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濱海作戰指揮部的搜尋結果,共18筆
國軍自李登輝總統時期至今,歷經3次大規模精簡,直到2014年的「精粹案」後底定總兵力員額為21.5萬人歷經11年未變,近年來對美軍購各型新式武器陸續服役,且經義務役役期重新恢復為1年,讓國軍編制人力開始小幅增加。立法院明天將邀國防部長顧立雄前往報告「國軍編現比提升之具體方案及因應作法」,根據報告指出,國軍編裝逐年調整增加,已比起110年增加1萬餘員
美國售我的66架F-16V戰機,已有2架原型機在南卡生產線出廠,美方明年是否能如期將66架交予台灣?空軍參謀長李慶然20日坦言「風險很高」。據指出,依規畫,美方應於今年、明年度各出廠26架、38架戰機,明年底以前66架交機、飛抵台灣,但目前出廠與交機進度均延宕,F-16V戰機至今1架都未交運抵台。
海軍海鋒大隊爆出汰除的上兵遭中共女特工「楚亭」色誘交往吸收,再透過現役蔡姓同袍翻拍大量雄二飛彈操作書交付女特工的重大洩密案。顯示大陸情治單位,正試圖尋找破口,突破這個讓大陸海軍如芒刺在背的重要單位,國軍不可不提高反情報作為。
根據國防部明年度公開預算書顯示,由國防部主計局所編列的明年度中將預算員額,將自今年的57人增至60人,外界好奇新增的中將員額編制;對此國防部表示,新增的3名中將分別為政務辦公室中將參事、全動署中將署長以及新編的濱海作戰指揮部中將指揮官。
國防部年度「海空精準彈藥射擊」操演除了發射各式飛彈外,中科院研發的「快奇攻擊無人艇」也成功搭載勁鋒一型無人機,先後以蜂群戰術擊中靶船後,再由裝備數十公斤CL-20「炸藥之王」的無人艇進行自殺性撞擊,成功擊沉靶船,順利完成作戰測評。
國防部年度「海空精準彈藥射擊」上週結束。中科院研發的「快奇攻擊無人艇」,成功搭載勁鋒一型無人機,先後以蜂群戰術擊中靶船後,再由裝備數十公斤CL-20「炸藥之王」的無人艇進行自殺性撞擊,成功擊沉靶船,巨大的爆炸威力讓副總統蕭美琴及軍方高層相當讚賞,順利完成作戰測評。據了解,國防部在全民防韌特別預算中,將規劃採購1320艘攻擊自殺無人艇,經費將超過180億元。
賴清德總統多次宣示明年國防支出將達GDP的3%以上,國防部正籌編2026年度國防預算與軍購特別預算,據悉將編列超過6000億元軍購特別預算,可望於9月中立法院新會期提出;其中,國軍擬擴大建軍無人載具戰力,預計將採購5款無人機,總量達4.8萬餘架。
國防部提出的軍購特別預算中,將在2026年與2027年,大量採購五款無人機,總數高達4萬8750架。其中還不包含陸軍規劃增購的2032架ALTIUS 600M-V反裝甲無人機,因此初估未來5年內,將完成5萬架無人機部署。另外海軍也將籌購1320艘攻擊型自殺無人艇。
美國軍售的100套「岸置魚叉飛彈海岸防禦系統(HCDS)」傳出已陸續抵台,將於2028年全數交運後,加上國造雄風二型與雄風三型、雄三增程型等反艦飛彈,國軍岸置反艦飛彈的數量將突破1000枚,為接受這批新生戰力,據傳海軍海鋒大隊機動第六中隊日前已成軍,成為海軍第12個岸置飛彈作戰中隊。
大陸對我侵擾事件頻繁,海軍陸戰隊為應對區域安全挑戰,成立「海上戒護兵力」,由兩棲偵搜大隊負責,主要任務是確保海軍快速布雷艇於近岸布雷作業安全,隊員接獲命令後,須在10分鐘內完成著裝、領取武器並登上M109特戰突擊艇,以展現高度機動與即時應變能力。
為應對當前區域安全挑戰,海軍陸戰隊成立由兩棲偵搜大隊組成的「海上戒護兵力」,其主要任務為確保海軍快速布雷艇於近岸布雷時的作業安全;根據軍方規定,隊員從接獲命令、著裝、領取武器到登上M109特戰突擊艇,須在10分鐘內完成,以展現高度機動與即時應變能力。
有陸戰隊前鋒、「台灣海豹部隊」美譽的海軍陸戰隊兩棲偵搜大隊水中爆破中隊,因應目前海軍已無登陸作戰需求,滲透及爆破任務已不符合作戰需求,因此傳出明年將被裁撤,未來將隸屬新成立的「濱海作戰指揮部」,在北中南東四區成立「掃佈雷中隊」。引起美方對於海軍裁撤一隻戰力最強的特種部隊做法相當質疑。
日前媒體報導,在美國軍售的100套「岸置魚叉飛彈海岸防禦系統(HCDS)」於2028年全數交運後,加上國造雄風二型與雄風三型等,國軍岸置反艦飛彈的數量將突破1000枚;為接受這批新生戰力,海軍不僅計畫將目前的海鋒飛彈大隊,擴充改編為北、中、南、東共4個打擊群,更規劃於2026年正式成立「濱海作戰指揮部」,擔負台灣周邊24浬內的防務。
日前媒體報導,在美國軍售的100套「岸置魚叉飛彈海岸防禦系統(HCDS)」於2028年全數交運後,加上國造雄風二型與雄風三型等,國軍岸置反艦飛彈的數量將突破1000枚;為接受這批新生戰力,海軍不僅計畫將目前的海鋒飛彈大隊,擴充改編為北、中、南、東共4個打擊群,更規劃於2026年正式成立「濱海作戰指揮部」,擔負台灣周邊24浬(約44.45公里)內的防務。
今年漢光40號演習,將於4月進行電腦兵推,再於7月展開實兵操演,以驗證三軍戰訓整備成效、聯戰指揮機制等能力。又因應戰場及敵情變化,今年也增添不少新科目,包含將大陸滾裝貨輪「由演轉戰」納入演習想定,以及首度驗證新版接戰規定。
為因應中共解放軍,海軍規劃設立「濱海作戰指揮部」,指揮官為中將,期建立精準制海戰力,但傳國防部長邱國正指示「不增加員額」,海軍擬將教準部指揮官降編為少將,移撥中將指揮官員額給濱海作戰指揮官。對此,退役少將于北辰指出,國民黨立委、前海軍上將陳永康稱這是「戰略性部署」,意思是要國防部不要固守陳規,有新的戰術戰法就可以提高邊階編裝。
儘管岸置魚叉飛彈的軍售案交裝延宕,為因應未來各型反艦飛彈成軍,據了解,海軍規畫設立「濱海作戰指揮部」,下轄4個打擊群,指揮官為中將,期建立精準制海戰力。如此,海軍將有陸戰隊指揮部、艦隊指揮部與濱海作戰指揮部等3個作戰部隊。
海軍傳出將成立「濱海作戰指揮部」,負責濱海作戰任務,未來雄風反艦飛彈、岸置魚叉飛彈,都將編配於「濱海作戰指揮部」。對此,時事評論員謝寒冰認為,這代表我們認輸了,承認海峽中線沒了,戰略縱深全沒了,怎麼辦?怎麼解決這個困難?最後唯一結果就是台灣生存空間被壓縮,主權一而再再而三被民進黨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