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白血球的搜尋結果,共275筆
一名70歲動完胃癌手術的患者,突然出現身體麻痺、口齒不清,且臉歪嘴斜無法進食等情況,經檢查後既沒有癌症轉移,也不像中風,背後原因疑似是他誤信草藥可調理身體,所幸並未釀成悲劇。
提到優質植物油,很多人會先想到橄欖油。不過,食安專家韋恩表示,相較於橄欖油,紫蘇籽油含有更多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提升免疫力、緩解過敏、保護視力,並幫助降低壞膽固醇,有類似魚油的健康好處,卻沒有腥味,又有「田裡的魚油」之稱。
國內一名20多歲的男性,清晨起床後發現陰莖異常勃起,沒有性刺激也無法消退,硬度明顯且伴隨疼痛感,到傍晚仍未緩解,勃起持續超過12個小時後,決定至診所就診。醫師研判是「缺血型陰莖異常勃起」,轉診後進一步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因白血球過度增生導致血液黏稠度上升,進而阻礙陰莖靜脈回流,才引發陰莖異常勃起。
女歌手坣娜(原名唐娜)以〈奢求〉、〈自由〉等歌曲走紅,10月29日驚傳病逝,過去她曾有紅斑性狼瘡病史,醫師指出,紅斑性狼瘡重點在早期診斷與治療,患者預防復發應避免日曬、按時服藥、均衡飲食,若出現輕微發燒、關節或肌肉痠痛、疲憊乏力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現代人追求健康與長壽。食安專家韋恩表示,研究發現,年過50歲的人,連續4年每天補充維生素D,能減緩染色體末端端粒體的縮短速度,這代表可延緩約3年的生理老化。端粒體的縮短是一種自然老化的過程,而研究凸顯出補充維生素D,或許可被視為抗老化的有效策略。
蔬菜含有膳食纖維,能減緩糖分吸收,有助於穩定血糖。不過,營養師高敏敏分享有一位老爺爺每天喝蔬菜湯,血糖依舊狂飆,詢問之後才發現,老爺爺喝的是整顆下去熬煮的南瓜湯,「南瓜是澱粉,根本不是菜」。
「一柱擎天」竟是因為得了血癌。泌尿科醫師陳毅軒分享有一名20多歲男子,清晨起床發現陰莖勃起,在沒有性刺激下,竟硬了超過12個小時而就醫,進一步檢查,確診是罹患俗稱血癌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提醒異常勃起可能是白血病等重大血液疾病的首發症狀,除可能導致永久性勃起障礙,還恐危及生命。
隨著連假結束,疾管署今(21)日表示,國內上周健保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12萬8915人次,雖較前一周下降7.8%,但一口氣新增53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及10例死亡病例,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第一波流感高峰已過,接下來約11月中旬後會開始緩升,十二月會快速增加,直到農曆年前後,到達最高峰,提醒,隨著光復假期將至,民眾出遊、聚餐機會增加,民眾應及早接種公費流感疫苗。
白蘿蔔產季將至,營養師林俐岑表示,白蘿蔔有助於肝臟解毒、降低血脂與血糖,甚至減緩癌症發生率,適合涼拌、煮湯或榨汁,可於烹調時加些薑片或泥幫助消化,但脾胃虛弱、甲狀腺功能異常者勿吃太多,以免產生不適。
長榮航空一名34歲空服員於值勤時身體不適,疑似因罹患免疫疾病「史迪爾氏症」出現發燒、筋骨痠痛等症狀,返台就醫後離世。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今(14)日表示,不是所有發燒都能靠多喝水與吃退燒藥解決,若患者發現體溫一再飆高、反覆抽血仍查不出原因,就有可能是自體免疫性疾病作祟,其中史迪爾氏症堪稱「發燒界的變色龍」,一下子就多重器官失控。
秋冬季節到來,病毒與細菌感染風險升高,當6歲以下兒童出現發燒症狀,醫師懷疑有感染、發炎可能性,往往需要抽血檢驗,但不少家長都遇過小孩一看到針就爆哭,難以安撫。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推動「兒童友善醫療」,導入3大變革,為親子打造更貼心且安心的就醫環境。
花蓮光復鄉受洪災重創,許多民眾化身「鏟子超人」協助清淤,也有不少人帶著大型機具救災,如今卻傳憾事,挖土機行老闆林鴻森在救災過程中腳部刺傷,嚴重感染導致敗血症,昨(6日)不幸離世。敗血症死亡率約30%至50%,皮膚或黏膜的防禦層受到破壞,就容易因感染引發敗血症,症狀包括發燒、發冷、畏寒、呼吸急促、小便排出量減少,甚至昏睡、焦慮等,必須多加留意。
台灣新藥研發公司麗寶新藥於9月底受邀前往日本廣島,參加第十三屆「日本放射線事故災害學會」,並以核心藥物LIB-101(rIL-12)發表急性輻射症候群(ARS)治療成果,引起國際矚目。該藥物在靈長類實驗中證實,只需單次低劑量皮下注射,即能顯著提高高劑量輻射曝露後的存活率,並同時恢復紅血球、白血球與血小板的多重造血功能,突破現有療法限制。
2025年諾貝爾生醫學獎終於揭曉,三名得主分別是日本免疫學者坂口志文,以及兩位美國學者布朗柯(Mary E Brunkow)與藍斯德爾(Fred Ramsdell)。這3位學者不約而同的都涉及免疫系統當中的「調節性T細胞」(Tregs)的相關研究,那麼調節性T細胞的重要性在哪?它與其他的免疫細胞又有什麼功能差異?
50歲的阿麗(化名)罹患荷爾蒙陽性乳癌,歷經抗荷爾蒙治療與化療,癌細胞仍轉移至肺部,腫瘤造成呼吸困難,甚至一度面臨呼吸衰竭。經病理檢測確認屬於HER2弱陽性後,醫療團隊建議使用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讓她病情逐漸穩定,得以重新回到家庭與日常生活。
麗寶新藥於九月底受邀赴日進行專題演講,分享公司核心開發中藥物 LIB-101(rIL-12)在治療「急性輻射症候群」上的突破性成果。在恆河猴的實驗中證實,只需單次低劑量皮下注射即可在無需額外輸血或抗生素支持下顯著提高致命輻射曝露後之存活率,並恢復紅血球、白血球與血小板的多重造血功能。該成效獲得日本長谷川有史博士的高度肯定,替未來台日雙方合作,奠下良好基礎。
麗寶新藥於九月底受邀赴日進行專題演講,分享核心開發中藥物 LIB-101(rIL-12)在治療「急性輻射症候群」上的突破性成果。在恆河猴的實驗中證實,只需單次低劑量皮下注射即可在無需額外輸血或抗生素支持下顯著提高致命輻射曝露後之存活率,並恢復紅血球、白血球與血小板的多重造血功能,替未來台日雙方合作,奠下良好基礎。
泰福-KY(6541)25日宣布旗下生物相似藥NYPOZI已透過銷售夥伴Cipla插旗美國市場,成為台灣首家生物相似藥品進軍美國市場的公司,該藥在泰福聖地牙哥廠區量產製造,也是台灣首家在美國當地擁有FDA查驗通過、具商業化量產的廠商,可搶攻CDMO商機。
泰福-ky(6541)25日宣布旗下生物相似藥NYPOZI,已銷售夥伴Cipla正式插旗美國市場,成為台灣首家生物相似藥品進軍美國市場的公司,該藥在泰福聖地牙哥廠區量產製造,也是台灣第一家在美國當地擁有FDA查驗通過、且具有商業化量產的廠商,將可搶攻CDMO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