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環現差的搜尋結果,共04筆
依環評法規定,取得環評超過3年後才開發,應再提出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及對策檢討報告,但有許多環評案件通過後僅過輕微開發就不用再提環現差,環團指出,如近日送審變更內容對照表的「寶盛水族生態遊樂區」就是如此狀況,環評專案小組19日審查後認為,變更後的生活污水、遊憩用水等去化方式,難以認定對環境影響輕微,要求改提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
世豐電力針對「豐坪溪水力開發計畫」提出「環境現況差異分析(環現差)」於2009年經環境部審查通過,但直到2020年才開始動工,期間相隔超過10年,卻不必再重新執行環現差,引起爭議。環團16日指出,依照環境部目前解釋,開發單位無論停工多久,都不必再進行第2次環現差,呼籲環境部修改環評法漏洞。環境部則回應,將審慎研議,納入未來適當時機修法參考。
世豐電力在花蓮縣執行「豐坪溪水力開發計畫」早在2009年通過環現差,直到2020年開始才施工,當地居民與環團不滿,請求環境部命世豐重做環現差,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日前判敗訴。環團16日召開記者會指出,此案顯現環評法的嚴重漏洞,呼籲環境部修訂,環境部回應,尊重司法判決,但未來會廣納各界意見,審慎研議納入未來適當時機修法參考。
世豐水力2000年通過開發,但是遲遲未開工,違反環評法,因此要重新補做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在2009年完成環現差,2011年取得復工許可,但在2019年之間,因為資金問題,沒有正式施工,直到其他集團收購世豐電力,卻仍依據10幾年前的環現差,執意進行開工。施建民、財團法人地球公民基金會不滿提告,請求環境部命世豐公司重做環現差報告,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今判施等人敗訴,可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