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登錄業務員的搜尋結果,共16筆
依據宏泰人壽今年度第一季公開揭露的統計資料顯示,113年度保險業務員第13個月定著率為100%。對於留才有成,宏泰人壽直營業務部副總經理張秀娟表示,宏泰人壽用心於增員計畫,新血招募重視質量,同時也重視入職後未來職涯發展,結合公司整體教育資源的分配與運用,達成留才100%的目標。
壽險公司今年加大徵員力道,1月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人數共20萬5,006人,創八年來同期新低,但在去年9月一波大舉徵員下,已連五個月在20.5萬人之上,今年力拚守住20.5萬人關卡。
壽險業2026年將接軌兩大國際會計制度IFRS 17與ICS,今年正式採用平行報表,並且已進入最關鍵的最後接軌準備階段,繁重的接軌任務,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期許「不讓任何人(壽險公司)落隊」,希望能見到壽險業百花齊放。
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人數2024年銳減逾3,000人,但個別公司仍具吸引力,有五家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人數不減反增,尤以進行業務制度改革的新光人壽年增251人最多,安聯人壽、全球人壽、台新人壽年增人數均逾百人,安達人壽也增加69人。
壽險公司業務隊伍不再獨尊大公司,發展潛力更大的保經代異軍突起。2024年整體壽險業務員登錄人數,連三年維持在37.5萬人,但全年壽險公司業務員登錄人數略減3,081人,保經、保代的壽險業務員登錄人數則逆勢成長2,665人。顯示部分離開壽險公司的業務員,選擇轉戰相對更多元自由的保經代,開闢新天地。
壽險保單難賣,業務員保住「飯碗」難度大增,2023年初壽險公司業務員還有20.9萬人,到2024年11月底僅剩20.5萬人,但在這波壽險公司業務員失血潮下,2024年前11月仍有五家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不減反增,以新光人壽增加226人最多,其次是全球人壽增加143人。
7月~9月是壽險公司增員大月,加上投資型保單等商品買氣回溫,9月壽險公司業務員登錄人數月增1,072人,創三年新高,不論壽險公司、保經、保代業務員登錄人數皆增加,整體壽險業務登錄人數月增1,609人,也創一年來最大增速。
年輕業務大軍湧進保險圈,但能否成功「定著」在保險產業才是關鍵,尤其近年國內保險市場趨近於飽和,如何讓年輕業務員存活下來,成為所有保險公司近期在徵才上最重視的策略,保險業者更直言,就大環境觀察,業務員走向「K型化」,強的越強、弱的越弱,勢必面臨大淘汰潮。
擺脫「保險媽媽」的刻板印象,壽險業務員近年積極朝向年輕化轉型,年輕業務部隊成形。據壽險公會分析,至去年底,壽險公司登錄的壽險業務員,18歲至35歲以下的有近6萬人,占比超過28%,尤其以30~34歲人數最多,而新登錄的業務員更是以18~24歲社會新鮮人為最大宗。
晉升門檻較低,加上可自由賣多家保險公司的保單,讓保經業務員持續壯大。保經登錄業務員人數在5月正式破9萬人大關後,8月續走高到9萬1,152人、創史上新高,且前八月累計暴增1,822人;反觀壽險公司登錄人數下滑,8月再減99人,至8月底為20萬4,212人。
保單銷售難度升高,7月底整體壽險登錄業務員人數為37萬2,731人,創2018年9月以來新低,7月部分壽險公司固定會清理掛靠無業績的業務員,單月人數大減1,484人,也創去年3月以來的17個月最大減幅,壽險業務大軍今年要突破38萬人恐有一定難度。
年輕人愛自由,保經業務員「異軍突起」。據壽險公會統計,上半年壽險業務員登錄人數減少1,649人,其中壽險公司業務員大減2,693人,但保經公司卻逆勢增1,456人,6月底保經登錄人數達9萬786人,續創史上新高。
壽險業出招留才。凱基人壽12日公布業務策略布局成果,自從今年推出新業務養成計畫後,前四月新進業務員工每月平均收入較去年同期成長61.8%,前四月累積收入(不含其它組織業績獎金)破百萬元的人數近200人,較去年同期多出12倍。
保險經紀人登錄業務員,第二季將挑戰破9萬人大關。據壽險公會統計,壽險業務員總登錄人數3月底達37萬3,796人,首季減少2,068人,主要是壽險公司大減2,355人,但保經卻逆勢增加383人,3月底已達8萬9,713人,創史上新高,以此速度,第二季即有望破9萬大關。
壽險新契約保費連二年重摔,衝擊壽險業務員生態。據壽險公會統計,2023年底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人數為20萬8,534人,較2022年減少2,615人,從2021年新冠肺炎爆發以來,三年內壽險公司大軍少逾1.88萬人。
期待重返榮光。新光人壽董事長魏寶生與副董洪士琪19日宣布啟動業務重塑,洪士琪以「笨重大象要華麗轉身」,形容新壽60年來最大規模業務重塑計畫,主要有三具體項目,一是首設通路長,二是業務組織納入部分工時、內部創業,三是暌違16年進攻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