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社會實踐的搜尋結果,共132筆
在化學染劑仍主導市場的美髮產業中,臺灣品牌「客麗絲」選擇了一條更艱難卻更有意義的道路-以植物染與頭皮養護為核心,推動綠色美業的永續轉型。創辦人龔金華以近40年的產業經驗,帶領團隊從連鎖體系重新出發,打造出兼具專業與環保的品牌典範,長期接觸化學染劑的設計師飽受職業傷害之苦,消費者也面臨頭皮過敏、呼吸不適等問題。十年前,她毅然退出連鎖體系,投入植物染研究,從原料測試到產品開發歷經多年,最終建立自有品牌與工廠,確保每一項產品都能「安心、健康、環保」。
南華大學31日在無盡藏圖書館舉辦「USR雲水書車趴趴走成果展示區啟用暨三好兒歌創作比賽頒獎典禮」。活動集結教育夥伴、師生與社區代表,共同見證「雲水書車-提升孩童多元感官學習」計畫的推動成果。
新北市教育局攜手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推動「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藝起上島吧」,歷經4個月書審、面試與密集培訓,從上百名青年中海選出20位,全額補助前往日本四國及瀨戶內海展開18天「創藝職人地方創生實踐」行動,活動將以團隊提案方式發表成果。
花蓮光復鄉近日遭豪雨與堰塞湖潰決侵襲,居民住宅與校園被厚重淤泥覆蓋,道路受損嚴重。災後短短數日內,台灣師範大學學生事務處啟動「暖陽行動補助計畫」,鼓勵學生以行動回應社會需求,並獲「台師大50-60重聚校友群」捐款支持。公告發布24小時內即完成200人報名,展現青年公民意識與公共行動力。
南方草草節今年首度推出木雕工藝競賽「紋砌刻-南方藝術獎」,邀請台東各部落創作者以木雕述說文化故事,作品題材從部落傳說到個人生命感悟,透過刀鑿細緻展現排灣族文化的厚度與情感,特展即日起於台東伊塔原旅展出,展期至10月31日止。
東海大學1日攜手內政部消防署與德國聯邦救難犬協會(BRH),於校園內舉辦全國最具規模的特種搜救犬訓練。BRH副主席Mrs. Ulrike Gehner親率11位國際教官來臺指導,集結全臺40組人犬搭檔,展開「路徑追蹤」強化實戰課程,提升國內外重大災害救援能量。
南華大學高教深耕計畫辦公室特色系所計畫,由人文學院、人間佛教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及宗教學研究所共同主辦的「2025人間佛教學術系列講座」,於9月25日揭開序幕。首場講座邀請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以《八大人覺經》為題,深入詮釋佛教經典智慧,並引導與會者思索如何在現代社會實踐佛法。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於28日舉辦「114年舊屋力永續創新提案競賽」頒獎典禮,南華大學建築學系學生徐瀚佐、周承雋、陳亮宇以作品《從家屋到文屋-轉譯木都記憶的共享棲所》脫穎而出,榮獲「學生組創新設計首獎」及獎金20萬元,展現學習成果與設計能量。
高雄知名建商清景麟集團旗下教育基金會,教師節連假在台南市東區崇賢公園舉辦溫馨公益活動,特別邀請紙風車劇團演出全新親子劇作《寶莉回家》。這場為慶祝教師節而策劃的藝文盛宴,採免費入場、自由入座方式,現場湧入逾千名親子,許多家長與孩子看到感人橋段時紛紛拭淚,場面溫馨動人。
新竹縣府今年與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攜手合作「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近日帶著10名具創業經歷的青年遠赴加拿大多倫多16天,透過豐富的創業課程、基地參訪與跨域交流,深化青年對職涯發展、創新思維與新創實務的理解並拓展其全球視野。
教師節將至,南華大學文學系學生為感謝師長的諄諄教誨,特別在教師節前巧思策劃「師『奪』獎」感恩祝賀活動,並為每位老師量身打造創意獎項,藉以感謝師長們辛勞的付出與指導。創意獎項包含「大愛無邊獎」、「普渡救世獎」、「女力全開獎」、「慈悲系女神獎」、「三刀流堅毅獎」等共有9個獎項。學生的創意祝福讓師長們不僅驚喜萬分,也深深感動。
凱基證券與凱基期貨發布《2024年永續報告書》與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以「擘劃永續治理、智慧永續金融、菁英永續人才、低碳永續環境、共創永續社會」五大核心策略為主軸,全面呈現公司在治理、永續金融、人才培育、環境永續與社會實踐等面向的成果,強調永續發展不僅是責任,更是推動金融業轉型的重要驅動力。
大專校院迎來新學年,在少子化衝擊下,各校新生註冊率成為矚目焦點。據中原大學統計,該校114學年度大學部新生註冊率截至9月19日為止,包含資通訊擴充名額,整體註冊率已超過100%,達到101.3%,在少子化海嘯中逆勢成長,連續6年註冊率百分百,連續8年蟬聯全國公私立綜合大學第一名。
國立屏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將於9月17日上午9點半,在民生校區五育樓舉辦「MACA陪.伴」成果展開幕式,活動由人社計畫團隊策畫,邀集吉露、阿禮、來義三大部落族人共同參與,開幕式特別安排靈媒祈福及古謠吟唱,象徵以部落智慧引領,凝聚校園與社區力量。
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主辦的「2025台灣永續行動獎」(TSAA)獲獎名單出爐,於11日舉行「2025第四屆亞太永續博覽會開幕式暨頒獎典禮」。表揚在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實踐具卓越成果的單位,獲獎單位也於會場展示行動成果,呈現台灣與亞太地區推動永續發展的蓬勃能量。
大陸《中國青年報》11日報導,秋季學期伊始,中國大陸大一新生陸續報到。大陸央媒《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500名大一新生調查顯示,63.6%受訪者認為,在大學裡要積極主動,大膽嘗試新事物。69.3%受訪者期待學校組織豐富多樣的素質拓展活動。
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近年政府與民間團體挹注不少資源投入終身學習領域,但目前面向幾乎朝提供技藝或娛樂設計,新鮮感一過,參與者就感到疲乏,造成流動率高。學者認為,「青銀共創」模式可能是打破僵局的關鍵,目前已有民間團體,如高雄隘堤咖啡及多間大專院校打造出成功經驗。
為展現新住民青年的創意能量,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於3日下午在中壢新明市場舉辦「小小聯合國──新住民青年設計展」開幕儀式。活動集結來自多國的新住民青年創作,透過設計、手工藝、影視與創意等四大主題展區,搭起文化交流的橋梁,展現桃園作為多元文化城市的豐富樣貌。
之前我們提到在廖水來先生的剪報本中有一位新時代女性周氏虹姩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身為千金小姐的她,選擇乘龍快婿的舞台是波麗路喫茶店,自願成為該店的櫃檯小姐,想法非常新潮,記者還因此訪問了周氏的結婚哲學。
蝦皮購物自2022年起推動「東南亞新二代獎學金培力計畫」,透過獎學金與專屬課程,鼓勵台灣新二代人才展現專長,為多元文化注入新動能。蝦皮購物近日舉辦第3屆「東南亞新二代獎學金培力計畫」結業典禮。27位來自全台各大專院校的新住民二代獲獎學生,歷經為期半年的專業課程與專案實作後,成果亮眼,展現個人成長與社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