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科技嘉年華的搜尋結果,共12筆
金融科技創新園區(FinTechSpace)將於12~14日七度率團,參加全球最大金融科技盛會的第十屆新加坡金融科技嘉年華(SFF 2025)。今年代表團規模為歷年最大陣容,由近百位金融科技代表攜手打造「台灣館」(Taiwan Pavilion)。
因應全球金融科技發展趨勢,並協助新創團隊對接東南亞市場,由金管會指導、金融總會設立的國內首座一站式金融科技創新加速平台「金融科技創新園區FinTechSpace」,於2025年8月輔導5家進駐團隊前往馬來西亞,參與由馬來西亞中央銀行主辦的年度指標盛會「MyFintech Week 2025」,作為東南亞地區最具影響力的金融科技展會之一,今年MyFintech Week聚焦支付創新、普惠金融、永續金融與監理科技等議題,吸引全球監理機構、金融業者與新創團隊參與,是新創鏈結國際的重要平台。
金融科技產業快速發展帶動人才需求,金融科技創新園區(FinTechSpace)「金融科技創新微學程×2025 FinTech校園接班人實習」產學合作計畫2日正式啟動,鼓勵青年學子積極參與產業實務,為未來職涯發展預作準備,展現台灣在培育金融科技新世代人才的行動力。
為加速台灣金融科技業者接軌國際,金融科技創新園區成功輔導3家台灣新創團隊,入選日本FINOPITCH 2025,並參與3日起為期一周的金融科技活動,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副總監林麗真指出,3家業者分別和日本金融與投資機構建立合作關係、打入日本保險市場,及與日本Mastercard合作進入數位支付市場,今年度日本市場是重點發展區域,年中和年底則預計將台灣金融科技推向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市場。
金融科技創新園區FinTechSpace(下稱園區)攜手產、官、學、研、創等單位,第六度參加全球最大金融科技盛會「金融科技嘉年華(Singapore FinTech Festival, SFF)」。今年代表團陣容龐大,嚴選11家金融科技業者和11家金融機構,共計近70名團員。11月6日~8日展會期間,園區所舉辦的「Meet Taiwan Fintech Ecosystem」國際發表與交流活動場場爆滿,台灣館整體促成達逾千場的合作洽談,來訪業者多已具成熟金融科技技術或服務,彰顯台灣金融科技於國際市場之能見度。
為推動台灣金融科技產業與國際市場的接軌,由金管會指導、金融總會規劃設立的一站式金融科技創新加速平台「金融科技創新園區FinTechSpace」第六度率領台灣金融科技代表團,於6日~8日期間參加全球規模最大的金融科技盛會—新加坡金融科技嘉年華。園區副執行總監林麗真指出,這次參展與往年不同之處在於增加更多國際交流和業者參展,相信對於打造「亞洲金融科技中心」也有幫助。
金融科技創新園區(FinTechSpace)為推動台灣金融科技產業與國際接軌,六度率團參與「新加坡金融科技嘉年華」,嚴選11家金融科技業者參展和11家金融機構觀展、共近70位代表組成,展現台灣的金融科技創新實力,並安排日本、巴林2場國際座談與各國業者深度交流。
金融科技創新園區(FinTechSpace)日前率國內9家金融科技新創業者赴馬參訪,除與馬來西亞金融科技協會(FAOM)簽署資源互惠合作備忘錄、並與馬來西亞數位經濟局(MDEC)聯合舉辦「台灣金融科技發表日」,盼加速媒合產創商機,拓展台灣金融科技產業海外版圖。
為培育具競爭力的金融科技種子人才,金融總會啟動第三屆「FinTech校園接班人」計畫,提供一站式金融科技人才聯合招募,7月2日在實習啟動典禮在金融科技創新園區(FinTechSpace)舉行,由金融總會理事長蘇建榮主持,並邀請金管會主任秘書蔡福隆、銀行局主任秘書侯立洋及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主任黃雅萍蒞臨指導,同時由華南銀行副總經理陳晞涵、國立中正大學執行長林文昌等分別代表金融機構及學校致詞。
美國近年對中國發起科技戰,將大陸資通訊巨擘華為列入黑名單,進行全面圍堵。但中國政府力挺華為突破歐美封鎖,推出「純血」國產HarmonyOS NEXT(鴻蒙星河版)作業系統,在蘋果iOS、谷哥安卓系統之外自成一體系,並在今年底前將推出結合該系統的最新手機Mate 70,展現強大的研發實力。
由教育部國教署主辦、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共同承辦「2024科技Fun手玩-科技教育嘉年華」活動,於6月1至2日在科工館舉行。邀集22縣市呈現100所科技中心推動成果,以靜態、動態及多媒體等多樣性素材,展現科技中心開發作品,並用嘉年華體驗方式,提供高互動性的教具讓民眾感受動手實作的趣味,拉近民眾與科技間的距離,一起體驗「做、用、想」的科技精神。
為推動科技教育,由教育部國教署主辦、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與高雄師範大學共同承辦「2024科技Fun手玩-科技教育嘉年華」活動,於6月1至2日在科工館舉行,邀集22縣市呈現100所科技中心推動成果,並用嘉年華體驗方式,拉近民眾與科技間的距離。