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獨家披露的搜尋結果,共56筆
路透社報導,帛琉總統惠恕仁辦公室臉書官方帳號在台灣時間24日上午發布圖文稱,在出席聯合國大會期間於紐約會見中華民國外交部長林佳龍,並出席「台灣友誼之夜」活動,合影者包括美國前任國安官員。外交部、美國國務院並未置評。北京當局譴責華府「允許」林佳龍訪問紐約。
《華爾街日報》10日獨家披露,美國總統川普9日與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進行了兩次緊急通話,對以色列空襲卡達首都杜哈一事表達強烈不滿。多位美國高級官員透露,川普在得知此事後「震驚且憤怒」,因為這次襲擊不僅沒有事前通報,更直接攻擊了協助美國斡旋的重要盟友。
美國積極推動的俄烏和談斡旋陷入僵局,據美媒《Axios》獨家披露,川普已對談判失去耐心,「認真考慮」暫時擱置外交斡旋。白宮更暗指歐洲盟友鼓動烏克蘭堅守領土要求,克宮則反批「歐洲好戰派」阻撓和平,並表態將持續軍事行動。同時,《每日電訊報》揭露,美歐正討論允許美國私人軍事承包商進駐烏克蘭,作為長期和平計畫的一環。
有「日本修行最嚴格禪寺」稱號、歷史悠久的福井縣永平寺驚爆性騷擾醜聞。一群來自愛知縣的女高中生今年6月至7月赴禪寺參加禪修營期間遭一名20多歲僧侶猥褻,部分學生解散後向老師與家長抱怨才浮上檯面,受害者至少14人。寺方承認確有此事深感羞愧,8月1日已把這名出身住持世家的僧侶逐出山門。
美國《紐約郵報》22日獨家披露,白宮前任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位於華府附近的住所,美東時間當天一早突遭聯邦調查局(FBI)幹員上門搜索。對此,國際政治觀察家、美籍律師方恩格直言,波頓是非常挺台、親綠營的美國保守派人士,賴清德政府和外交部會與波頓切割嗎?
美國《紐約郵報》22日獨家披露,經常批評川普的白宮前任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位於華府附近的住所,美東時間當天一早突遭聯邦調查局(FBI)幹員上門搜索。搜索開始不久,FBI局長巴特爾(Kash Patel)在社群平台發文「沒有人凌駕於法律之上」。消息一出備受矚目,美國各大媒體紛紛跟進報導。
《華爾街日報》週三獨家披露,美國麥當勞的主力商品套餐價格將自下個月起下調 15%。分析認為,在持續的通膨壓力以及經濟前景不明的情況下,麥當勞此舉是為了留住顧客。
英國《每日電訊報》13日獨家披露,美國總統川普15日在阿拉斯加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晤時,將向普丁提出多重經濟誘因,以促使他結束烏克蘭戰爭。相關提議包括,讓俄國開採位於烏境占領區的稀土礦產,參與開發阿拉斯加的天然資源,以及解除美國對俄國航空業的部分制裁等。
日本《讀賣新聞》今天獨家披露,今年6月當中國大陸海軍兩艘航空母艦航行於日本周邊太平洋海域時,日本自衛隊就在沖繩縣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附近海域,進行針對航母的攻擊訓練。此舉旨在明確向外界展示,日本已做好對抗中國大陸海軍,在日本與台灣近海加強軍事威懾的準備。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任期將滿,黨主席之位將於10月投票改選,而備受外界看好是下屆總統熱門人選的「藍營一姐」盧秀燕,近日傳出不選黨主席消息。對此,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13)日表示,盧本人還沒有說絕不選國民黨主席,可能要等823之後才更清楚;但趙也認為,若盧有意在2028年選總統,那麼就應該要接受挑戰、接下黨主席一職。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7月30日宣布與南韓達成對韓課徵15%關稅的貿易協議時稱,李在明總統將在兩週內赴美與他會談。韓聯社報導,南韓官員透露,雙方正在協商日程,具體日期還不確定。南韓《中央日報》日本版在今天社論指出,李在明政府上任兩個月進行的首次韓美元首會談,料將不會只是簡單寒暄,而是圍繞著關稅談判後續處理,以及韓美同盟未來走向的重大議題展開磋商。
