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碳材料的搜尋結果,共105筆
工研院舉辦眺望2026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之「低碳與創新特用材料」場次,聚焦低碳足跡生質化學材料與創新材料在產業轉型中的應用與發展。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預估2025年臺灣特用化學品產值約1,648億元新台幣,較2024年產值衰退5.7%,轉型發展低碳與創新特用材料成為未來廠商轉型的方向。
遠東集團財團法人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於今(13)日盛大舉辦「第23屆有庠科技獎頒獎典禮」,共表揚27位傑出科學家。有庠科技獎自2002年開始舉辦至今,累積頒發522個獎項,總獎金逾新台幣2億2千萬元,對於激發科學研究人員之士氣,引領未來技術發展方向,成效卓著。
台灣工業週將於10月14日至16日假臺中國際展覽館登場,結合第24屆台灣五金展(THS)、第10屆台灣金屬材料暨精密加工設備展(iMT Taiwan)、第3屆台灣工業暨職業安全展(T-SAFE)及第2屆國際冷凍空調綠能科技展(RHVAC Taiwan),打造跨產業一站式採購平台,串聯全球買主與台灣製造能量。
屏東縣崁頂鄉圍內村的百年古厝「圍內靜好」,在屏東縣社區規畫師駐地輔導計畫推動下,以「地方創生×社區活化×低碳旅遊」為核心,將老宅化身藝文新地標,榮獲2025年法國設計獎室內設計類金獎及美國謬思設計獎室內設計類金獎。
日前,阿聯酋沙迦大學(University of Sharjah)的研究團隊發布一項創新技術,成功將蝦頭、蝦殼、內臟等海鮮廢棄物,轉化為具備碳捕捉能力的活性碳材料,為廢棄物管理與氣候變遷問題提供解方。
桃園市八德區移入人口逐年增加,為改善尖峰時段學童上下課時間的塞車問題,市府決議在金城街至山下街新闢道路,讓崁頂路的車輛可經魚池街至金城街並直接通往山下街,以達到路網優化、縮短通行時間,並疏解學區周邊車流,提升整體動線順暢性。工務局表示,長度約103公尺、寬度8公尺,總經費約4950萬元,預計明年中完工。
桃園市八德區移入人口逐年增加,為改善尖峰時段學童上下課時間的塞車問題,市府決議在金城街至山下街新闢道路,讓崁頂路的車輛可經魚池街至金城街並直接通往山下街,以達到路網優化、縮短通行時間,並紓解學區周邊車流,提升整體動線順暢性。工務局表示,長度約103公尺、寬度8公尺,總經費約4950萬元,預計明年中完工。
科技巨頭Meta永續作為不斷,陸續於今(2025)年開始,在興建數據中心時採用「多層次實木結構」(Mass Timber)作為建築材料,不僅能夠減少建材中41%的隱含碳排放,還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與絕緣特性,為全球淨零碳排盡一份力。
美國已針對全球貿易夥伴正式啟動「互惠關稅」政策。台灣自行車公會今(1)日發布新聞稿指出,感謝代表台灣的談判團隊跟美方周旋許久,最終以20%不高不低的數字一錘定音,「原本產業期待可以是15%或是更低」,不過,總是把一件懸而未決的事情放下了。
中碳(1723)29日董事會通過第二季財報,上半年營收31.23億元、稅後純益7.74億元、EPS為1.61元,都比去年遜色不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第二季油價下跌及新台幣劇烈升值。由於美國將對大陸石墨材料課徵反傾銷稅,可望抑制大陸低價電池負極材料繼續向外倒貨,法人樂觀後續中碳營收將受惠。
南良(5450)擴大耕耘綠色經濟告捷報喜,旗下戰略性推出Eco-Family永續系列產品,運用回收聚酯、回收尼龍布料、生質橡膠海綿與生質薄膜等核心技術,實現「3R(Replace, Recycle, Reduce)」原則,推升上半年產品銷售一口氣年增108%。
專注鋰電池材料回收與再生石墨烯應用一貫化研發、製造的處鋰科技,7月4日宣布核心產品「再生石墨烯粉末」通過ISO認證,依據ISO 14021國際標準,完成再生材料(Recycled Content)自我宣告,成為台灣首批依此國際規範發表之碳基再生產品,未來將具備完整追溯製程與第三方查核能力,符合國際ESG材料採購趨勢。
光寶科技(2301)舉辦「LITEON+ 新創平台」2025 Demo Day,聚焦材料、AI應用以及感測,展示光寶與新創夥伴的合作成果。
擁有300年歷史的嘉義道爺圳,經嘉義市政府投入3560萬元,歷經兩階段、3年時間改造後,結合生態工法、綠化植栽的水圳有如水岸廊道,加上融入文化藝術打造的「道將圳文學步道」,民眾漫步其中,就像走在日本水圳之道。
包括大氣電漿、先進材等3家企業,今(16)日獲准進駐中科園區,總投資金額達11.9億元。中科管理局表示,截至今年5月16日止,中科園區已引進6家新投資案,投資總額15.05億元。
隨著技術演進,鋰電池的回收與應用早已不再侷限於傳統的破碎與金屬提純工藝。當前,各國與多個研究機構逐步釋出新的研究成果與產業趨勢顯示,「提純」將不再是主要方向,取而代之的是朝向材料修復、再生與多元應用的高值化策略。
接軌全球氣候治理標準,亞泥6日宣布,已正式通過國際科學基礎目標倡議組織(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2030年1.5°C減碳目標承諾。
隨著全球環保意識提升,循環經濟已成為各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自行車相關大廠紛紛回收碳纖維製造相關產品,今年台北車展首亮相。自行車座墊大廠「維樂VELO」攜手全球第二大自行車零件廠「速聯SRAM」,強強聯手推出以碳纖維餘材製成的頂級座墊;而全球自行車龍頭巨大集團則推出全球第一台回收碳纖維製成的「兒童滑步車PRE rCARBON」搶市。
台中、興達火力發電廠「以氣代煤」造成國內爐石粉缺貨、價格飆漲,為穩定貨源,國內最大預拌混凝土廠國產建材(2504)第二套爐石研磨廠已規劃完成,預計下半年動工,二年後可產出50萬噸的爐石粉自給自用,投資額估12億~14億元。
日月光投控(3711)與國立成功大學周二於日月光高雄廠國際會議廳舉行「日月光暨成大共研中心」第一屆期末成果發表會。本次發表會回顧了雙方自2024年合作以來在智慧科技與永續發展領域的卓越成果,並揭示未來三年深化合作的精實目標。展望未來,日月光暨成大聯合研發中心公布2025至2028年的三大發展方向,包括深化研發未來十年先進封裝所需要的「能源管理」及「硬體的規格與外型」的基礎技術、放大前瞻基礎技術及落實產業應用、人才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