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烏克蘭情勢的搜尋結果,共16筆
新聞提要■烏克蘭戰火未歇,在前線附近的學校搬到地下躲避俄軍空襲,當地學童被迫在不見天日的教室迎接新學年。
賴清德總統今天表示,近年來面對中國、俄羅斯等威權國家持續合流,民主國家唯有全方位合作才能共同守護和平、民主和自由。未來臺灣將持續提升國防實力,並與民主夥伴加強合作,也會在能源、AI高科技產業等領域跟其他民主國家攜手打造更有韌性的產業結構及民主供應鏈。
為終結俄烏戰爭,美國總統川普18日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和歐洲7大領袖進行會談,外界關注我方立場。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今天表示,外交部一直密切關注俄烏戰事的發展,將持續與各國共同因應威權國家侵擾與威脅,台灣也將在人道援助方面,持續的支持烏克蘭。
烏克蘭秘密研發的自製彈道飛彈試射成功,並且試射就直接應用在實戰,摧毀了佔領區的一處俄羅斯指揮所。
美國力推烏俄停火,甚至不惜提議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控制權,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悍然拒絕,並回嗆這違反烏克蘭憲法,「這沒什麼好談的」。美國總統川普則痛批澤倫斯基損害和平談判。但澤倫斯基隨後也貼出2018年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的《克里米亞宣言》反擊。
在玉山論壇提出「疑美論」的丹麥前總理拉斯穆森今天表示,「民主聯盟基金會」因為支持臺灣而受到中國政府的制裁,對此他視為一種榮譽勳章。他說,隨著美國逐漸自跨大西洋聯盟退出,歐洲更不應該退出世界舞台。他主張與臺灣進行更多政治和經濟合作,也認為,「每個國家都應該為自身防衛負起應有的責任」。
玉山論壇今天(17日)開幕,丹麥前總理拉斯穆森火力全開,批評美國總統川普執政後,「我們不再能仰賴白宮」,歐美關係越來越趨於交易。他反問台灣要如何看待川普的國際政策?美國在台協會處長谷立言隨後則重申,川普已明確承諾保衛全球和平,並將持續協助台灣提升自我防衛能力以及社會韌性。
美國川普政府對烏克蘭態度轉變,不過外交部長林佳龍今天接見立陶宛國會議員葉林斯表示,台灣樂願與立國在國防產業、無人機及各項領域深化合作,並共同協助烏克蘭重建,以展現民主陣營的團結。葉林斯也表示,近日美歐關係雖有波折,歐洲國家仍致力加強跨大西洋夥伴關係、持續堅定支持烏克蘭。
貝萊德投資研究所(BlackRock Investment Institute)周一上調了歐洲股市評級,從「減持」上調至「中性」,主要是考量到地緣政治衝突的放緩,帶動能源價格的下滑,以及貨幣政策可能放鬆。
在攻下烏東要塞城市阿夫迪夫卡後,目前俄羅斯軍隊持續向西進攻,烏克蘭情勢越發危急,烏軍總司令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i)更宣布,自烏東前線3個村落「戰術撤退」。對此,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點出了造成當前烏軍頹勢的3個原因,分別為:指揮不當、換總司令不當、延長役期。
「烏克蘭自由民主聯盟」及民間團體訪團,今拜會民進黨中央黨部,民進黨代理祕書長楊懿珊表示,台灣政府也對於烏克蘭投入了人道援助、醫療及重建等援助;反威權主義對於台灣同樣具有重要性,期盼雙方未來共同對於維繫和平而努力。
為回應伊朗上周末(13日)對以色列發動攻擊,美英兩國18日聯手宣布,將對伊朗軍用無人機計畫祭出大規模制裁措施。
為回應伊朗上周末(13日)對以色列發動攻擊,美英兩國18日聯手宣布將對伊朗軍用無人機計畫祭出大規模制裁措施。
俄烏戰爭在24日滿兩周年,但目前美援卡關斷炊,烏克蘭戰況不利。據美國政治網媒《Politico》23日報導,甫結束訪台行的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領袖透露,台灣領導階層對美方恐會棄烏「憂心忡忡」,也很關切前總統川普可能在11月大選勝出,進而可能導致美國對台支持生變。
歐盟各國的領導人將在周四開會討論,希望對於烏克蘭的500億歐元新財政援助,以及一個用於補強烏克蘭軍隊的基金,能夠達成一致性協議。但是匈牙利可能阻擋這些提案。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1月17日上午在美國舊金山與美國總統拜登會談,並在會中獲邀於2024年盡早赴美正式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