日本參議院20日改選,首相石破茂所屬的自民黨與聯合執政的公明黨大敗,執政兩黨在參院淪為少數。石破21日表示會續任首相,黨內逼宮,民間批他晚節不保。《每日新聞》今(23日)披露石破茂計畫8月底辭職,於此同時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談判敲定日本貨物對等關稅稅率15%,日股聞聲大漲。石破則稱「從沒說過要辭」、要堅守崗位處理關稅議題,輿論出現「石破茂別辭職」聲浪,輿情有了好轉跡象。
南韓《韓民族日報》報導,韓國前情報司令官文相浩去年11月赴台灣出差,請求台灣「支持緊急戒嚴」,總統府今天表示,台灣與各民主友方安全部門間之例行交流,早已行之有年,重點在聚焦區域安全議題,無關各國內部事務。該報導無中生有,惡意造謠,我國政府高度遺憾,並要求儘速更正。
日本《每日新聞》今日(23日)獨家披露,日本首相石破茂打算在8月底之前下台。他今天將會見前首相岸田文雄、菅義偉與麻生太郎3人,說明他對去留問題的想法,並尋求理解與支持。自民黨內要求石破下台的聲浪日益高漲,已有部分中堅議員開始進行連署,要求提前舉行總裁(黨魁)選舉,呼籲石破下台。
美國《華爾街日報》17日獨家披露現任總統川普2003年發給富翁友人艾普斯坦一封帶有淫穢塗鴉的生日賀函,川普痛斥通篇杜撰並怒告撰稿記者、報老闆梅鐸與該報所屬的新聞集團。川普上台後,不少擁有媒體的科技新貴紛紛表忠,走闖媒體圈多年的梅鐸也與川普交好,然而《華爾街日報》何以始終維持從右派觀點批評川普的立場?英國《衛報》18日專文分析了梅鐸可能的盤算。
6月12日奪走260條人命的印度航空空難調查有新進展。《華爾街日報》週三(16日)獨家披露,根據熟悉美國官員對這起空難調查的證據進行初步評估的人士指出,兩名印航飛行員的駕駛艙對話錄音顯示,是機長關閉了控制飛機發動機燃油的開關。
美國空襲伊朗3處核設施,川普宣稱這次空襲「完全摧毀」伊朗的濃縮鈾設施,然而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4日獨家披露,美國防情報局初步的情報評估顯示,這次攻擊行動並未摧毀伊朗核計畫的核心設施,頂多只延遲數個月。白宮發言人李威特在回應CNN的報導時說:「這份所謂的評估完全錯誤,而且它被列為『最高機密』,卻仍被情報界某位匿名低階魯蛇洩漏給CNN。」
日本防衛省於本月17日罕見公開兩艘中國大陸航空母艦,在日本周邊海域的活動軌跡,20日公布海上自衛隊護衛艦「高波」艦於12日通過台灣海峽的消息。同一天日本防衛大臣中谷表示,中國海軍兩艘航空母艦「遼寧號」和「山東號」,截至本月19日,在日本周邊累計進行約1000次戰鬥機等艦載機起降。
法國總統馬克宏16日罕見訪問格陵蘭,表態法國與歐洲將共同守護北極要地,被視為對川普政府主導地緣擴張的明確反擊。同時,路透社披露,美國進出口銀行擬為格陵蘭稀土開發案提供1.2億美元(約新台幣35.4億)融資,若成案,將成川普政府首宗海外礦業投資。
美中倫敦貿易談判結束後,中國承諾加速批准非軍事用途的稀土出口許可,但雙方始終未就軍用出口稀土交換意見。路透15日獨家披露,中方尚未承諾批准釤(samarium)等軍用稀土出口,且中方有意將稀土與美方的AI晶片出口管制掛鉤,恐令未來談判走入僵局,全面協議短期恐難達成,美國有可能再將緩衝期延長9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