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疫情再起的搜尋結果,共80

  • 起司禁令風暴再起

    起司禁令風暴再起

     新聞提要■自2016年英國脫歐以來,當前絕對是英國與歐盟關係最融洽的時刻,但奶、肉製品禁令卻又令雙方相敬如「冰」。

  • 危機感備貨、療癒美食、夏季保養 Yahoo購物:3大消費力升溫

    近期地震話題頻傳、疫情升溫,民眾對安全感需求增,帶動防災防疫備品買氣;同時,畢業季聚餐、高溫悶熱也推升美食與保養需求同步發酵。

  • 微邦 獲頒經濟部國家產業創新獎

    微邦 獲頒經濟部國家產業創新獎

     興櫃公司微邦科技(3184)日前以霧化醫療技術創新獲頒「經濟部第9屆國家產業創新獎」,獲得兩年一度國家級榮譽-經濟部產業創新最高殿堂的桂冠;今年微邦獲獎是從305件報名廠商中通穎而出,成為全台生醫材化領域唯一入選「績優創新」的中小企業。

  • 新冠染疫數171萬下修至42萬 預估失準 羅一鈞:跌破專家眼鏡

    新冠染疫數171萬下修至42萬 預估失準 羅一鈞:跌破專家眼鏡

    新冠疫情將提早脫離流行期!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單周染疫人數為7萬人,已經是最高峰,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疾管署重新估算流行曲線,流行期到八月初,總染疫人次從原本171萬人下修至42萬人,下修幅度達7成5;對於預估失準,羅一鈞表示,顯見端午前後民眾防疫奏效,讓疫情最後走向輕微,「是好事」。

  • 疫情再起 Dr. UWin奈米銀噴霧助抗菌

    疫情再起 Dr. UWin奈米銀噴霧助抗菌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指出,國內COVID-19疫情再度升溫,整體感染風險明顯上升,雖然目前多數確診個案症狀輕微,仍不可忽視防護措施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 公衛師考照上路5年 無人入公職

    公衛師考照上路5年 無人入公職

     2020年台灣成為亞洲首個通過《公衛師法》的國家,並在2021年招考第1屆公衛師,今年7月將邁入第5屆。然而,通過考試的公衛師,至今無人進入公務體系,也導致年輕一代擔憂前景而卻步。面對疫情再起、不時出現的食安危機,專家呼籲衛福部成立「跨司署公共衛生師制度小組」,共同設計制度架構、用人模式,而非等到戰時才徵召。

  • 公衛師考照多年無人入公職 專家籲衛福部建立用人制度

    公衛師考照多年無人入公職 專家籲衛福部建立用人制度

    2020年,台灣成為亞洲首個通過《公衛師法》的國家,並在2021年招考第1屆公衛師,今年7月將邁入第5屆。然而,通過考試的公衛師,至今無人進入公務體系。面對新冠疫情再起、不時出現的食安危機,專家呼籲衛福部成立「跨司署公共衛生師制度小組」,共同設計制度架構與用人模式,讓公衛師成為推動衛生政策及醫療體系轉型的重要即戰力。

  • 快篩鋪貨慢挨轟 邱泰源強調沒有道歉 只是口語表達「歹勢」

    快篩鋪貨慢挨轟 邱泰源強調沒有道歉 只是口語表達「歹勢」

    新冠疫情再起,各界擔心快篩和藥品不足,立委直指是「口號超前、部署落後」。衛福部長邱泰源上周受訪時才對快篩鋪貨慢脫口說「抱歉」,但今天在立法院回應立委質詢時,強調自己沒有道歉,只是只是口語表達「歹勢」,但強調「國人延遲一分一秒,我們都覺得需要努力」。

  • 疫情再起卻砍地方錢?立委批統刪補助衝擊防疫

    疫情再起卻砍地方錢?立委批統刪補助衝擊防疫

    新冠疫情再起,但行政院統刪對地方的一般性補助款,立委林思銘直指導致地方防疫困難,質疑主計總處並未事先評估疫情升溫,就無差別統刪。另外立委也指出,疑似有廠商趁疫情升溫「搭便車」,請審計部針對快篩、藥物採購程序,盡速啟動專案稽核。

  • 端午連假後新冠疫情再起 藥師公會籲備齊5大防疫物資

    端午連假後新冠疫情再起 藥師公會籲備齊5大防疫物資

    端午連假後,國內新冠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預估高峰將落在6月底、7月初,單周就診人次恐逾20萬人。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呼籲,民眾應趁早備妥家用常備藥品,與5大基本防疫物資,適量備用、切勿囤積。

  • 疫苗費遭砍 基層醫釀退出防疫

    疫苗費遭砍 基層醫釀退出防疫

     新冠疫情來勢洶洶,疾管署推估,5月底至8月初,整體染疫人數將高達171萬人,但新冠JN.1疫苗接種停滯,醫界直言,和防疫費用被砍半有關,希望衛福部給醫護人員實質補助,否則基層醫療若退出防疫,疫情高峰期醫院急診恐再壅塞;衛福部部長邱泰源2日邀集5大醫界團體開會討論疫情的疫苗、藥物整備情形,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已積極向行政院爭取調升疫苗接種處置費。

