在上海開幕。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出席並致辭。大陸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部長劉偉,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出席並作主旨演講。針對美國對中國加收港口服務費,劉偉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停止對中國海運業的一切無理打壓。

  • 美線運價破冰 航運谷底反彈

    美線運價破冰 航運谷底反彈

     全球海運市場在10月下旬出現轉折信號,中美兩國相互課徵港口費,引發美國航線運價急漲;歐洲線跌至損益平衡線後出現止跌回穩;加上以巴戰火後的重建題材帶動中東區域運輸需求,市場氣氛明顯轉暖。

  • 港口費燃戰火!陸官媒喊話美:合作共贏、平等磋商

    港口費燃戰火!陸官媒喊話美:合作共贏、平等磋商

    中美14日起相互加徵港口服務費,也讓雙方貿易戰火延燒到航運領域。大陸官媒15日發文表示,中國採取反制措施,並非為升級摩擦,是為維護國際海運市場的公平與正義。若任由美方霸凌行徑肆意妄為,國際海運規則將被侵蝕。該文也喊話,「單邊主義終將走入死胡同,合作共贏才是通向未來的航道。」

  • 《類股》運價不振 貨櫃三雄9月營收走軟

    運價第三季旺季不旺,貨櫃三雄公布9月營收均較去年同期下滑2成以上,長榮(2603)年減32.52%,陽明(2609)年減40.94%,萬海(2615)年減26.46%。

  • 《航運股》海運衰退較大 台驊控股前三季營收年減16.08%

    台驊控股9月合併營收15.04億元,月減4.08%,年減35.75%;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為160.43億元,年減16.08%。儘管全球運輸市場運價持續下調、需求仍顯疲弱,公司透過多區域服務網絡與客戶基礎優勢,穩定掌握貨量並控制營收降幅,整體營運表現仍屬穩健。

  • 運價低迷 貨櫃三雄度小月

    運價低迷 貨櫃三雄度小月

     貨櫃海運三雄長榮、陽明、萬海9日同步公告9月營收,受到國際海運市場運價持續下修的影響,三雄連續兩個月營收呈年月雙減。陽明表示,航運市場短期內運價走勢,將視中國市場黃金周後復工、拉貨力道而定。

  • 救價!中美航線10月取消航次破表

     消減運力控艙救運價,船公司10月美中航線計劃停航次數破表。貨代業者引用分析機構project44最新研究報告,10月從中國至美國計劃取消67個航次,從美國至中國取消更多達71個航次,雙雙超越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高紀錄。

  • 《航運股》中菲行前3季營收年增10.6%

    中菲行(5609)9月營收24.86億元,月增1.2%,年減5.4%;雖然9月空、海運貨運量持續增加,皆較去年同期成長將近2成,但受到匯率換算影響營收表現。累計前三季空、海運貨運量較去年同期增加超過2成,營收為217.26億元,年增10.6%。

  • 陽明:下半年市場觀望 出貨動能偏弱

     陽明海運25日法說會強調,關稅、地緣政治兩大變數,影響全球海運市場走向。因為關稅戰,客戶提早拉貨,今年淡季提早,上海貨櫃運價指數SCFI 19日已跌至今年最低點,展望第四季壓力大、不樂觀,歐美主要航線進入傳統淡季,加上美中關稅協議遲未定案,市場觀望情緒濃厚,預期出貨動能偏弱。

  • 《航運股》台驊控股8月營收15.68億元 海運觀察9月GRI啟動後備貨需求

    台驊控股(2636)8月合併營收15.68億元,月減9.2%,年減40.05%;累計1至8月合併營收為145.39億元,年減13.34%。8月以海運及中歐鐵路減少幅度較大,年減50%及63%,空運相對有撐,且較上月小幅成長。台驊指出,海運市場因美國地區在8月需求放緩與艙位供給增多,運價維持低檔,市場表現承壓。進入9月後,隨著航商啟動一般運價調整措施(GRI),行情出現回升,後續能否隨備貨需求延續,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 《航運股》運量增2成惟受匯率影響 中菲行8月營收持平

    中菲行(5609)8月合併營收24.56億元,月增3.5%,年減0.4%,主要由於台幣兌換美金大幅升值,平均匯率由去年同期的32.30元升值到今年8月的30.14元,大幅增加6.7%,因此雖然8月空、海運貨運量皆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2成,但是受到匯率換算影響到營收;累計前8月合併營收192.39億元,年增13.0%。

  • 陽明董事長蔡豐明:扎根利基市場 抗海運四挑戰

    陽明董事長蔡豐明:扎根利基市場 抗海運四挑戰

     陽明海運董事長蔡豐明上任至今滿周年,帶領團隊歷經美國關稅大戰,美國線價量動盪最大的一年。蔡豐明表示,目前看8月底、9月訂艙有增加,審慎期待第三季耶誕節等年終需求拉尾盤,但第四季關稅通膨可能影響美國線消費端,仍需觀察。

  • 萬海Q2每股賺0.38元 H2看旺

     萬海航運受關稅與匯損影響,第二季稅後純益10.77億元,季減87%、年減90%,EPS約0.38元;上半年稅後純益98.09億元、年減39.42%,EPS為3.5元。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