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熊本二廠的搜尋結果,共136筆
據日媒報導,台積電日本子公司JASM於24日已與菊陽町政府簽署熊本二廠建廠合約,該廠預計2027年底開始營運,生產以6奈米製程為主的半導體晶圓。
據日媒24日報導,台積電日本子公司JASM(Japan 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日本先進半導體製造)與菊陽町政府簽署熊本二廠的建廠合約,預計2027年年底開始投入生產。
日本積極發展半導體,台積電於熊本二廠應興建工程展開,Rapidus於北海道千歲市的製造基地「IIM-1」成功試作2奈米。相關業者分析,青森作為北海道與東北(矽走廊)間的關鍵樞紐,將打通日本半導體產業任督二脈,除具備足夠的再生能源及穩定天氣外,也已聚集如探針大廠MJC、ULVAC濺鍍設備等企業,初見半導體聚落雛形。
全球晶片代工龍頭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法說會上宣布,位於日本熊本的第二座工廠已開始動工,擺脫先前因交通壅塞而延工的陰霾。目前熊本縣為更好的緩解台積電所帶來的交通壓力,已經啟動了兩項基礎設施工程,目標2028年完成。
全球晶片領導者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法說會上宣布,於日本熊本的第二座工廠已經開始動工,擺脫先前因交通壅塞而延工的陰霾。
位於日本九州熊本市的熊本縣立大學22日宣布,將新設立一所專注於半導體領域的「半導體學院(暫定名稱)」。該校計劃在明年3月左右向日本文部科學省申請許可,目標在2027年4月正式成立半導體學院。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目前正造訪日本產官界,日媒關切台積電的日本投資進度。身兼台積電董事的劉鏡清接受專訪時表示,熊本二廠(熊本縣菊陽町)今年內動工「計畫不變」,儘管台積擴大在美國投資,日本的優先等級並未降低。他還透露,明年1~2月前後,會於熊本召開台積電董事會會議,討論詳細的生產計畫。
日本媒體共同通信社報導,台積電董事劉鏡清21日在大阪市接受專訪表示,仍然會按計劃在今年內讓熊本二廠動工。雖然台積電正擴大在美國的投資,但他強調日本市場在台積電的優先順序上並未因此下降。
台積電美國廠開始賺錢了!台積電首度認列新台幣64.47億元投資收益,相較之下,日本熊本廠仍在虧損中,同期虧損21.6億元,美國興建速度較慢,且難度較高,但在產能利用率滿載下,成功拉抬營運表現,甚至扭虧為盈。
台積電第二季單季稅後純益大賺3,982.7億元。其中,美國廠(TSMC Arizona)繳出稅後純益42.32億元佳績,連二季獲利,並首度貢獻母公司投資收益,與日本熊本JASM虧損狀態呈鮮明對比。半導體業者分析,台積電美國P1廠去年第四季開始量產4奈米晶圓,經過兩季量產爬坡及向客戶反映價值,快速於三季內實現獲利。
台積電2奈米製程技術外洩案震撼台灣社會,更讓人意外的是洩密對象並非大陸,而是與台灣一向關係友好的日本。根據《中央日報》報導,事件發生後,台日之間原本緊密的合作氣氛也出現微妙轉變,凸顯出晶片戰爭日益升溫。
台積電驚爆2奈米製程技術疑遭外洩,引發各界高度關注。半導體業者指出,先進製程動輒涉及數千道製程步驟,僅取得零星、片段資料,實際應用效果有限;但此次已有國安單位介入偵辦,顯示恐怕不只是瑣碎資訊外流,甚至不排除已有競爭對手掌握關鍵內容。
大罷免紛擾落幕,台股一度大漲200點!
台積電在日本投資計畫又出現新變數。據日刊工業新聞25日報導,台積電在日本熊本縣菊陽町興建的第二座晶圓廠,投產時間將延後一年半,從原訂的2027年底延至2029年上半年開始營運。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日本熊本第二廠投產時程恐大幅推遲,據外媒《日刊工業新聞》25日報導指出,原定2027年底量產的熊本二廠,因客戶訂單動能減弱,量產時程將延至2029年上半年,較規劃延後逾一年半。台積電供應鏈業者透露,除董事長魏哲家公開提及的「交通改善」因素外,日本客戶在車用與AI晶片領域陷入激烈競爭,需求雜音才是因素。
外媒引述內情人士表示,台積電推延日本熊本二廠的建廠計畫,部分原因是加速將資金投入美國擴廠,以防川普政府可能祭出的半導體關稅措施。
美國眾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其中與台灣最相關的就是台積電在美國投資的稅收抵免提高至35%,可望降低成本。不過台股不買帳,4日下跌165.47點,以22547.5點作收,台積電則下跌5元,收1085元。分析師指出,市場原先較樂觀看到台美關稅,但到最後關頭仍會停下來觀望後勢。
「川普關稅」暫停鍵即將於7月9日失效,美國在全球貿易夥伴絕大多數尚未完成談判。路透社引述《華爾街日報》4日獨家消息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受美國川普總統對等關稅政策影響,台積電(TSMC)將延後在日本建廠計畫,優先考慮把資金投入美國境內營運,以避免川普關稅大刀折磨。
群益金鼎證券19日攜手復華投信舉辦「巴菲特指路,鎖定日股新星論壇」。專家分析,日本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高於去年,加上企業獲利增長、日本央行緩升息及長期資金流入等利多,日股走勢具多頭行情基礎。
台積電今年第一季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的營收占比已拉高到73%,隨著2奈米加入量產行列,最先進製程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主要戰場。業界看好,當台積電主攻先進製程,有機會在6奈米、12奈米這些區段釋出空間,成為聯電、世界先進等台灣晶圓代工廠的切入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