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營業支出的搜尋結果,共21筆
隨著美國調升關稅,業者的成本大幅提升,在這樣的貿易環境下,台灣出口業者還有利可圖嗎?是否有利可圖自然是取決於兩個要素,其一是對美的依賴多深,其二是這個產業的利潤率有多高。
Gogoro電動機車資費大革新,8日宣布推出「0月租」資費方案,打破固定月租制,首度導入「騎多少、付多少」的彈性計價機制,每月依實際騎乘用量計費,每公里平均僅約1元,適用於所有PBGN聯盟旗下新舊車主。Gogoro代理執行長姜家煒表示,隨著免月租方案的推出,也正式宣告台灣電動機車邁入新時代。
Gogoro Network深耕電動機車市場十年,持續貼近用戶各種生活情境中的騎乘需求,在產品與換電體驗上不斷優化,並拓展多元的資費選擇。繼今年4月推出全新騎到飽資費方案後,Gogoro Network周二宣布0月租資費方案上線,打破固定月租框架,首次導入「騎多少付多少」的計價機制,每月僅按照騎乘實際用量收費,1公里約$1元,所有PBGN新舊車主都能使用。Gogoro除了資費優化,Gogoro也持續升級產品體驗,Gogoro Pulse Ultra全新金色車款登場,下半年也將推出全新白牌車款,Gogoro誓言台灣電動機車的新時代已經來臨,更力拚先前流失的市占。
油價上漲推升燃油附加費,搭機票價跟著變貴。中華航空(2610)、長榮航空(2618)、星宇航空(2646)公告,7日起調漲燃油附加費,短程航線每航段收取17.5美元(約新台幣505元),漲幅2.5美元(約新台幣72元);長程航線每航段收取45.5美元(約新台幣1,314元),漲幅6.5美元(約新台幣188元)。
航空燃油附加費根據中油公司7月公告國際航空燃油價調整,中華航空、長榮航空及星宇航空公告,7日起調整台灣出發行程所收取的航空客運燃油附加費,短程航線每航段收取17.5美元(約新台幣508元),增加2.5美元(約新台幣73元);長程航線每航段45.5美元(約新台幣1320元),增加6.5美元(約新台幣189元)。
鮮活果汁-KY(1256)2024年全年合併營收新台幣40.02億元,年減率13.60%,營業利益3.73億元、稅後淨利2.9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8.56元。董事會通過2024年度盈餘分配案,將配發現金股利每股4.7元,配發率為54.91%。
滙豐控股(HSBC)19日公布2024年全年業績。財報顯示,滙豐2024年第四季稅前利潤年增1.3倍至22.8億美元,遠勝市場16.5億美元的預期。2024全年稅前利潤升至323.1億美元,亦超越市場預期,年增達6.5%。
中央銀行14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專案報告,並報告業務計畫及營業預算,13日書面報告出爐,預計2025年度繳庫2,000億2,914萬元,比2024年繳庫2,000億2,706萬元增加,創2010年來的15年新高,且為央行有統計的28年以來次高,累計央行總裁楊金龍2018年上任以來至明年,八年繳庫逾1.46兆元。
電價及燃料價格是影響產業與民生的重要議題,也是台灣能否順利實現淨零轉型的關鍵因素。隨著台電宣布自10月16日起調漲產業電價14%,臺鐵與高鐵也隨之傳出票價調漲的消息,令民眾感到憂心。然而,電價上漲是受到國際通膨及原物料價格上漲影響的必然趨勢,即使在漲價後,台灣仍是電費較低廉的國家之一。
日本9月au Jibun Bank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從8月49.8稍微降到49.6,連續3個月低於分界點50。相反地,服務業的則是從8月53.7,升至5個月以來最高點53.9。
福斯汽車表示位於布魯塞爾的電動車廠可能關閉,再加上其他預期外的營業支出,迫使公司下修全年財測。福斯預期今年營業獲利率約在6.5%至7.0%之間,低於先前預期的7.0%至7.5%範圍。今年預期外的營業支出約26億歐元(約28億美元),其中包含匯損及裁員導致的費用。
航空燃油附加費喊漲,3月客運票價、貨運運費更貴了!華航、長榮航、星宇航空自開票日7日起,調漲台灣出發客運燃油附加費,長程線從52美元調漲至58.5美元,區域線從20美元調漲至22.5美元,兩者漲幅皆為12.5%。至於低成本航空的台灣虎航,則沒有收取燃油附加費。
高通膨令消費者選擇低價食品,導致植物肉人氣銳減,植物肉供應商Beyond Meat上季(去年12月底止)營收年減7.8%至7,370萬美元,但因高於華爾街預期,股價28日早盤跳空暴漲逾50%。
人工智慧(AI)浪潮不斷推動輝達(NVIDIA)股價飆漲,使公司市值在13日美股收盤達到1.78兆美元,超越亞馬遜的1.75兆美元,成為全美市值排名第四大企業,並正一步步逼近第三大企業Alphabet。
黑莓公司12日宣布繼上季公司裁員200人後,未來將進行新一波裁員,且兩次裁員都集中在網路資安部門,目的是持續節約營運成本提升獲利,以便促成旗下物聯網(IoT)及網路資安事業分拆計畫。
谷歌母公司Alphabet與微軟上季營收、獲利表現亮眼,但兩家科技巨擘股票依然遭到拋售,因谷歌廣告收入不如預期,及微軟開發人工智慧(AI)業務成本過高引發疑慮。
谷歌母公司Alphabet與微軟上季營收、獲利表現亮眼,但兩家科技巨擘股票依然遭到拋售。理由是谷歌廣告收入不如市場預期,以及微軟開發人工智慧(AI)業務成本過高引發投資人疑慮。Alphabet1月31日盤前股價重挫5.64%,微軟盤前股價下挫1.1%。
疫情後產業大回春。經濟部統計處今(30日)發布最新2022年版「工廠校正及營運調查」,這是疫情後首次發布,中間停了1年。總計全台工廠總營收達到22.3兆元,比2020年大增15.8%。其中最賺錢的是「電子零組件業」,利潤率25%,狠甩其他行業好幾條街。
慧與科技(HPE)受惠於AI需求再加上成本節約奏效,上季(8至10月)財報合乎預期,並看好AI需求在未來3年帶來雙位數百分比成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