  • 中時社論》疫情大反撲 政府還在拚政治

    中時社論》疫情大反撲 政府還在拚政治

     在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曾經讓全球陷入水深火熱,台灣也過了長達3年的苦日子。雖然政府已經把新冠肺炎降級,但病毒不斷變異卻從未遠離,最近更大舉捲土重來,把民進黨政府打得措手不及,民眾的健康也暴露在危險中。疫情來勢洶洶,政府必須趕快加把勁,及早備齊各項物資,才能對民眾健康提供最好的保障。

  • 新冠疫情增溫!中市單周爆2起校園、6起機構群聚

    新冠疫情增溫!中市單周爆2起校園、6起機構群聚

     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增溫,台中市上周(第22周5月25日至5月31日)新增15例新冠併發重症個案,並有2起校園、6起護理之家通報群聚,而高齡或高風險族群感染後可使用公費抗病毒藥物,單周約使用2000人;感染科權威、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指出,新冠傳染力強,但毒性、致死率仍低於流感,只有未曾感染過、或未接種過疫苗者因身上無抗體比較危險,才建議接種疫苗。

  • 醫喊「新冠疫苗打夠了」 羅一鈞:很危險的呼籲

    醫喊「新冠疫苗打夠了」 羅一鈞:很危險的呼籲

    國內新冠疫情再起,中華民國防疫協會理事長、感染科醫師王任賢認為,新冠死亡率並未增高,在經歷3年疫情後,大家應有足夠的免疫力,且疫苗永遠追不上病毒株,寄望疫苗絕對緩不濟急,「我們打過很多疫苗,夠了。」對此,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直言,「這是很危險的呼籲」,並強烈建議民眾,若未曾接種本季最新的JN.1疫苗,應在此波疫情達到高峰前儘速接種。

  • 缺新冠物資青鳥再扯「刪預算」名醫怒了:買疫苗錢一毛未刪!

    缺新冠物資青鳥再扯「刪預算」名醫怒了:買疫苗錢一毛未刪!

    新冠疫情再起防疫物資傳出缺貨,網傳又是在野黨刪預算所致。婦產科醫師、藍委陳菁徽不忍了痛批,賴政府、衛福部防疫準備不足,是因為藍白刪預算。爛把戲一直玩,民眾早就無感。防疫很重要的一環就是疫苗。先說結論:買疫苗的錢一毛未刪、買疫苗的錢一毛未刪、買疫苗的錢一毛未刪,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 醫院財報 林口長庚連8年居首

    醫院財報 林口長庚連8年居首

     健保署29日公布2023年醫療院所財報,全台237家醫療院所中,189家有結餘,占整體近8成。前5大收入最高的醫療院所,分別為林口長庚、高雄長庚、中國附醫、台中榮總及台北榮總,其中林口長庚醫院連8年居首,而在前5名當中,除中國附醫、台中榮總是醫務本業收入大於非醫務收入,其餘3家主要仰賴業外收入。

  • 醫院財報多數有結餘 護理團體批無感:有賺錢卻不加薪

    醫院財報多數有結餘 護理團體批無感:有賺錢卻不加薪

    2023年醫院財報出爐,全台237家醫療院所中,189家有結餘。第一線人員最關切的人事費占率中位數僅比2022年增加1%,若與2021年相比,則僅增加0.2%。護理團體直言痛心疾首,醫院有賺錢卻沒有錢加薪,即便加薪,也是加低薪扣獎金。醫院虧待護理師,在新冠疫情升溫之際,要如何因應沒有床、沒有人的情況?

  • 台北新冠疫情延燒 快篩、疫苗數量告急 衛生局回應了

    台北新冠疫情延燒 快篩、疫苗數量告急 衛生局回應了

    新冠疫情急遽攀升,疾管署指出疫情高峰將有20萬人確診, 台北市已累積36例重症,有不少民眾反映買不到快篩試劑,北市議員張斯綱指出,台北市販賣快篩的藥局只有19間,新冠疫苗庫存也僅剩1262劑。北市衛生局回應, 這周已有增加2.2萬多劑新冠疫苗;快篩試劑也在中央和藥廠的協調下增加備貨。

  • 3個月內恐180萬人染新冠 卓揆指示強化醫療物資整備

    3個月內恐180萬人染新冠 卓揆指示強化醫療物資整備

    新冠疫情再起,疾管署預估,5月底至8月初期間三個月,全台累計染疫人數將近180萬人,衛生福利部今日於行政院會報告「新冠疫情現況及因應作為」,預估此波疫情將於6月底至7月初達高峰,且可能超過去年夏季疫情高點。行政院長卓榮泰請衛福部加強輔導分級醫療制度,盤點快篩試劑需求、適時增補相關藥物,並加強宣導國人完成疫苗接種。

  • 基層開炮 疫情5月升溫 快篩部署慢半拍

    基層開炮 疫情5月升溫 快篩部署慢半拍

     新冠疫情升溫,家用快篩試劑頻傳缺貨,衛福部長邱泰源28日掛保證,先從連鎖藥局、大型超商著手鋪貨,應該很快就會買得到,請民眾不要搶購。不過非連鎖的社區藥局喊苦,有些已斷貨超過1周,最快端午連假後才會到貨,有些被廠商告知,最快要6月中旬才會出貨。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