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減法工程的搜尋結果,共11筆
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分署7日於石門水庫依山閣舉辦「台灣降壩經驗與未來展望研討會」,聚焦於新竹縣尖石鄉秀巒防砂壩降壩,北水分署經完整調查規畫、模擬與監測程序後,採取「師法自然、減法工程」的新理念,更在民國113年完成第一階段切口降壩。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分署副署長郭耀程表示,降壩除了將粒料逐步排除,未來可達到替換攔沙壩功能,幫助河川完整、生態復育。
新北市板橋區府中遊龍陸橋景觀電梯「接雲梯」去年10月電梯墜落,釀成2人受傷。新北市政府推動城市減法工程,決議拆除府中遊龍陸橋,歷時近1個月拆除工程,於12日全面拆完,縣民大道的街景也更開闊明亮,呈現嶄新市容面貌。
新北市政府積極推動城市減法工程,於1月18日拆除完成土城區中華陸橋,是新北市升格以來拆除的第58座人行陸橋,全市目前剩下96座人行陸橋。
新北市政府積極推動城市減法工程,再拆除1處使用率低且老舊的陸橋。中和區中和高中陸橋已於本月8日完成卸除作業,周邊人行道等設施也已恢復使用,該陸橋是新北市升格後拆除的第56座人行陸橋,全市目前剩下98座人行陸橋。
板橋大東街早年架設50塊老舊招牌,長期風吹日曬,使得招牌鏽蝕、破損,里長擔心招牌砸傷行人,6月中議員要求工務局排期拆除,新北市長侯友宜親口允諾「該拆就拆」。豈料,過了4個月,招牌依舊「不動如山」,議員抨擊市府行政效率低落。對此,工務局長馮兆麟打包票10月底全數拆除。
新北市政府推行交通人本政策,建構無障礙環境,積極推動城市減法工程,本月再拆除1處使用率低且老舊的陸橋。新店區寶橋路通用陸橋已於7日清晨功成身退拆除,13日已將周邊人行道等設施恢復。該座陸橋是新北市2010年升格後,拆除的第55座人行陸橋,全市目前剩99座人行陸橋,市府將持續營造以人為本的友善通行空間。
新北市政府積極推動城市減法工程,再拆除1處使用率低且老舊的陸橋。新店區寶橋路通用陸橋已於本月7日清晨功成身退拆除,13日周邊人行道等設施恢復,該陸橋是新北市升格後拆除的第55座人行陸橋,全市目前剩下99座人行陸橋。
新北市八里區大崁陸橋因橋體老舊、使用率低,原已由區公所封閉試封閉,不過受到0403花蓮大地震及餘震影響,養工處日前巡查時發現裂縫,因此決定緊急決定執行拆除工程,預計將在本月7日、8日及17日、18日等4天的每晚11時到翌日清晨6時做大梁卸除及墩柱吊離。
新北市政府推動城市減法工程,自2010年改制升格迄今,陸續拆除52座老舊且使用率低的人行陸橋。位於板橋、中和交界的民族陸橋興建完工已有41年之久,17日清晨養工處完成拆除作業,讓街景豁然開朗,呈現嶄新市容面貌。
新北市政府積極推動城市減法工程,拆除老舊且使用率低的陸橋。服務41年的板橋區民族陸橋於今(17)日清晨功成身退,讓板橋民族路及中和中山路3段街景豁然開朗,呈現嶄新市容面貌。
台東森林公園占地280公頃,擁有草地、森林及湖泊等多樣景觀,是台東市區重要觀光及休憩景點,過去20年間礙於經費難一次到位,園區建設東拼西湊,為此,台東縣政府投入近億元經費,針對蛋黃區7.8公頃改造,採永續、生態及減法設計,預計明年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